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4日 星期二

總規諮詢報告出爐 特首承諾 疊石塘山保留作綠化區︳ 2021-05-04 力報

《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下稱《草案》),於去年9月4日至11月2日完成為期60日公開諮詢,當局已完成編製有關《諮詢總結報告》(下稱《報告》)及《意見匯編》正式對外公布。《報告》認為社會基本認同草案提出把澳門建設成為快樂、智慧、可持續及具韌性城市的規劃願景。行政長官賀一誠上月30日出席活動後表示,《報告》中有193條意見不認同將路環疊石塘山劃為居住區,他承諾政府會聽從社會意見,將疊石塘山保留為綠化區。 【本報記者陳宇東、梁啟迪報道】

而對於是否維持新城D區填海,公眾認同和不認同的意見數量相若。《報告》回應,會在後續工作中結合城規會意見,綜合分析決定。

新城D區填海保留

賀一誠指,D區填海是會保留;而A區和北區之間水道位置便需要繼續向中央進行申請。至於D區的填海工作會何時開始,賀一誠直言,因目前沙的貨源緊張,C區的沙都不足夠,因此目前C區已「Delay(延遲)咗好耐」,因此D區的開展還需視乎沙源。

此外,根據澳門輕軌公司公布輕軌東線方案諮詢總結報告,社會普遍認同建設輕軌東線,而有關目前工作進度。賀一誠表示,目前已委託第三方進行設計及進行有關標書標底的工作,要上述兩項基礎工作完成後才可進一步開展投標工作。

《報告》共收到1,265份意見,拆分整理出4,939條意見。對應諮詢文本內容,劃分成三個層級(八大類別、43個議題、116個具體話題)進行分類細化分析。在4,939條意見中,歸納為「認同」的佔1,950條、「不認同」佔884條、「中性/其他」佔2,105條。

其中,關於《草案》提出重新將本澳土地劃分為18個規劃分區,共收到185條意見,當中表示「認同」的意見20條,表示「不認同」的意見有88條,以及「中性/其他」意見有77條。

「不認同」的意見包括應使用原本堂區名稱;不同意使用一系列沒有靈魂及價值的名稱,應保留一直沿用的具歷史價值、有典故、有感情、且具有城市魅力及澳門特色的原分區及其分區名稱等。

分區應使用澳門特色區名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當局設計的分區名稱與社會習慣使用的地方名差距較大,例如「中區-1 」或「中區-2 」等,並不是一個好的名稱,建議應該用一些較為富有澳門特色的區名。

除了分區名稱外,他指出社區人均設施標準才是落實詳細規劃的重要指標,但在報告中卻未見一字。他形容此文本只是用以滿足法律最低要求,當中缺乏了很多重要指標,到將來落實詳細規劃時可能會產生很多爭議,例如總規諮詢文本中各分區基本都沒有提出因應景觀維護需要,作出明確清晰的高度限制。

對此,他促請政府應明確南灣湖C、D區各地段的詳細建築限高,以維護西望洋山至舊大橋的視覺聯繫,確保公眾能從主教山山上120度的視角俯瞰海面,以及從海上仰望山上,均不受過高建築物的遮擋。

根據《城市規劃法》及其施行細則規定,《草案》諮詢總結報告公布後,土地工務運輸局會將相關文件送交城市規劃委員會,城市規劃委員會(下稱:城規會)須於60日內發表意見。在收到城規會意見之日起計90日內,土地工務運輸局會對居民及城規會意見進行綜合分析,編製最終報告呈交特區政府按法定程序進行後續工作。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