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林宇滔倡推動政策配套 拓展回收業界生存空間 2018年4月3日|濠江日報

林宇滔倡推動政策配套 拓展回收業界生存空間   

【特訊】對於內地收緊廢料進口政策,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認為,內地新規短期內勢必令本澳回收行業雪上加霜,但若政府及業界能夠認真應對,未必不能轉危為機。他建議政府儘快完成拖沓已久的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以及配套政策的工作,加強廢料分類回收的公民教育,以及考慮劃地建設集中處理回收廢料的場所,拓展回收業界生存空間。

內地今年開始實施新的廢料入口標準,包括禁止進口未經分揀的廢紙及生活廢膠,如廢紙必須按紙質分類,雜質若超過總重量0.5%便不能入口需原船送返出發地;廢膠則由過去僅需破碎清洗,變成需加熱拉粒成為原材料才能進口內地。林宇滔對此表示,內地是世界工廠,對原材料的需求非常大,以往對於廢紙、塑膠等廢料都是全球最主要的廢料回收地。不過隨著內地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近年來內地對於廢料的需求亦開始放緩,對於廢料回收的政策亦逐漸收緊。如在廢紙方面,以往內地對於廢紙回收是比較願意配合澳門,讓業界有更多生存空間。但自從內地今年收緊了廢料進口政策後,對於廢紙的回收要求嚴格了不少,但澳門在廢料分類回收方面一直做得不夠好,很多時候紙皮、辦公室用紙、報紙等需要分類處理的廢紙都是混雜在一起,甚至還會與其他垃圾堆埋一起,新政策的實施勢必導致回收商需要做更多的分揀工序,提高成本。另一方面,內地新規亦要求廢紙必須用貨櫃裝運入口,而澳門的裝櫃費用一直高企,回收商多數選擇先將廢紙運到香港,再在香港裝箱運回內地,雖然在費用上有一定減省,但同樣會令運輸成本較以往大幅提高。綜合上述各種因素來看,本澳回收行業的營運壓力在內地新規實施後無疑已是大幅增加。

林宇滔又指出,為應對內地新政策,香港於今年較早前已加大宣傳及教育力度,重點教育市民把乾淨的「三紙兩膠」(紙皮、報紙和辦公室用紙;盛載飲品和個人護理用品膠樽)回收,又呼籲巿民廢紙要妥善分類及綑紮好才放進回收箱、不要沾污或弄濕、杜絕淋水等。但反觀澳門,內地收緊廢料進口標準不論在政府抑或社會層面都尚未予以足夠重視,當局至今仍未開展任何加強公眾「乾淨回收」意識的宣傳教育;而環保局曾表示快將公佈的《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 (2017-2026)》,至今亦仍未見蹤影,相關工作一拖再拖。近年本澳資源回收的統計數字顯示,由於本澳資源回收率長期偏低,內地收緊進口標準對本澳的影響似乎不大,政府亦似是抱著可以回收就回收、不能回收就送到焚化爐一把火燒曬的心態,但顯然是一種資源浪費,不利於回收業界生存和發展,更不利於本澳的環境保護。


針對上述種種問題,林宇滔稱,內地收緊廢料進口標準短期內勢必令本澳回收行業雪上加霜,但若政府及業界能夠認真應對,坦誠溝通互動,藉內地新規的機遇,尋找和重新制訂適合本澳環境的回收業持續發展策略,未必不能轉危為機。當局除應儘快完成拖沓已久的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以及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推動「回收業設備資助計劃」、「澳門建築廢料管理制度」、「使用塑膠袋的限制」等配套政策的工作之外,亦急需加強公民教育,提高社會對於廢料資源要妥善分類的意識,幫助業界回收到品質更高的廢料,減省後期工序和人資成本。此外他亦建議政府著力拓展環保回收業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如在建築廢料堆填區附近或其他合適地段,劃出一定的土地建設集中處理回收廢料的廠房或場所,讓回收業界可以集中在該處,有足夠的空間將回收到的廢料作初步處理甚至循環利用。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