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0日 星期五

林宇滔:先滿足經屋需求再拓夾心樓 2019年9月17日 | 市民日報

林宇滔:先滿足經屋需求再拓夾心樓
【本報訊】第五任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希望在年輕人「夾心」階層的房屋問題上加把力,讓他們安居樂業,才能形成和諧的社會。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現時不是適合時機,應先滿足居民對經屋的需求再去想其他。現時樓宇價格高企源於無論經屋和私樓供應量都不足,政府要制訂整體房屋規劃、土地儲備,確保每有穩定的公私樓供應,居民恐慌性需求便會逐步降低,樓市自然會健康發展。
賀一誠的《參選政綱》提及要加快公屋建設,研究構建合理的「夾心階層」置業階梯。如果新城A區 2.8萬個經屋單位可以滿足需求,其他土地便可分配給夾心階層。林宇滔直言,本澳土地資源「係得咁多」,客觀來說若推「夾心階層」置業階梯必會爭奪公屋資源。政府較早前公布未來已規劃了近4萬個公屋單位,包括新城A區已規劃了2.8萬個公屋單位,加上偉龍馬路的6500個單位、發電廠原址1000個單位,正規劃設計中的路?西側東亞運大馬路2000個單位等,現時政府有土地資源,只要當局肯集中精力建造經屋,並開展預售,經過一兩次「開隊」,讓居民重拾對政府的信心,相信無論對私人樓市或是經屋,居民恐慌性需求會逐步降低。
每年公私樓穩定供應利樓市健康
他指出:在有持續和穩定的經屋供應前提下,若政府再研究推出其他多元性房屋,滿足不同階層的房屋需求,他並不反對,「問題係要先解咗前面個結(經屋供應量不足),如果個結唔解開,你再講千萬個花款,有幾多類型房屋都係無謂!」過去社會跌入是否推新類型房屋爭拗,惟最基本的經屋供應政府都未能滿足社會需求,政府一直「只係得個講字」,不單令居民恐慌性需求增大,也進一步加劇社會怨氣。
為此,林宇滔認為政府應先落實較早前公布的近4萬公屋規劃,之後才有條件討論是否推「夾心階層」房屋。
在會否出手再調控私人樓宇市場問題上,賀一誠並沒有正面回應,只稱要避免出現負資產,林宇滔說,近幾年政府從來給市民感覺是以商為本,甚至有人講是「地產霸權」,要平衡樓市,關鍵是回應供應需求。澳門回歸祖國來,每年新增人口約1.3萬至1.4萬人,如以3人一個單位計,就需要4000至5000單位,不過實際上每年公、私樓供應只得2000個,明顯結構上欠缺樓宇,在市場供應不足情況下,政府再推更多辣招,猶如「食藥」一樣,治標不治本。更重要是政府要制訂整體房屋規劃、土地儲備,確保每年有穩定的公私樓供應,只要未來5年有穩定的公、私樓供應,每年有4000至5000個單位落成,其中六成是公屋,四成是私人樓宇單位,5年後樓市自然會健康發展。
他直言,樓宇單位供應是樓價高企根源,不優先處理而推出「辣招」只會火上加油,進一步推高樓價,吃力不討好。
況且,他強調,倘政府沒有恆常土地拍賣讓一些殷實的商人建造住宅樓宇,未來政府也應進行土地儲備規劃,以便訂定土地儲備拍賣計劃和時間表,為私樓有恆常供應提供條件。
至於負資產,林宇滔強調,制訂整體房屋規劃並不是要令樓市火上加油,或是「推冧樓市」,是為確定樓市重回健康軌道。樓市發展必然有周期,樓市重回健康軌道後,無論未來是升或跌都不會出現太極端的波動,透過提供穩定供應去避免樓市出現負資產,居民便不會因此受苦。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