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9日 星期一

中央招聘官僚思維根深蒂固 林宇滔促特首認真追究責任落實問責制 2019年9月8日 | 市民日報

中央招聘官僚思維根深蒂固 
林宇滔促特首認真追究責任落實問責制   
【本報訊】審計報告揭發「統一管理開考」出現眾多問題,然而相關官員卻「死撐」,強調中央招聘在其他國家行之有效。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直言,中央招聘制度問題是一面鏡,官員聽之任之,官僚思維和體系的根深蒂固的態度更解釋了為何一直以來特區政府推行電子政務進度不理想、高官問責一直未能形成,他促請特首必須認真追究責任,落實問責制。中央招聘制度非一文不值,一些複雜性較低的工種通過中央開考的一次性考試方式聘用並無不妥,但一些專業要求較高的職程,則應定期開考綜合試,連同各部門的專業或職務能力試,也應使用公職局統籌的固定場地及監考人員等,以節省資源時間和提升效率。
林宇滔表示,自政府推行中央招聘後,他收到不少投考人及政府新門人員投訴和存在諸多疑問,為此,他曾於去年5月就此去信要求審計署按職能,對「2011年招聘制度」和現行的「2016年招聘制度」 作適時和全面的衡工量值式審計,讓社會了解「公務員統一招聘制度」招聘公務人員的成本效益,供社會客觀詳細的數據和資訊,以便對有關招聘制度的改善作出客觀全面的討論,確保公帑的合理運用,同時令公務人員的招聘制度更公平和更具效率。
他續表示,正如審計報告批評,公職局在2011年推出中央開考,但報告批評,公職局為提出「2011招聘制度」前,已明確指出「1989招聘制度」兩個開考形式各自存在的問題,但公職局對過去教訓竟視而不見,甚至將原有問題「發揚光大」,令人員錯配問題較過去更嚴重,加上沒有針對性措施簡化程序、提升效率,「2016年招聘制度」則繼續重蹈原制度招聘時間冗長的覆轍,甚至令原制度問題更嚴重。
林宇滔說,報告提到,公職局在電子報考服務平台容許報考人「一鍵全選」,令大部分考生都全選所有部門考試,其實問題關鍵是當局只是將投考人學歷資料「圖片化」,並未有電子化分類報考人學歷資料,更妄論透過電腦篩選投考人學歷資料,「假電子化」令用人部門需要花大量人手和時間打印、逐一篩選考生學歷是否符合要求,故而最後更發現有逾半考生根本不合資格的情況,大大浪費部門資源。
他批評,由2007年當局向各政府部門諮詢公務人員招聘制度的意見、再到「2011年招聘制度」推出,社會各界、乃至政府部門都早已對制度運作低效提出眾多意見,惟當局聽之任之,他質疑:「點解成個特區政府體系容忍到呢個錯誤咁多年,而且愈改愈錯?」中央招聘制度問題是一面鏡,從中折射本澳官僚思維和體系的根深蒂固,更解釋了為何一直以來特區政府推行電子政務進度不理想、高官問責一直未能形成。皆因公職局是負責推動本澳電子政務發展的政府部門,而其監管上級,行政法務司司長則是負責研究和制訂高官問責制度的官員,他們的不聽意見、對問題視而不見的態度已說明一切。
中央招聘適合簡單工種
林宇滔認為今次事件,不單公職局,其監管上級,乃至特首都要全面反思整個制度改革,如何才能有效落實。同時促請政府必須認真追究責任,落實問責制。
至於針對審計報告,公職局日前表示正積極研究研究限制面試人數,以及壓縮報考期及補交文件的期限、推行合作考試和改進開考資訊系統等,加快招聘時間。林宇滔認為,限制面試人數並非關鍵,加上筆試分數差距不大,限制面試人數甚至有影響報考人權力之嫌。
他認為,中央招聘制度非一文不值,針對一些複雜性較低的工種,如雜項人員、助理技術員及行政文員等,通過中央開考的一次性考試方式聘用並無不妥,只要當局認真善用整合資源、減省不必要程序,以及和用人部門認真坦誠溝通和提供協助,落實恆常的考試機制,理應可提升招聘效率。
然而,對於一些專業要求較高的職程,如高級技術員及技術輔導員等,他建議相關的綜合考試應該定期開考,連同各部門的專業或職務能力試,也應使用公職局統籌的固定場地及監考人員等,相信可大大節省資源時間和提升效率。而針對社會批評不少部門任人唯親的質疑,他建議政府大可化繁為簡,只要引入適當的第三方監察機制和上訴機制,以確保所有開考的典試委員會客觀公平考核投考人和評分,就可有效回應社會對任人唯親的質疑,而不需在原有機制上不斷架床疊屋,去實現所謂公平公正公開的目標。
他又提到,人員規劃很重要,事實上,現時每個部門都有其編制,但「無人重視,部門亂咁嚟,實位未滿,就不停咁請好多編制外合同(人員),就好似某啲部門編制只有200幾人,但用編制外合同人員數目就增加到1200人咁多!」這樣除了令部門架構膨脹,亦形成了不同的人員聘用制度,產生人員不公,影響士氣。未來政府應認真檢討各部門組織編制,並對各部門人力資源和人力需求進行調查、分析,以做日後更好地對政府人員需求作規劃,為實現人員平調提供參考數據。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