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1日 星期五

口罩分解回收利用難|2020-08-21 力報

不少國家或地區均以焚燒方式處理口罩,但過程中產生的化學物質會污染環境,究竟是否有更環保的做法?目前市民使用的防疫口罩材料組成,主要為不織布(聚丙烯)、過濾層及橡筋等,均屬無法分解的塑膠。根據鄰近地區專業人員指出,若將口罩內的聚丙烯抽出再造,的確可造成袋或容器,但這些物質回收再造時,不單要高溫處理,也要做專門的細菌處理,才能產出廉價材料,但沒人願意使用口罩作材料的製品。林宇滔指出,現時並沒有成熟回收技術,可有效回收口罩而產生效益,他相信這是全新的研究方向,因此安全處置口罩才是目前最重要的課題。

市民:願嘗試重用式口罩

既然口罩不可回收,唯一處理方法只能焚燒,那麼又可否從減少使用一次性口罩開始?香港於5月份推出重用式「銅芯抗疫口罩」,該口罩含少量銅的布料,可以抑制細菌、常見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質,並可重複清洗和更換濾芯,便可繼續使用。對此,林宇滔認為,本澳政府應思考相關做法,適時提供可重用式口罩,讓市民多一種選擇,尤其在非高風險期間,健康人士可考慮改戴重用式口罩或布口罩。同時他亦請教專家意見,針對現時本澳疫情情況,其認為佩戴一般較厚布口罩已非常足夠,但必需注意個人衛生及保持社交距離。

市民吳先生表示,因應現時疫情較穩定,自己不抗拒改戴重用式口罩或布口罩。市民黃先生亦指,會考慮選用非一次性口罩,平時亦會盡量一日使用一個口罩,如非必要不會出門,避免浪費口罩。

對於政府是否可考慮引入重用式口罩,衛生局表示,按本澳現時情況,未必對重用式口罩有太大需求,同時亦指現時一次性口罩的供應情況已足夠應付。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