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3日 星期日

傳新協回應氹仔四地建臨時車胎公園休憩空間與舊建築非零和|2020-08-23 澳門日報

建造氹仔臨時車胎公園與清拆紗廠工業遺址近日引起爭議,行政法務司長指該廠房不屬法定文物,且屋頂有石棉瓦須拆卸。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認同石棉是必要的考慮因素,但不應作為舊建築物應否保留的關鍵因素,希望社會包容看待休憩空間與舊建築之間不應互相排斥。

活動設施分佈集中

市政署計劃利用氹仔市中心四幅閒置地建造臨時車胎公園,預計明年首季動工,預算約三千萬元。林宇滔表示,雖然氹仔有大型公園,但從嬰兒潮、整個社區需要來看,本澳兒童休憩空間、運動設施供應不足,社會亦希望增加相關設施,只是現時分佈較為集中。

他希望政府制訂人均社區設施標準,檢視各區差異,將來更有針對性完善各區人均社區設施的短板,配合社區實際需要。並希望政府通過明年人口普查,掌握區內不同人口年齡結構,以及透過總體規劃增加相關設施。

嚴謹篩選可保安心

社會對建造臨時車胎公園意見不一,林宇滔認為,建造公園的方向是符合社會大衆需要,作為臨時性質及節省公帑的原則,公園的設計以裝備設施為主,並按原有高度去設計相應設施。相比氹仔中央公園兩個兒童休憩區重建使用二千多萬元,臨時車貽公園預算約三千萬元不算高,相信是簡約設計。

對於有意見擔心車胎含有毒物質,林宇滔解釋,過去車胎出現問題是因本身的品質、加上破碎及使用黏合劑去做地膠,導致可能釋出有毒物質。

但很多地方都會用車胎做公園設施配件或環保建材,亦未見出現問題,再者,車胎本身是穩定的材料,相信只要通過嚴謹篩選、整條車胎使用,以及適當抽樣檢測可令大家更為安心。

石棉無破損勿擔心

至於有意見希望保留紗廠工業遺址,但政府指該廠房不屬法定文物,且屋頂有石棉瓦須拆卸。林宇滔認同石棉是必要的考慮因素,但只要石棉無破損,公眾是無須過份擔心,不作清拆亦無問題。當石棉有破損時,一定要遵守石棉處理相關指引,並要由香港相關專業人士清拆。

他重申,保育與休憩空間並無衝突,台灣、韓國、歐洲等地的工業遺址甚至會成為活化的賣點,紗廠是本澳工業遺址,尤其斜屋頂的設計很特別,應可考慮保留,建議文化局可多提意見,有利市政署做好建設,同時減少社會爭議。

引入工業遺址元素

他建議考慮保留部分紗廠,比如兩、三座,雖然會影響到自由波地等空間的面積,但可考慮把廁所、小賣亭等搬入廠房內,甚至調整其中一個室外羽毛球場改為乒乓球場放入室內,社會可繼續討論,若紗廠最終仍因石棉問題而要清拆,他建議政府做折衷方案,在設計上加入工業遺址的元素,比如在廁所、小賣亭等體現紗廠斜屋頂設計。

事件衍生關注文物、舊建築的保護,林宇滔認為政府應從制度上完善,文化局曾表示有近百個建築物需作評定程序,但自《文遺法》生效至今僅對二十項建築文物作評定程序的進展太慢,他促請當局盡快公佈普查清單,加快進入評定程序,否則對於這些建築物只是零保護。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