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林宇滔指澳空氣質量監測預警系統均過時倡引入空氣質素健康指數 2018年1月24日|華僑報

林宇滔指澳空氣質量監測預警系統均過時倡引入空氣質素健康指數   

【專訪】本澳前日的空氣污染嚴重,但氣象局被批未能及早作出警示,直到下午才發新聞稿指市民應留意空氣質量變化,當空氣質量達到不良水平時,市民應減少消耗體力及避免戶外活動。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指出,澳門整套空氣質量監測預警系統都過時,尤其未能真實和及時反映空氣質量對人的健康所造成的影響,促請政府須儘快完善制度建設,包括建議參考香港做法,引入空氣質素健康指數,以讓市民及時知悉空氣對健康的影響狀況。

林宇滔表示,香港環境保護署早在二0一三年就已經引入「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告知由空氣污染引發的短期健康風險,以便市民能採取預防措施,保障健康,當中,亦設有十二小時及二十四小時的預報。

然而,本澳是由氣象局發佈空氣質量指數的訊息,如何轉型從以人為本的概念出發?
林宇滔建議,當局參考香港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的做法。

另一方面,要提升對空氣質素報告的工作水平,還有不少技術問題的改善。林宇滔表示,本澳現時有六個空氣質量監測站,但其中的「路邊監測站」卻是縮在位於水坑尾附近的水井斜巷,與真正的「路邊」仍有一段距離;此外,氹仔中央公園和澳北電站的空氣相比起其他住宅區要好,但氣象局卻將兩個地點為「高密度住宅區」。他質疑這些空氣監測站的選址不夠代表性,未能真實反映到空氣質量情況。

至於澳門空氣質量指數的計算時段,是取昨日中午十二時至當日中午十二時的平均值,即使當局的計算沒有出錯,但由於時間跨度大,空氣污染的濃度容易被稀釋,亦即無法反映實際狀況。林宇滔指出,香港是採用三小時移動平均濃度,這是較能實時反映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另外,就空氣質素的標準亦是公眾關注的問題,林宇滔指出,本澳現行的PM2.5的標準值為三十五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水平屬已最高級別的「良好」。但是,世衛制定的PM2.5準則值(AQG)為十微克╱立方米,由此相對於AQG水平而言,若長期暴露在澳門這個「良好」水平的環境之下,亦會增加大約百分之十五的死亡風險。因此,澳門的標準需要作出調整,以可跟上世衛標準(見表)。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