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2日 星期五

預算不足服務價值計算混亂 三巴合同七月應有交代方向 2018年1月12日|訊報專欄

預算不足服務價值計算混亂 三巴合同七月應有交代方向   

spacer.gif
立法會日前辯論政府早前提出的巴士收費調升方案,羅立文司長連同林衍新局長舌戰一眾反對加價的議員,強調「十年未加過,加價無問題!」,更感性地說,「十年繼續甚麼都不做」是一個選擇,但他選擇面對問題調整收費。

必須承認,羅立文確是一個敢於面對問題的人,但司長和局長對於巴士加價的解說不但難以服眾,且對巴士服務是否仍維持「政府主導」、「服務創造需求」的初衷?更著重社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會否持續投放足夠資源提升巴士服務水平?也莫衷一是!

過去,澳門巴士服務一直由巿場主導,政府監管路線及班次,由巴士公司自負營虧。為推動「公交優先」,零八年政府推出按人補貼的「兩蚊」優惠;一一年改為由政府主導路線及班次的新模式,並繼續「兩蚊」優惠及提供免費轉乘至今。新模式車資歸政府所有,政府則按巴士大小及行駛里程付費包車。

然而,一三年十月投標價最低的維澳蓮運因經營不善宣告破產,由政府臨時接管。同年十一月中,廉署公佈調查指「提供服務合同」不可中途加價,故已執行逾兩年的新巴士模式屬違法,巴士服務必須改以「特許批給」批出。

承認預算未能配合巴士服務增長一四年中,與澳巴屬同一中資公司的新時代接管原維澳蓮運路線,並率先改簽 「特許批給合同」再加財政援助的現行模式運作,以符合廉署報告要求(澳巴及新福利分別在二0一五年十月及二0一六年一月完成轉制)。新模式下,車資歸巴士公司,政府以財政援助補貼「車資」與「服務價值」的差額,補貼會根據服務評鑑調整,且設利潤上限:新時代百分之三、澳巴百分之四、新福利無上限,(新時代去年七月續約後也不設利潤上限)。
然而,政府給予巴士公司的財政援助僅屬交局局內預算,近年部門削減開支,巴士預算也要「睇餸食飯」,要新開路線,就要減少其他路線或班次實現,7號線不走媽閣、25號不走黑沙,就是因預算唔夠!羅日前亦承認預算有「小小問題」,並透露其範疇去年想調升數億預算,但收到指示要削減,故去年交局包括巴士服務的預算稍為增加,都是其屬下十二個部門撥款給該局應付所需。預算不足下,政府主導的巴士模式早已走樣變形,既不能堅持以社會效益為先,也沒有發揮巿場主導的高效。

服務價值計算不均問題多現時補貼模式下,只要「服務價值」夠多,巴士公司就可穩袋收入。羅亦承認,三巴每月收入約一點一億元,政府補貼百分之七十二,其餘為車資,加價只是調整政府補貼與車資比例,三巴收入不受影響。根據政府去年曾公布數字,去年首八月三巴「服務價值」為 八點八億元,由政府以「財政援助」承擔「服務價值」與「票款收入」差額為六點三億元,新福利獲當中約 百分之四十八、新時代百分之二十八、澳巴百分之二十三。

一一年競投時,政府將巴士路線等分約五份。新福利和新時代各獲兩份即約四成路線,澳巴則有兩成。為何新福利四成路線可收百分之四十八的補貼?新時代四成路線只收百分之二十八補貼?政府從沒有向公眾解釋!外界亦無數據監督!
再看一六年三巴的業績報告,澳巴蝕三百四十一萬、新時代賺二千零九十二萬,新福利更賺達四千六百五十六萬的史上最高盈利(業績包括租車),為何均由政府補貼的三巴賺蝕如此懸殊?三巴「服務價值」差距多少,計算是否合理?政府只強調有嚴格監督,外界根本無從置喙!

開誠公布巴士營運原始數據更重要是,今次政府提出加價方案,更有不合邏輯和矛盾之處:例如建議學生在周日、強制假日及八月要收全票,但長者及殘疾人士在朝八至九,晚六至七繁忙時間要收1.5元,其餘時間免費。政府指繁忙時間有七千長者搭巴士,故期望加費可減少半數長者繁忙時間搭巴士,先不論有否歧視之嫌,若以減少繁忙時間搭車為目標,為何學生卻可在繁忙時間有優惠,但周日、節日及非繁忙時間不能享受車資優惠?長者為何在周日或假日等非繁忙時間也不能全日享受免費?政府根本難以自圓其說!

更令人不滿是,政府往往只公佈一些有利於自己數據。例如林衍新在立法會指司機薪酬佔巴士公司成本的六成,但用其提供數字,每月3600萬的薪酬,僅佔三巴月收入1.1億的三成左右,局長如何計算出司機薪酬佔巴士公司成本六成?局長或因口誤說錯數據,但政府手中既有大量巴士營運數據,為何不敢將所有原始數據公開,讓社會監督和客觀討論?這不單讓社會提出更多建設性建議,亦可讓政府的合理政策得到更有力支持。

巴士價格十年無調整,筆者認同確有檢討的必要,也不反對設恆常機制檢討收費,但若政府僅以十年無加價為由加價,既不明確巴士服務的目的和原則,又不認真檢討目前每家巴士公司的服務價值計算標準不少的怪現象!現時的大幅加價方案只會引起社會強烈反彈!

立會辯論竟無追問巴士續約方向新時代合同去年7月到期臨時續約一年,三巴合同今年七月到期,時間只剩數月,政府會如何續約及改善現有機制的問題,至今仍未向公眾透露半點風聲,但日前立法會辯論竟無議員追問!


筆者在此促請政府必須及早向公眾交代年中巴士續約取態,更要全面檢視目前巴士模式的問題,向交代有何政策調整,明確巴士服務的未來的目標和原則,並從有效監管、客觀釐定合理的巴士「服務價值」、定訂有效的獎懲機制、公共財務支援配套上做好規劃!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