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中央去年底批覆擋潮閘至今仍然零進展交待? 2019年3月29日|訊報

中央去年底批覆擋潮閘至今仍然零進展交待?   
市政署將在四月六日開展“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建造工程”, 工程包括於內港北、即25號與26號碼頭之間水域建造雨水泵站、沿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建造箱涵渠、鋪設排水渠道、封閉沿岸9個舊有出水口及抬升路面等工作。
去年底,海事及水務局亦提出“內港防洪潮排澇優化及應急方案”在內港沿線建造在內港路面計高約1.5米高防洪牆,以及設置泵井加強排澇能力,但因內港的地質複雜且水土流失情況嚴重,防洪牆工程預計需要打一百多支迷你樁以及進行灌漿防滲,因此遷移超過兩公里的地下管線,加上23至26號碼頭之間的防洪牆,要待巿政署內港北雨水泵站箱函渠建成後才開始施工,意味2021年前不可能完成,且此工程亦未列入運輸工務司司長超過一億元的工程項目清單,即連計劃招標工作亦未開始。
內港泵房防洪牆僅能應對天文大潮
內港一帶多年來每逢農曆初二、十六的天文大潮均會出現海水倒灌,若同時遇上大雨更會出現嚴重水浸,再加上2008年黑格比的風暴潮教訓,政府經數年的研究,本在2012年已提出上述計劃,但當年民署泵房因為23號碼頭文物保護問題拖延,加上2015年完工的內港臨時防洪工程(即在內港路面計高約0.8米高防洪牆),因地基裂縫、止回閥失修及水土流失等出現嚴重滲漏,內港每逢天文潮必水浸的情況多年來沒有任何改善,加上近年全球暖化加劇,水浸情況越演越烈!
一般公眾或會以為,上述兩個工程完工後將可減少風暴潮對低窪地區的影響,但正如本專欄多次提及,按照政府的工程規劃,只有完成位於灣仔和媽閣間的大型擋潮閘工程,才能有效抵擋“天鴿”、“山竹”等強颱風級別的風暴潮。
故就算上述所有工程如期完工且能發揮預期實效,也僅代表要到2021年方能根治內港一帶因天文潮時出現的輕微海水倒灌或暴雨造成的水浸問題,對於強颱風級別的風暴潮根本不會有任何作用。唯一短期可見的改善是海事局承諾在今年中前,在內港沿岸現有的矮牆加裝十多個單向退水拍門,以便積水能盡量和潮水同一時間消退,將水浸時間縮短,只能說聊勝於無。
客觀而言,相對於過去根本不承認“內港臨時防洪工程”出現嚴重滲漏,今次海事局的優化方案確實承認了之前的工程錯失,有針對性的作出改善。
連續兩年十號波擋潮閘仍嘆慢板?
坦白講,對於天文大潮的水浸,主要影響內港沿岸商鋪,但由於水位不高,受影響地區不大,經常受影響的商舖早已習慣和有所應對,例如將地台和電掣升高。但無論是內港一帶,還是整個內港、筷子基沿岸低窪地區的居民,如何抵擋“天鴿”、“山竹”級別的風暴潮,才是社會最關心的。
但令筆者甚為擔憂和不解的是,本澳已連續兩年受到超強颱風引發的嚴重風暴潮影響,儘管在“山竹”一役,政府的被動式災難應對確有長足的進步,但我們在主動式應對,即因應風暴潮的防洪基建上,至今仍然是零進展,當局唯一能抵擋強颱風級別的擋潮閘工程,至今仍在紙上談兵,未有任何動工計劃的階段,難度真的想每年廣泛低窪地區均受風暴潮影響成為慣例?
討論多年的內港擋潮閘設計方案,本在去年底已獲中央政府正式批覆,工務局長李燦烽當時表示,內港擋潮閘設計方案與以往公佈的相似,維持設活動式擋潮閘,寬度為650米,會兼具防災、景觀及維持通航條件的要求,估計單是水底工程需時就要近4年,要等到完成整體工程設計後,才有較準確工期。但近四個月過去了,當局至今仍未有任何具體的工程項目計劃,更令人擔憂的是,社會或輿論對此討論甚少。
羅司億元工程清單竟不見擋潮閘
翻查過去的資料,當局曾公佈計劃在灣仔水道近媽閣河口,建設寬六百五十米,包括三個通行閘和三個非通行閘的活動式擋潮閘,屆時抵擋五點八米潮高的風暴潮(“天鴿”最高潮位五點五八米),相當二百年一遇的標準,並指最樂觀的預期,是在2019年第四季動工。不過,在早前公佈的運輸工務司範疇超過一億元的工程項目清單中,擋潮閘工程仍未上榜,似乎連初步工程計劃也未展開,這是立法會應該主動跟進的項目,工程的儘快開展和完工,更是下任特首候選人必須向公眾承諾和交待的民生項目。
根據澳門氣象局預計,今年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估計今年約有 4 至 6 個熱帶氣旋進入本澳 800 公里範圍內,數量屬正常,但當中可能有強颱風或以上級別,預料首個影響澳門之熱帶氣旋在 6 月 中旬或以後,而整個颱風季約於 10 月上旬結束。但翻查本澳歷史資料,過去五十年本澳僅懸掛了六次十號風球,且“天鴿”及“山竹”是本澳唯一一次連續兩年懸掛十號風球,前者是平均和陣風風速都打破紀錄,後者則是懸掛時間最長的十號波。按照工程學預計,“天鴿”及“山竹”等均屬百年一遇級別的風暴潮,但我們卻幸運地兩年兩遇,在目前的防洪基建零進展下,筆者實在亟為擔心會否三年三遇嚴重的風暴潮。
下任特首要承諾擋潮閘何時落成!
筆者認為,要真正為澳門治水,社會各界均應共同關注,特別是在中央已正式批覆後,政府更有責任主動向公眾詳細交待工程方案、施工計劃、工程設計的擋潮高度、工程期和造價等;在澳門政府財政充裕的條件下,政府部門間也必須充分溝通,確保這個民生優先工程獲得足夠的資源儘快開展,並且在保質、保量、不超支、不延期下完工。更重要是,不要有意無意將成因不同的天文大潮海水倒灌和暴雨排澇問題,與風暴潮問題混為一談誤導社會以為已開始抵擋風暴潮的防洪工程。因為擋潮閘工程一日未建成,面對強颱風級別的風暴潮,澳門根本是不堪一擊,本澳數以萬計的低窪地區居民商戶只能自求多福,期望下一個強颱風和嚴重風暴潮,不要再來了!
□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 林宇滔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