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2日 星期一

欠整體房屋規劃出辣招徒勞 私樓公屋要有穩定供應 否則市場恐慌樓價乾升 2018年1月22日|市民日報

欠整體房屋規劃出辣招徒勞 私樓公屋要有穩定供應 否則市場恐慌樓價乾升   

spacer.gif
【本報訊】行政長官崔世安去年底放話指澳門樓價仍高企,預告政府即將再出招調控樓市,但事隔近月仍未見政府有任何動作。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認為,倘若沒有一個整體的房屋政策,以及穩定的房屋供應,無論政府推任何措施,都只會事倍功半,甚至乎副作用會更嚴重,例如加劇恐慌性需求,樓價繼續「乾升」,市民更難買樓等。

樓市「辣招」只是一種逼於無奈的做法,治標不治本,但有好過無。他又以病人來比喻澳門的樓市:「如果一個人真的已病入膏肓,再食藥可能有好多副作用,但藥仍要食,治本是要調理好身體」,即無論私人樓宇和公屋方面,都要有穩定的房屋單位供應。

林宇滔指出:過去18年來,澳門年均人口增長1.5萬人,按3人一個單位計算,合理的房屋增長數目就是每年公私樓供應要有合共5000個單位,但現時政府房屋政策嘆慢板,失信於民,未來5年又明言沒有任何經屋單位供應,私人樓宇更加毫無政策可言,因而引發市場恐慌,供應出現問題,隨後就會衍生出一系列問題,包括市民出現恐慌性買樓,以及樓價出現乾升等。

澳須有整體房策 訂短中長期供應他續說,香港有明確的房屋政策,香港政府已訂定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46萬個單位,公私營房屋比例仍為64,即28萬公屋單位,18萬私人樓宇單位,有了供應目標,發展商投地時出價就會較理性,因為他們已知道政府的供應目標,未來一定會有土地配套,所以香港樓市情況比澳門好很多,為此,澳門必須有整體的房屋政策,制訂短中長期的供應規劃,市民才不會對樓市有慌恐性需求。


林宇滔說,澳門特區政府官員經常以沒有土地為由作為推卸責任藉口,鄰埠香港也沒有土地,但當地政府亦努力尋找土地興建住宅單位;惟澳門政府卻從來不重視房屋問題,沒有整體房屋政策,又沒有足夠的公屋單位供應作為樓市調節槓桿,私樓又沒有土地可令市場具備信心,他認為,只有公屋、私樓得以平衡和有穩定供應,樓市才會健康發展。而考慮到澳門每年人口增長,他表示,每年提供3000公屋單位、4000私人樓宇單位,相信足以應付需要。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