祐漢新村7棟至今樓齡已將近50年,大廈石屎剝落、鋼筋外露、塞渠漏水等普遍,並衍生衛生、治安、安全等問題,困擾區內居民,重建已是刻不容緩,然而特區政府提出重建該7棟大廈已經16年,歷屆政府也只是「空談」重建問題,工作毫無寸進。都更會前委員、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形容,政府都更態度是任由大廈自生自滅,推動重建態度消極,令祐漢7棟成為政府舊區重建下的最大受害者,現在的關鍵是政府的立場,如果是想推行都市更新,便應盡快完成都更法立法,並推出優惠政策吸引和鼓勵業主、發展商參與重建,方能真正落實本澳都更工作。
16年前已提出重建祐漢7棟成新小區
早在2005年的運輸工務範疇施政報告,便提出「在過去美化和整治城區的工作基礎上,2005繼續推進舊區重整的工作,已初步完成重建祐漢區數幢舊樓的規劃設計,並會繼續收集社會意見,不斷完善方案,致力將重建範圍建設成為具完善社區功能的全新住宅小區。」2006年,政府便向當時的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介紹3個「祐漢重建區用地規劃」構思,三項構思均為建築40層以上樓宇,分別在於建築密度。3項構思中,預計最少提供1,940個單位,最多提供3,200個單位;估計完成重整後,區內可容納最多1萬人。接著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亦曾在2007年委託理工院開展了「祐漢新村居民生活現狀調查」,在2010年起對祐漢7棟群樓住戶進行家訪,並進行過分析研究,在2012年公佈「祐漢7棟群樓住戶現狀分析報告」。林宇滔直言,多年前相關調查結果與日前都更公司公佈的入戶調查結果差不多,數據和推算結果變化不大,都是住戶中只有約3成是自住業主,接近1半是租客,當中有大量外僱租住其中,樓宇狀況惡劣,所有結果都是預計之中。
政府都更態度是任由大廈自生自滅
然而在完成入戶調查後,下一步都更公司想點呢?林宇滔認為,做更多調查都沒有用,因為大部分業主都未就重建達共識,加上都更公司沒有任何立場。參考香港都更做法,在公佈要對相關樓宇重建後,下一步便是凍結人口,後續便是落實收購業權和重建工作,惟澳門現時連《都更法》都未立法,對極具爭議且是重建關鍵的降低同意重建業權百分比問題上,當局仍未有方向,報告亦提到受影響業主和住戶的補償問題,究竟政府對都市更新是抱持甚麼態度呢?如果是把都更放在社會優先工作,例如台灣,便是提供誘因,吸引樓宇進行重建,包括贈送地積比,容許發展商即使在重建地段不能使用增加的地積比,也可以在其他土地使用相關地積比,興建餘下的單位。所以,現在關鍵是政府究竟是否想推動都更,推出優惠措施吸引小業主和發展商參與重建。
不過他也承認,這些優惠政策難免會引起社會爭議,可能會有人覺得是「益咗發展商」,或者「益咗小業主」,但問題是究竟社會和政府想不想做都更?現在政府的態度便是任何該7棟大廈「自生自滅」,明顯的做法便是「一定要百分百小業主同意才啟動重建,小業主自行解決建築費,若有地積比剩餘的話便允重建商加高增加單位數量」等等,非常消極地推動重建工作。
林宇滔謂,「自生自滅」的結果,便是難以實現重建,因為第一步「收樓」已經做不到,集齊百分百同意重建業權百分比根本就不可能,每屆政府都會提一提祐漢7棟重建,每5至10年做一次入戶調查,自2005年政府「出口述」宣佈會重建祐漢7棟樓宇後,由該刻開始,「要落釘的人已落釘」,有人大量收購上述大廈的住宅單位,等待將來舊樓重建收購或發展時獲得賠償,不會再有人願意再投放資源去維修保養大廈,因而大廈環境惡劣屬正常。他曾到過現場,大廈外牆出現鋼筋外露,單位內更有跌石屎問題,對居民來說非常危險,最慘的是居住在大廈的小業主,祐漢成為了政府舊區重整下的最大受害者。
林宇滔指出,過去澳門有多棟被列作危樓要拆卸重建的樓宇,鉅富花園、福寧大廈、明興樓,甚至善豐花園,都毋須等政府的都市更新,小業主均已自資重建,事實也證明:「如果你相信政府政策,等政府幫你,咁可能就要等15年都毫無進展喇!」
單棟重建效益不大未能改善社區設施
都更公司日前透露,祐漢 7棟樓群中,已接洽其中 1棟樓群逾 7成業主,其他樓群只有 4至 6成業主聯絡都更公司,祐漢樓群重建具有一定挑戰性,為加快重建,都更公司將採取逐棟解決方式,優先重建業權收集完成的樓群。林宇滔批評,若採單棟重建方式,是完全沒有效益,達不到當初政府希望整個片區規劃的效果,更不可能釋放社區、公共設施空間,令區內社區環境得以完全改善。況且,祐漢新村大廈內除了住宅單位,還存在很多地鋪業權、住宅變商用等爭拗,這些問題要如何解決,當局至今也沒有方案,所以他相信,祐漢7棟單棟重建也很困難。
林宇滔又提到,都更法作為一個整體政策,法律適用範圍應是全澳樓宇,若因祐漢7棟被列為都更試點,小業主和重建商獲得更多的政策優惠,便會對其他需要重建的大廈小業主造成不公,政府是有責任協助小業主重建,但要負多少責任,政府心裡要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