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熱議狗場土地規劃 建蓄洪池未有共識
【特訊】政府公佈狗場原址土地利用規劃研究,方案建議土地主要用作興建體育、教育、社區及政府設施,不作商業或住宅用途;其中體育設施佔地逾6成半,教育用地約佔兩成,其餘部分將設置社區和政府設施。澳門論壇昨日圍繞相關議題展開探討,有發言市民認為社會對狗場用地有不同意見,政府應提出更多方案供市民選擇和討論。政府提出的狗場用地規劃方案中還包括在學校用地範圍內設行人區,以連接青洲大馬路至白朗古將軍大馬路;有意見則認為應架設高架天橋方便通行的同時,避免再減少教學用地面積。鑑於去年天鴿風災期間筷子基一帶水浸嚴重,附近的地下停車場更因海水倒灌而造成人命傷亡,政府表示考慮保留狗場地下空間,日後作設置如蓄水池等防洪設施之用。
出席昨日論壇的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政府應通過人口普查數據分析人均社區設施面積,再科學規劃狗場用地,並適時舉行公開諮詢。他指出,政府現階段交代的資料不多,方案只是直接回應社會各界訴求,屬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非真正的有規劃,難以真正解決不同的社區設施不足問題。他呼籲政府以數據、科學客觀地制定狗場用地規劃,並向社會交代理據。對於興建蓄洪池,他認為需要先進行科學研究,並檢視本澳多區地下渠網的設計及解決淤塞問題,否則興建蓄洪池亦未能發揮效用。
坊眾學校副校長陳家良表示,狗場規劃利用八千平方米作教育用地,能一定程度改善裙樓學校學生的上課環境,但認為相關面積僅足夠興建3間具規模的學校,若“夾硬”興建4間學校,只會造成學生“另一種辛苦”。政府須謹慎規劃裙樓學校搬遷次序,並可於狗場附近興建行人天橋接駁至台山及北區等地,改善學童出行造成的交通壓力。他又建議政府可調整狗場用地的比例,並及早規劃新城A區學校村及收回閒置地,改善教育環境。
是否興建蓄水池未有共識
城規委員李熙爗介紹,狗場具一定的地理位置優勢建蓄洪池,由於其位處低窪地區,鄰近望廈山、青洲山等多個山體,可以收集從高地往下流的水;且狗場土地面積大,以四分一的土地即約一萬平方米興建五米深的蓄洪池,已能容納五萬立方米的水,足夠解決筷子基、紅街市、新橋一帶等低窪地區的水浸問題。又稱不反對在筷子基多建一個蓄洪池,但要研究其可行性及效益。
利用狗場地下空間興建蓄洪池的建議則遭到筷子基坊會理事長鄭鑒康的反對;他認為於筷子基北灣興建蓄洪池更有利排水。至於狗場上蓋,他建議興建多層停車場和文娛康體設施,釋放更多空間予居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