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6日 星期五

紙上談兵的擋潮閘與三米高的防洪牆 2018年3月16日|訊報專欄

紙上談兵的擋潮閘與三米高的防洪牆   

今年是黑格比風災十周年,說了多年的內港治水問題一直無解,即使去年再經歷百年一遇的天鴿後,社會有強烈聲音要求政府切實解決內港水患,但當局至今仍僅以二零一五年已提出、卻一直無興建時間表的灣仔水道口擋潮閘作為長期目標

天鴿後,當局曾樂觀預計擋潮閘可在二零一九年動工,工期最少數年,不過最近又改稱,爭取一九年第一季完成編制報告,較原計劃最快一九年動工又再延遲!

擋潮閘一九年才完成編制報告
遠期目標完工無期,短中期目標也一直只聞樓梯響。直至上周,海事及水務局、土地工務運輸局及民政總署的代表與內港碼頭業界舉行會議,正式介紹內港防洪優化方案,決定採用可抵禦20年一遇洪水的標準,對應高程為3米(即潮高4.8米)。工程南起媽閣航海學校,北至林茂塘海港樓,長度約2.13公里,包括建造約1.5米高的半活動式、全活動式及鋼筋混凝土防洪牆,同時會預留車輛出入口予各碼頭,以減低對碼頭日常運作的影響。同時,將沿內港岸線佈置13座固定式泵井,加強排澇能力,以及完善各排水口防倒灌設施(詳見:https://goo.gl/kEaXFR)。

筆者不熟識水利建設,但過去多年跟進巿政問題求教不少專家,對本澳水浸問題、海水倒灌及風暴潮等問題,也略有了解。有感天鴿後,坊間對於內港治水關注度大升,但對暴雨、海水倒灌及風暴潮等水浸成因不時有所混淆,故希望通過此文,簡介本澳暴雨水浸、海水倒灌、風暴潮的成因及現狀,也會簡單分析政府提出不同治水方案的表面利弊,期待拋磚引玉,讓社會有客觀數據和基礎,對本澳今後治水方案進行有效討論。

泵房解決新橋大潮加暴雨水浸
作為老澳門,對新橋大雨水浸相信不會陌生。新橋、內港等很多低窪地區都是多年前不斷填海得來,當時根本沒想到要填高避免水患,故新橋一帶是本澳最低窪地區,海拔高度僅1.2米至1.4米,較內港最低點──栢港停車場出口與25號碼頭之間的路面高度1.4米更低。可以想像,每當大雨時,周邊的雨水會順勢流到這些低窪地區,若雨水渠網不足或堵塞,雨水無法排出就會水浸。即使無下雨,早年天文大潮時,海水較新橋低窪地區更高,海水會從海邊渠口反湧,並從低窪地區渠口湧出,但只要在出海口安裝單向止回閥門,倒灌問題已可解決。

然而,更壞的情況是,當遇上天文大潮頂著止回閥再加上出現大雨,新橋等低窪地區積聚的雨水無法通過渠網排出海就會造成嚴重水浸。香港上環海味街同樣會出現天文大潮加大雨必嚴重水浸的情況,其解決方法是因應香港地下有岩層的特性,建造大型地下蓄水池,收集大潮期間暫無辦法排出海的雨水。而澳門則在十多年前開始,更換新橋等低窪地區渠網提升排水能力,並在內港一帶加建多個雨水泵房,確保大潮止回閥被頂著期間,也能將低窪地區渠網的雨水通過泵房排出海,故新橋近年因暴雨出現嚴重水浸的情況已很少見。

目前僅有受海水倒灌主要影響的是內港海岸邊的馬路,當大潮時海平面高於路面,在一些縫隙湧入路面,一般水位不會高於10厘米,影響不算太大,只要當局在沿岸做好止回閥的維護和見縫施堵,問題基本已可解決。

蓄水池無助解決風暴潮
對本澳人命財產威脅最大的應是風暴潮的問題。但風暴潮的產生,與大家一般理解的大風大雨造成的不同,風暴潮是指因為颱風中心氣壓極低,將風暴中心海水吸起的現象,加上風暴的風應力,若再遇上天文大潮,就會令水位大幅上升,天鴿的風暴潮水位就較內港路面高出2.38米。

必須指出,風暴潮是風暴中心低壓吸起海水,只要海水水位高於岸邊堤圍,無論你地下挖再多的蓄水池,理論上都可以有無限量的海水迅速將其填滿至與風暴潮水面同高;簡單來說,即蓄洪池或泵站方案,只能應對暴雨排水,對風暴潮基本是無作用的,故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築建足夠高的堤壩或擋潮閘抵抗風暴潮。

根據資料,二零零八年黑格比風暴潮之最高潮水高度為4.63米(該值以澳門海圖基準面為零計算,簡單而言,內港路面1.4米海拔高度,相當於潮水高度3.2米,詳見:https://goo.gl/sDGCbW),按當局短期計劃在內港興建南起媽閣航海學校,北至林茂塘海港樓,總長度約2.13公里較內港路面高1.5米的防洪牆,理論上可剛好抵擋黑格比的風暴潮(當年水浸高度較內港路面高1.43米,僅剩7厘米緩衝),但對較黑格比再高0.95米的天鴿風暴潮位是無用的。更重要是,上述工程今年內肯定不能完工。

米五牆僅可擋黑格比風暴潮
要抵擋天鴿級別的風暴潮,當局目光一直著眼在內港的擋潮閘,並聲稱以200年一遇的洪水為參考,即1993年颱風貝姬襲澳期間海平面以上4.78米的潮水高度作標準,閘高設計為5.6米,僅比天鴿所造成的風暴潮高出2厘米,但很明顯,這個200年一遇的標準在全球暖化影響,颱風威力不斷增強,早已不適用,當局已表示要將擋潮閘的設計高度再增加!

經過天鴿一役帶來嚴重人命傷亡及過百億元經濟損失的沉痛教訓後,社會已有共識要求政府盡快落實治水,避免本澳低窪地區再受水害,但興建擋潮閘要跨區協作,至今仍十劃未有一撇,在務實的角度思考,既然當局已計劃短期興建防洪牆,按照潮水高度,防洪牆只要由目前的1.5米加高至2.4米,已能發揮5.6米擋潮閘的相同功能,即使考慮到未來更強勁風暴潮,防洪牆加高至3米,與目前1.5米的景觀阻擋,其實沒差太多。更重要是,防洪牆可以採用活動式、半活動式、移近海邊等減少視覺的壓迫感,上海外灘防洪牆就是一個經典例子。

內港建多功能堤圍一舉多得
中、長期甚至可向中央申請填海,連同海底輕軌內港段、濱海單車跑步徑、架空高架外環路一同興建夠高的防洪堤圍,一次過解決內港治水、交通和休憩空間的老大難問題,一舉多得!遠較當局目前紙上談兵、鄰近地區未表態、興建期和成本未知、維修保養成本高昂、功能單一的的擋潮閘來得更實際和有更多邊際效益。

以上文字應會有不少疏漏,但治水方案關乎整體社會利益,肯定是各有利弊和取捨,政府要科學施政,就要拿出更多實際資料和理據,讓居民理解消化,作出取捨!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 林宇滔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