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

林宇滔:汪洋一片凸顯防洪零進度 2018年9月19日|市民日報

林宇滔:汪洋一片凸顯防洪零進度   

【本報訊】雖然政府正作充足準備,但在超強颱風「山竹」正面吹襲下,內港、司打口、青洲以及筷子基仍然一片汪洋,近兩萬用戶停電。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批評說,「天鴿」風災至今1年,抗風暴潮的硬件設施、防洪基建完全零進展、無進步,認為政府應以整體社會利益為重,盡快動工;他又認為是次政府跨部門協調較好,未必需要膨脹部門架構再增設民防及應急協調局。

林宇滔表示,整體而言,政府及社會各層面抗禦風災及風暴潮的意識提高,政府在超強颱風「山竹」的風暴潮、氣象訊息發布、撤離訊息做得較好,尤其是跨部門協調是回歸後僅有做得較好的一次,各方汲取教訓,防風及抗災較以往理想。但「天鴿」風災至今1年,政府對抗風暴潮的硬件設施、防洪基建完全零進展、無進步,慶幸「山竹」的風暴潮未遇上天文大潮,否則影響遠比「天鴿」嚴重。

他稱,繼「天鴿」風災後1年後再遇上「山竹」襲澳,本澳要有經常遇到最高潮水高度超過5米的颱風的心理準備,政府要認真處理防洪措施,「擋潮閘唔知幾時先搞得掂,又要同內地合作;加高堤圍確實會影響景觀,中間點樣去做啲措施,尤其係內港一帶,碼頭點樣配合、遷移,係好複雜嘅議題,但係呢個係要認真討論同埋落實,整體社會嘅利益,應要凌駕於個別嘅影響,包括景觀,因為我哋再做幾多抗災、防災都係被動嘅,我哋如果能夠將風暴潮擋喺第一線,澳門先至真真正正受保護!」

跨部門做得好毋需增設民防局
林宇滔又認為「山竹」襲澳反映:「要政府各部門充分溝通,係咪仲需要成立一個局?跨部門協調基本上做得好好」,同時亦反映「天鴿」事件上,政府部門無做足準備工夫、訊息發布不透明,經歷「天鴿」教訓,政府部門協調、訊息發布以至居民意識遠勝去年,故「山竹」有更好的應對結果,他認為未必要再膨脹部門架構增設民防局,更關注再增設部門會令運作更暢順還是更複雜?

至於有意見提出政府需要強制撤離低窪地區住戶,林宇滔認為,即使法律要求強制撤離亦會衍生其他問題,如有人不願撤離而假裝不在家不應門,情況更危險,只要清晰地面層及閣樓的要撤離便可。

他又以是次有人在懸掛10號風球期間步行上舊橋,質疑難道日後懸掛10號風球期間要「宵禁」?他認為這只是個別個案。但他認同電力公司主動於部分低窪地區的變壓房關閉閘掣,否則復電時間更漫長,「主動第一線抗洪,好過我哋喺後面被動式抗洪」,否則居民難免有財產損失。

對於有避險中心的集合點曾因嚴重水浸需要臨時關閉,他認為選址要檢討及調整,且避險中心在安全情況可考慮提供熱水。


他又認為大部分公務員免除上班可減輕市面壓力,亦可釋放部分人手集中清理市面,至於其他工種要上班,他認為政府可作呼籲,建議僱主靈活處理。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