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培養本地人才補充人資缺口 2018年1月5日|大眾報

培養本地人才補充人資缺口   

【特訊】《澳門建築業未來人才需求調研》報告預計,本澳建築業人才於未來6年內都相當短缺。有業界代表稱,政府應加強對建築業界的扶持和規範,提升行業形象,吸引更多青年人入行。工聯代表就認為,建築業人資缺口不斷擴大在於無法吸新留舊,建議通過多方合作為業界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培訓,並加強員工薪酬福利和退休保障,增加行業吸引力。另有學者則稱,政府不應一味輸入外勞,而應加大力度培養本地人才,發掘人資潛力。

工程師學會會長胡祖杰表示,澳門產業結構比較單一,過往業界曾做過相關調查,發現不少本澳青年人都熱衷於進入博彩業發展,加上博彩業人才需求大,很多青年人才都會選擇投身博彩業;而建築業在本澳的社會形象和地位較差,鮮有年輕一代願意入行,加上老一輩的建築工人隨著年紀增大而逐漸退休,更加劇了行業人資短缺問題。除此之外,澳門亦欠缺相應的專業技術訓練學校以及持續長效的人才培訓機制,導致建築業只能靠聘請外僱補充前線工人缺口。胡祖杰就此建議政府要加強對建築業界的扶持和規範,包括逐步完善行業相關認證制度,並為業界提供長遠且具持續性的職業培訓,從而改善業界人士尤其是高級技術人員的社會地位,提升行業形象,進而吸引更多青年人或者想轉行的社會人士入行,補充人資缺口。

spacer.gif工聯副理事長梁孫旭表示,現時建築業人資缺口不斷擴大的原因在於無法吸新留舊,一方面是因為濫輸外僱導致行業外勞泛濫,既嚴重擠佔本地工人生存空間,亦令企業不注重培養本地人才;另一方面由於現時行業多採用層層分判、日薪計酬的方式,行業人員流動性大,工作時間和場所都很不穩定,勞動保障亦欠奉,導致工人們普遍有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的消極心態,不少人都有意轉行,更遑論吸引新人入行。在基層人員買少見少之下,高層技術人員亦因為本地職業培訓課程不足而難以培養,導致各個職階的建築業人員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口。他建議本澳參考鄰埠香港的做法,政府、商界及建築業工會透過三方合作,為不同職階的建築業員工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職業培訓,並透過培訓與就業掛鈎的方式吸引新人入行。他又建議業界改變日薪計酬方式,加強員工薪酬福利和退休保障,增加行業吸引力。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則認為,對於建築業本地人才培訓方面,政府一直欠缺相應的長遠規劃及政策,導致近年幾乎沒有新人入行。即使是一些職階較高的技術人員,其生存和發展空間近年亦隨著外僱及來澳承攬工程的內地公司不斷增加而遭到削弱。反觀鄰近的香港,雖然同樣面對建築業人資不足的問題,但通過政府與業界合作,開展包括完善本地人才培訓機制、完善職業認證制度、完善人才梯隊儲備和晉升制度、訂定具吸引力的薪酬等工作,成功吸引更多本地人入行。他建議本澳應積極參考鄰近地區的成功經驗,不應一唔夠人就輸入外勞,而是應加大力度培養本地人才,發掘人資潛力。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