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1日 星期五

一億多個口罩焚燒恐遺毒物 回收利用難 改戴重用口罩可行?|20200821 力報

根據現行指引,醫院及診所等高風險場所產生的醫療廢棄品,包括口罩在內均屬醫療廢物。衛生局表示,對處理高風險傳播人士的口罩有指引,若佩戴口罩者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或確診患者,當局亦會要求其將口罩棄置在醫院內黃色垃圾袋,再送往特殊和危險廢物處理站以高溫焚燒處理,確保安全性更高。至於普通市民使用的口罩,便會混雜其他垃圾成為生活廢物,將以一般焚燒方式處理。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現時政府以一般焚燒方式處理即棄口罩,爐溫達800度,足以完全殺滅細菌和病毒。而澳門環保學生聯會會陳俊明則認為,普通垃圾焚化爐爐溫不足,未能將焚燒口罩時所產生的二噁英劇毒化學物進行結構破壞,並會殘留飛灰上,當局會將飛灰混合紅毛泥(水泥)後封住,但經時間洗禮最終被雨水分解流入水土,若沒有妥善處理,最後只會毒害土壤。因此建議應將口罩當作危險廢物處理,以更高爐溫將有毒成分再分解。

環保局回覆本報查詢指出,澳門清潔專營有限公司會將口罩垃圾收集並運往澳門垃圾焚化中心作高溫焚化處理,焚燒的溫度必須保持850攝氏度以上,足以殺滅病毒,亦可有效減少排放氣體中的污染物(如二噁英),並會確保焚化中心尾氣達標排放。

口罩列醫療廢品惹爭議

雖然現行處理口罩方式足以殺滅病菌,但應如何降低運至焚化爐前潛在的危害性?陳俊明直指,針對現時口罩使用常態化,應將其列為醫療廢物。不過,林宇滔則有不同見解,他提到:「口罩若是一般使用嘅話,假設無疫情,其實呢個口罩無乜特別,好難界定某種物品係咪屬於醫療廢物」。他解釋,現時醫療診所的指引清晰,機制行之有效,但可更加完善醫療廢物指引及罰則等方面。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