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互聯網流動電訊不屬特許合同賠償範圍 林宇滔:電信毀約毋須賠卅億 澳門日報 2016-07-20 B07

 
互聯網流動電訊不屬特許合同賠償範圍
林宇滔:電信毀約毋須賠卅億   
澳門日報       2016-07-20  B07

【本報消息】電信服務特許資產屬於政府,但是CTM更新及優化後特許資產誰屬再現爭議。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林宇滔認為,更新及優化後特許資產仍屬於政府。並指若特許合同有不合理之處,政府及CTM雙方可協議修改,否則枉為“五加五”合約。
“冇條件檢討”存疑
政府於今年六月底終於明確電信服務特許資產屬於政府,CTM代管,但雙方在特許資產優化、更新方面的投資歸屬又現分歧,究竟更新後的特許資產誰屬?林宇滔表示,CTM自二○一二年一月一日開始代為管理政府的特許資產,特許合同已要求CTM有必要更新及確保特許資產網絡的運作正常,故任何更新均不影響政府對特許資產的擁有權,這是毫無疑問的。
林宇滔不同意“政府冇條件檢討合同”一說,他反問:“如果完全沒有檢討空間,就毋須今年續期(‘五加五’年合約),而是當初直接簽署十年合約。”直指合同列明只要政府及CTM雙方協議並同意就可修改合同,即使行到最後一步毀約亦毋須賠償三十億元。
林宇滔引用特許合同“特許之贖回”條款,指贖回特許資產其中一點,是“按照相等於至贖回之日前三年的資產負債表中,就專營制度內所發展的業務而產生的除稅前之年平均利潤的兩倍半作出補償”。認為社會單純按CTM每年純利乘以二點五倍,故得出三十億元數值,但忽略了合同規定,只須特許資產的專營制度內的業務,即指固定電話、電報等。他認為,互聯網、流動電訊及其他商業服務均由其他牌照規管,應該不屬於特許合同賠償範圍,故即使毀約賠償金額亦毋須三十億元,希望政府及早向社會交代實際情況,不好誤導社會。
市場假開放真壟斷

特許資產長期由一家電訊公司持有,造成市場的“假開放真壟斷”,政府如何推動市場更公平利用特許資產?林宇滔表示,政府發出新固網牌照多時,但仍未完成建網、形成競爭,原因是現實限制。因政府規定兩年內不可重複開挖路面,導致新固網公司出現“差條馬路”,無法接通網絡。他認同新固網公司須自行挖路建網,但當出現一些不可抗力的原因而無法貫通網絡時,建議政府協調CTM臨時借出地下管道其中一段,允許新固網公司接通網絡,待他日能挖路鋪線就停用。強調只有新固網公司早日完成鋪網,加入市場競爭,才能令社會多一個選擇。 


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公民圓桌討論環保能源政策 2016-07-18 P01 | 澳門新聞|大眾報

公民圓桌討論環保能源政策 

大眾報       2016-07-18
P01 | 澳門新聞     


【特訊】澳門公民力量昨舉辦「公民圓桌:澳門需要怎樣的環保與能源政策」,與會的澳門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指,本澳人均耗電量持續上升,主要來自商業用電部分,政府應積極採取各種措施,推動企業減少不必要耗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節約能源。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林宇滔希望政府盡快推出階梯式電費制度,落實多用者付更多、少用者付更少的用電收費原則,促進節電環保。

澳門公民力量昨日下午假華士古公園舉辦「公民圓桌:澳門需要怎樣的環保與能源政策」,邀請澳門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林宇滔及澳門公民力量理事長林玉鳳為嘉賓,討論本澳環保與能源政策的發展方向。

陳俊明表示,近年本澳居民節能意識有提升,居民都較注重節約用電,然而澳門用電需求量一直增大,過去十年用電量增加一倍,但人口沒有增加一倍,反映本澳人均耗電量持續上升,主要來自商業用電部分,尤其博彩產業規模擴大,酒店外牆燈光、霓虹燈及電子顯示屏等使用,不僅令耗電量不斷增加,亦對周邊環境產生光污染,政府應積極採取各種措施,推動企業減少不必要耗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節約能源。他又指,天然氣發電並不是可持續發展的方法,但對於土地資源缺少的澳門來說,在發電方面可選擇的方法不多,唯在減少耗電量方面多做功夫。

林宇滔表示,特區五年發展規劃提及2014年澳門減排已提早達到國家減排目標,這是受惠於博彩旅遊帶動社會經濟發展,令澳門單位GDP能耗有較大降幅,但隨著博彩業進入調整期,可預見未來本澳人均GDP能耗將飆升,據數據顯示2015年本澳人均GDP的耗能量大幅增長兩三成,值得社會關注;他稱,面對全球暖化,應思考用更多再生能源及減少耗能節約能源,政府更應做好帶頭和示範作用,同時盡快推出階梯式電費制度,落實多用者付更多、少用者付更少的用電收費原則,利用價格誘因推動用電量大的用戶、以及大型企業用戶,透過使用更多節能產品和改變用電習慣或改善工作流程等措施,減少用電量。他稱,據資料,本澳近五百個用電大戶佔本澳整體用電量一半,且電費較一般住戶便宜,從環保的角度上,用電量大的用戶應對用電產生的環境成本負上更大的責任,當局在檢討電費制度時,有必要將供電產生的環境成本一併列入考量,從而更全面公平地計算電費價格,用電大戶的電費至少不能較一般住戶便宜。


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落實停車場咪錶拍卡收費 制訂標準推電子貨幣兼容便民 林宇滔 2016年7月6日 社諮委議程前發言

落實停車場咪錶拍卡收費

制訂標準推電子貨幣兼容便民

林宇滔
2016年7月6日

使用小額電子付費,不單方便居民減少携帶輔幣,亦有助商戶減輕處理現金的成本和縮短交易時間,在周邊地區已相當普及,但因沒有制訂相應政策,本澳電子貨幣發展遠遠落後其他地區,僅在政府提供車資優惠的“拍咭搭巴士”得到較普及的應用。

  以公共停車場為例,二○一一年七月,藝園公共停車場率先使用“拍咭”收費,但五年過去,至今仍僅有三分之一的公共停車場安裝了“拍咭”收費,其餘廿多個仍要車主到收費處繳費,部分停車場繳費處繁忙時間更大排長龍。不小車主一直期望當局能儘快在所有公共停車場引入拍咭”收費,當局雖已承諾,在公共停車場管理未來招標時,會要求安裝電子收費系統,亦會兼容本澳主流電子貨幣以方便居民,但至今仍未肯承諾明確全面使用拍卡收費的時間表。

  此外,不少車主均向本人反映,今年五月起街道咪錶轉換公司後,原有接觸式泊車卡已停用,平時自備大量輔幣入錶,十分不便。但當指按合同新經營者只須在明年第四季才須完成更換八成五以上的咪錶至可使用兩款或以上電子貨幣(必須包括一款非接觸式),餘下後年中才全數完成更換,一個僅七年的合同過渡期卻長達兩年進度明顯過慢,本人促請當局應促請新公司儘快完成更換新咪錶的同時,亦應盡力協調新舊營運商協商可否暫時使用原有泊車卡作過渡,亦應在下次招標時制訂機制避免再因更換公司而影響到正常服務提供。

  另一值得關注的是,政府部門在數年前開始引入小額電子付費服務,但卻政出多門,如民署“城市指南”接受澳門通交水費,但民署其他服務點則接受銀聯閃付繳費;財政局亦只接受閃付而不能使用澳門通,公共停車場僅有個別可同時接受澳門通和閃付,大部分只接受澳門通,但氹仔黑橋停車場又只可用閃付,意味著巿民要隨身帶備兩張不同電子貨幣咭才能使用所有服務,公共服務電子貨幣不統一、不兼容,不單不方便居民,亦反映當局政策混亂。
更令人不解的是,年前政府招標的小額電子付費服務,並未要求承辦商能兼容本澳使用最廣泛且唯一享有巴士車資優惠的澳門通,變相對巿民使用造成不便,更不利電子貨幣間的良性競爭,亦局限了市民的選擇。

  小額電子付費在周邊地區發展相當普及,內地甚至進一步已普遍使用手機付費,大大縮短交易成本和時間,方便巿民和商戶。但本地小額電子付費明顯落後周邊地區,本人期望當局應該盡快制訂本澳電子付費、網上或手機支付的發展政策,以減省本澳中小企的營商成本,亦為自助服務和網上商務發展創設空間。

  此外,為鼓勵和方便市民使用電子方式繳費,並推動不同電子貨幣間的良性競爭,短期而言,當局有必要在未來公共服務的小額電子付費系統招標時,要求承投人系統能兼容本澳主流電子貨幣,中長期而言,當局亦應制訂制訂一套本澳電子付費系統的技術標準,讓本澳不同電子付幣均遵照統一標準,確保電子貨幣間的有效競爭和方便居民使用。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活化龍環葡韻恐破壞氛圍 林宇滔指不宜吸引大量旅客 市民憂好心做壞事 市民日報 2016-07-03 P01 | 要聞 | 頭條

活化龍環葡韻恐破壞氛圍林宇滔指不宜吸引大量旅客 市民憂好心做壞事 市民日報       2016-07-03  P01 | 要聞 | 頭條



    【本報訊】政府近日宣布正計劃將龍環葡韻打造成為另一個文創休閒的新景點,又透露將九澳村打造「古村遊」,惟市民擔心政府又「好心做壞事」,為旅遊犧牲居民生活空間。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林宇滔認為,龍環葡韻本身已有足夠的吸引力,不宜大張旗鼓去吸引大量旅客。旅遊區的形成應由居民需要帶動區內發展,如果單是為了旅客而打造某些區,按很多地區的經驗,最後必定會失敗。他又再次促請政府應優先將路環定位為市肺並劃為保護區。

    政府近日為搞好旅遊想法多多,較早前透露除了南灣雅文湖畔作為首個文創休閒區,正計劃將龍環葡韻打造成為另一個文創休閒的新景點,之後又稱將九澳村打造「古村遊」,成為旅遊景點或路線之一,加上近期再惹爭議的荔枝碗發展規劃,以及民署宣布計劃重啟在路環石排灣郊野公園附近興建停車場的方案,令市民擔心政府又「好心做壞事」,為旅遊犧牲居民生活空間和本地特色文化保育。

     促進旅遊宜有總體規劃

    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林宇滔表示,明白社會對旅遊開發始終會有憂慮的心態,其實只要善用僅有的休憩空間,在現有基礎上完善周邊環境,令居民多一個休閒選擇是好事,例如南灣雅文湖畔,增設有文創商店、藝墟、文娛和水上活動等設施,這是居民多年來的訴求,開幕至今市民反映不俗,故關鍵是控制好開發力度、發展取向、定位。惟現時本澳欠缺一個總體規劃,令開發強度是否合理難以拿捏,正如做生意的人會希望多些遊客,但作為居民則會有排斥的心態。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日前表示正計劃將龍環葡韻打造成為另一個文創休閒的新景點。他認為,龍環葡韻本身已有足夠的吸引力,平時周末已擠滿本澳居民和旅客,毋須再特別開發去吸引旅遊,「就算政府乜都唔做,周末無論本地人定遊客都迫爆(龍環葡韻)」。但如果活化龍環葡韻幾棟葡式建築內的設施,令它們更物盡其用,則無論對居民和遊客都是好事,但不宜大張旗鼓,着力去吸引大量旅客。

    旅遊區自由形成忌過於着意林宇滔指出,在澳門這麼有限的環境,其實毋須要特別去打造甚麼旅遊區,只要令本地居民生活得開心,對本地居民有吸引力,便可以帶動中、高端旅遊到該區感受本地文化,他個人並不贊成為了旅客特別去建一個夜市或一個旅遊區,他說:「旅遊區是自由形成,本身應由居民需要帶動區內發展,如果單是為了旅客而打造某些區,按很多地區的經驗,最後必定會失敗。」而荔枝碗船廠亦是值得大家討論的案例,其發展方向應是保留原有發展特色、盡量保留現狀,如果適當引入其他元素,完善周邊配套,這些都需要政府作出思考。現時該處交通不方便,船廠殘舊,確實需要面對活化,惟政府過去一提到活化就是大拆大建,無章無法,有時操作過程中過於急進,令市民對政府的活化工作有所保留,難免令居民產生擔憂。任何的東西都要充分利用,適度活化,他建議盡量修復船廠原貌,配合文化創意有效利用其空間,例如可以鼓勵船廠負責人轉型做體型較小的船隻,既配合到市場實際需求,又可以保留原有特色。

    他又提醒,若九澳、黑沙村若要活化,則要解決相關居民對現有居所的居住和使用權問題,令居民有合法的身分去修復原有殘舊的村屋、古屋問題,有潛在危險的則要按政府規劃去重建,政府適當的扶持,加上市場的推動,自然有其發展空間。惟路環土地發展存在歷史的問題,過去政府在路環舊市區有活化計劃,當局對第一沙紙契問題也早有定奪。上述土地屬特區政府所有,而為了保障原居民的居民權利,即使土地屬政府所有,居住用途土地可以用批租地方式繼續讓相關居民繼續使用,黑沙和九澳村同樣需要上述規劃,令居民可以維修保養現有樓宇,「連呢塊地嘅使用權都無,點做活化、做民宿?」

     建議先將路環劃為保護區

    民署計劃重啟在路環石排灣郊野公園附近興建停車場的方案,合理設停車場他並不反對,但要符合環境保護,應在敏感地區做環評。總體來說,政府已制訂了《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對本澳進行了環境功能劃分,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特性,將澳門劃分為環境嚴格保護區、環境引導開發區及環境優化控制區三大類,但政府總是以現時未有總體規劃為藉口,拒絕對路環進行優先保護規劃。路環本身是一個市肺,對此社會早有共識,未來亦不應有所改變,而路環本身亦分有不同區域,政府應做好相關分區規劃,將路環定位為市肺保護區後,政府就可以在規劃時明晰其作用,若不對路環進行率先保護,日後總體規劃會更難落實。以澳門的密度和空間,以澳門僅有的綠化率,路環這個市肺都應該得到保護。政府應優先將路環定位為市肺並劃為保護區。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五無」澳門構建智慧城市 林宇滔促改革資訊科技發展 文:論盡採訪組 時間:2016年06月3日 15:15



「五無」澳門構建智慧城市 林宇滔促改革資訊科技發展


文:論盡採訪組
時間:2016年06月3日 15:15

澳門特區「五年規劃」草案文本提到,澳門要構建智慧城市。聚賢同心協會副理長林宇滔表示,文本列出的只是政府過往的承諾,以及一直說要又未做到的工作,並沒有太大的新意。他說,要構建智慧城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澳門目前無基建、無配套、無政策、無規劃、無人才,未來的澳門莫說要成為智慧城市,連一個合格的資訊科技城市都可能做不到。他認為,澳門急需從多個層面檢視和改革資訊科技的發展。
 
電信市場被壟斷 窒礙資訊技發展
林宇滔表示,所有資訊科技發展必須建基於高速的網絡傳輸。然而,澳門網速慢,收費高,一直為市民詬病,同時亦窒礙利用網絡平台的科技發展以及其他應用服務。沒有優質完善的網絡基礎建設,要構建智慧城市只能流於空話。
澳門的固網專營權到2011年底才正式開放,但四年半時間已過,澳門市民並沒有感到固定網絡有更多選擇,有更好的服務。林宇滔批評,政府當時沒有及時把握契機,盡快通過政策傾斜,促使新舊營運商之間形成有效競爭,例如在過渡時期使用特許資產,確保新營運者的網絡在最短時間內覆盖。「但政府連特許資產清單都不敢向公眾交待,到目前為止都未有特許資產俾到其他營運商用過。」因此,其他營運者要付出的經營成本一定高,收費自然貴,所以,澳門電訊市場一直被批評為「假開放,真壟斷」。
現時電子支付,甚至手機支付在香港和大陸都已經很普遍,甚至連街邊檔都已經可以用到手機支付,但澳門市民仍要每天袋著一大堆「散銀」出門。林宇滔表示,電子支付及手機支付用不了,對智慧城市的科技應用大打折扣。因為,受制於電訊市場一家獨大,商戶的網絡收費比住戶貴很多,以致現時不少商戶都未必有上網,「上唔到網就用不了電子支付,成本太高,大家都無辦法推動。」
 
個資法騎呢保守 澳門進不了大數據時代
「唔用大數據,城市發展一定落後。」林宇滔指出,智慧城市的核心就是大數據,一切都以數據來驅動,對於私人企業而言,透過分析大數據關聯趨勢,可以優化市場政策,作為政府可以優化公共行政管理,乃至公共事業的運用,從而提升居民的生活質素。然而,由於《個人資料保護法》過度保守,窒礙了本澳應用大數據。
林宇滔表示,大數據的應用就是希望在用戶知情下,無目的地大量收集匿名的個人數據,從而分析物流、人流等趨勢。目前全世界都在研究保護個人資料和應用大數據之間的平衡,但特區政府一直都沒有針對不同的行業制訂出個人資料保護的具體指引,個資法只有一個粗糙的硬性規定「不能過度收集資料」,即使用戶同意個人資料被匿名收集,但亦不被個資法容許。
因此,現時很多實用方便的電子服務在澳門都不開放使用,因為通通都被個資法攔下。例如早年google推出澳門地圖的「街景服務」,就因違法個資法而當局罰款。林宇滔說︰「法律一日唔改,大數據在澳門就不能夠使用,因此亦配合不到科技發展,呢個就係最大的矛盾。」

過度保守未必是保護
林宇滔表示,個資法過度保守,令到一些有效保障居民權益的設備都無法應用。他舉例,按現行法例規定,要避免個人資料過度收集,巴士不能安裝俗稱「車頭cam」的行車記錄儀,但私家車安裝則無事。「私家車可以裝車頭cam,但巴士唔可以,呢個到底係咩邏輯?我不是懷疑政府解讀錯法律,而是法律真是這樣解讀的話,法律本身就有問題。如果真係要保護個人資料,你話政府可以要求巴士公司做好資料的後續處理,還是可以要求每一個市民都做好後續處理?好明顯係巴士公司先受監管啦!普通居民鐘意點處理,政府好難限制。」
 
他指出,現時很多巴士司機都對此有怨言,更曾試過有車輛突然在巴士前面急煞,巴士上有長者,有孕婦,有學生,因為沒有車頭cam錄影,以至無辦法追究。林宇滔認為,保護個人資料的關鍵在於如何規範數據的後續處理,而非禁止收集數據。只要處理及保護後續資料得當,當意外發生時,這些重要的資料可以保障巴士司機、乘客,以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權益,並減少不必要的爭議。「如果乜嘢資料都唔可以收集的話,我見唔到會有什麼社會效益,以及公共利益可以得到保障。」
 
政府一直無政策
林宇滔又批評,政府一直缺乏資訊科技發展的整體政策,當其他地方的資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時候,澳門的主管部門近年仍忙於進行合併,而且未有成果。「你認為佢地仲有餘力制訂資訊科技政策嗎?建設問題、法律問題、政策問題都未解決,人才又點會投身呢個行業呢?呢個行業又點發展呢?」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