2020年6月16日 星期二

路樹須逐棵記錄限期巡查保安全 私地古樹勢危應盡快納法定保護 | 2020-05-08 訊報


2020-05-08 訊報 P01  |   宇論滔滔  |   By 林宇滔  |   路樹須逐棵記錄限期巡查保安全 私地古樹勢危應盡快納法定保護


本周初,觀音堂街一棵高達十五米大樹突然倒塌,險波及一輛停泊咪錶位的私家車,事件幸無人傷。四月初,松山海邊馬路同樣有大樹倒塌壓向馬路,交通雖受阻,幸同樣無人受傷。這是審計署三月下旬公佈有關市政署樹木護理的跟進式審計報告後,接連出現涉及危及行人安全的塌樹事件。
近八萬危及公眾安全樹木未記錄審計署跟進審計報告批評署方在二零一零年十一月《民政總署的綠化工作》報告出台後對樹木護理工作仍然捨難取易,無法有效保障公共安全。以樹木資料記錄為例,二零一零年審計時,全澳約488,364株樹木當中,只有21,000多株記錄於系統,在二零一九年的跟進審計中,全澳約647,319株樹木當中,署方仍只有24,098株位於平面地形的樹木資料被記錄,近十年時間記錄的樹木總數僅增加三千棵,更重要是與人密切相關的路旁斜坡共79,451株樹木均沒有記錄,對市民安全構成潛在風險。
而樹木巡查方面,市署實際執行也存在問題,報告指出,市署對於24,098株主要屬與人密切相關的平面地形樹木,採用較詳細的單株方式巡查,即近距離對每株樹木逐一檢查。但其餘79,451株與人密切相關的路旁斜坡樹木,採用樹群方式巡查,只是從一定距離對某範圍樹木作目測觀察;從風險控制而言,斜坡樹木明顯較平地樹木更易因水土流失而塌樹,此做法有違保護公眾安全的巡查原意。
路樹須按承諾每年巡查一次再者,在實際執行上,市政署雖已明確對24,098株與人密切相關的平面地形樹木每年至少巡查一次,但審查發現當中7,894株樹木在2014至2018年共5年間,沒有達到相關巡查目標,且不少已持續出現一段長時間,並非個別事件,亦與颱風等因素無關。
澳門地少人多,且不少樹木位於路旁斜坡,要確保所有樹木不危及公眾安全本非易事。但筆者必須重提一個慘痛的教訓:二零零五年十月一名四十五歲的賭場糾察,駕駛電單車上班途中行經螺絲山亞馬喇馬路濠江中學對出時,被一棵因樹心被蟲蛀而突然倒塌的鳳凰木壓倒,最終因頭部重創,送院後搶救無效死亡,事件引起社會關注行人路樹的維護,當時民署亦因此購買公眾責任保險。
不應讓零五年塌樹死人意外再重演塌樹傷人的意外一單都嫌多。為避免二零零五年的慘劇再現,筆者一再促請當局必須交待清晰的時間表,限期內盡快將為數逾十萬棵"與人密切相關的樹木"逐一作電腦記錄及每年作定期巡查跟進,否則在本澳人車流密集的環境,必然對市民的安全構成影響。
考慮到有關工作量極龐大,市政署除應要充分善用最新的資訊科技、甚至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記錄和巡查效率外;也應按需要外判有關工作,確保及時和在限期前完成有關工作,未來更應嘗試與內地更多不同的農林業及資訊科技機構合作,並在不同區域試驗不同的先導計劃,以尋求在澳門最高效和合適的樹木記錄和養護巡查方式。
私地樹若危及公眾安全須監察值得留意的是,松山海邊馬路的塌樹屬社工局轄下的啟智學校範圍,而觀音堂街日前倒塌的十五米大樹屬觀音堂地段,理論上非審計報告定義的十萬棵"與人密切相關的路旁樹",樹木的護養責任屬地段擁有人,但作為負責本澳綠化的公共機構,也必須同步關注私人地段樹木護理,尤其哪些沒有被合適護理,且影響公共安全的樹木,也應作記錄及時介入,確保公眾安全!此外,市政署亦應公開修剪指引,並把定期巡查古樹的狀況、基本數據、健康狀況等電子化,讓居民可方便查閱,更應設有回饋跟進機制,當公眾發現樹木出現一些特別的變化,也可主動通報予有關部門作即時跟進和處理。
另一方面,根據二零一四年生效的《文化遺產保護法》規定,市政署需要把樹齡逾100年、樹種珍貴、樹形奇特、稀有或具特殊的歷史或文化意義的樹木列入制訂《古樹名木保護名錄》;此外,二零一六年十月,政府將555棵在澳門公共地方的古樹獲列入名錄保護,當時的民政總署曾表示,下階段當局計劃將170棵位於非公共地方的古樹納入保護《名錄》,但三年半後的今天,《名錄》仍未作任何更新,意味著所有位於非公共地方的古樹根本無法受到《文遺法》保障,也明顯違反了《文遺法》的立法原意!
名木古樹數漸減私地古樹勢更危再者,近年本澳古樹名木減少的情況著實令人憂慮。根據民署年前回覆議員質詢的內容,截至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位處公共地方被列入《名錄》的555棵古樹,已有17棵因受褐根病及823風災影響而死亡,反映即使列入法定保育清單,本澳近年古樹保育狀況也並不理想,而未被列入《名錄》受法定保護的170棵位處私人土地的古樹保育狀況更令人擔憂!
根據民署出版的《樹載濠情—澳門古樹名木》的記錄,本澳最老的古樹正正是位處私人土地-—美副將大馬路的觀音古廟(又稱觀音仔廟),該廟兩棵海南蒲桃樹齡分別達500年及480年,同廟另一棵古樹雞蛋花樹齡也達280年,但至今仍未列入《名錄》受法定保護。近年受社會關注的青洲山,也有36棵百年以上的古樹,有樹齡更達200年以上,亦有澳門唯一一棵的血桐古樹,但均因位處私人土地而全部未被依法列入《古樹名木保護名錄》作強制保育。
私地古樹納《名錄》政府助護理刻不容緩本人作為市政署諮詢委員,多次催促市政署應盡快將所有私人地方古樹納入《名錄》確保其得到法律保護,但當局至今只承諾今年內會更新《名錄》,並無交待何時會將所有私地古樹納入《名錄》。當然,考慮到古樹保育需要專業技術和資源,本人認為政府可更主動積極為缺乏專業能力和足夠資源的私地古樹提供更多的專業技術和資源協助!
必須指出,香港面積是澳門的35倍,但被編入《古樹名木名冊》的樹木僅約500棵,數目上甚至較澳門更少,這突顯本澳其實擁有數量可觀、密度極高的珍貴古樹名木資源,這些古樹更是木澳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活載體,絕對值得我們好好保護。但不諱言,本澳對古樹認知的推廣極為有限,市民大眾或教育界要了解本澳古樹狀況,除了筆者前文提及的書籍外,已無其他網上及公開途徑可作參考研究。為此,筆者將推動市政署,參考香港康文署,將本澳古樹資料庫上載網頁,讓公眾能實時和方便地以分區、品種、樹木特徵等搜尋相關古樹位置及資料。
古樹應設網上資料庫現場二維碼推廣筆者認為,本澳豐富的古樹資源除須盡快納入法定的保護外,更重要是通過多元手段的推廣教育和宣傳,加深公眾對本地古樹的認知了解,這才能更全面地建立全社會共同保育古樹的氛圍,全方位和可持續地保護好澳門豐富的古樹資源。
故當局亦應在古樹旁標誌簡單介紹,並設二維碼等方便公眾可隨時詳細查閱每棵古樹的資訊和歷史背景,加深公眾對古樹認識和感情,甚至可考慮招攬對綠化、古樹有興趣的人士,成立"古樹名木大使",發動民間力量協助更頻密巡查監督每棵古樹狀況等。
□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 林宇滔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