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郵電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郵電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3月3日 星期日

特許資產公平使用乃電信匯流成敗關鍵 2019年3月1日|訊報

特許資產公平使用乃電信匯流成敗關鍵   
郵電局由二月一日至三月四日期間,就《電信網絡及服務匯流制度》進行為期三十日的業界諮詢,並於上周舉行兩場業界諮詢講解會及一場新聞發佈會。首場的諮詢對象為專業團體、學術單位和政府部門,次場的諮詢對象為電信業界。郵電局劉惠明局長期望透過今次的諮詢,集思廣益、廣納專業意見,為引入匯流服務創設條件,制訂更利好電信市場持續及健康發展的政策,讓市民可以享受更多元化及更優質的電信服務,為業界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不作公開諮詢違指引
不過,今次的諮詢對象僅為業界,公眾根本無法發表意見,電信業作為一個重要的公共政策,當局未有按照《公共政策諮詢規範性指引》作公眾諮詢,確實違返指引要求,筆者實難苟同!不諱言,對於匯流制度發牌,公眾確實未必能夠提供一些專業意見,但作為民生必須的服務,公眾實有權就現時的電信服務提出意見及對未來服務提出要求。
說回文本,公眾或難以明白《電信網絡及服務匯流制度》。但大家在日常生活使用中也會感受到,目前電信業的發展,由過去固網電話、流動電話、互聯網服務、電視傳送均用獨立網絡及設備服務,逐步變成透過互聯網(IP技術),在單一網絡和平台就支援所有服務。即過去我們仍必須在家中撥號上網,但目前大家手機上已可上網,並通過手機通訊軟件,撥打電話、長途電話和視訊通話,且手機上亦可看到電視節目;過去曾極為流行的手機SMS短訊,也早已被Whatsapp、WeChat或Telegram等聊天軟體取代;而目前本澳的公天服務,核心網絡其實也是通過IP技術傳輸;簡單而言,電信服務的分界已越來越模糊。
一牌照可提供所有電信服務
然而,本澳目前電信服務的規管模式,仍是每種網絡技術和服務都需要有獨立的法規及規管方式,營運商需要就每張網絡和服務牌照分開進行競投或申請,並進行有關的投資和建設,營運商也難以推出跨平台的電信服務(例如內地購買互聯絡服務時,可以同時提供固網電話或有線電視服務等),確實阻礙本澳電信服務的多元發展。
故在新的電信法律制度下,我們提出一個跨網絡、跨平台及技術中立的經營及規管環境,對網絡營運商及服務提供者分開發牌規管,打破既有的競爭格局,並視乎情況向有顯著市場力量的營運商施加特定義務,營運商可在新制度下按其自身發展推出多元及新型的電信服務,並可以套裝組合的形式提供,經營更具彈性,與此同時,消費者在享用更先進、穩定的網絡和多元化電信服務的同時,其在服務合同和帳單資訊、服務質素、補償機制等層面上會獲得更全面的保障。
因此,《電信網絡及服務匯流制度》的方向,就是期望革新電信業的發牌制度,今後僅對網絡營運商及服務提供者分開發牌規管,網絡營運商的網絡可用作提供所有電信服務的傳輸網,而服務提供者牌照則可經營任何電信服務,營運商可因應自己需要,單獨或同時申請網絡或服務牌照,按照現時訊息估計,現有的流動、固網及有線電視等,相信都會同時申請網絡及服務者牌照,但本澳道路空間有限、建網成本不菲,相信營運商不會獨立建網,而是會透過共用或租用等方式建立自已的網絡,再提供服務,以減省建網成本和時間。
匯流成敗關鍵在營運商公平使用
因此,匯流牌照制度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能否公平使用網絡,關鍵在於所有服務營運商是否可以公平使用不同網絡營運商的資源,以及是否可以確保互聯互通暢順無阻。
因此,由過去到現在,業界十分關心目前仍由澳門電訊負責管理的政府特許資產,如何能夠公平使用?儘管政府一直強調已有機制“保障”營運商可以公平使用特許資產,但事實上,電信巿場自2011年開放至今,政府的特許資產仍為澳門電信“獨家使用”,未有任何營運商可以共用。此外,澳門兩大固定網約,目前仍僅靠100Mbps的頻寬連接!這正是政府監管業界公平使用政府資產和互連互通的“成果”。
業界人士亦坦言,政府特區資產的公平使用一日沒有取得突破,澳門電訊現時的壟斷性影響力相信很難改變,正如目前本澳有二十家公司擁有互聯網服務牌照,但目前固網寬頻九成份額仍屬澳門電訊擁有,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其他營運者,根本無法公平地以合理費用使用政府的特許資產,即使新的固網商Mtel,儘管其住宅用戶覆蓋已達合同要求的逾九成,但因無法使用或建設大廈內建的網絡,要增加巿場份額困難重重。Mtel毋須租用昂貴專線也如此,其餘近十多家可提供互聯網服務的營運商,單是計算租用專線的成本,根本就不可能提供有價格競爭力的互聯網服務。
專線費用高昂是電信業死結
至於5G服務,由於其傳輸速度快4G十倍以上,意味著營運商需要租用的機站與機樓間的專線頻寬同樣需要大幅增加,在本澳目前專營費用仍因為壟斷價格高昂下,業界確實並不熱衷開始5G服務。
故此,今次政府推動匯流牌照制度,表面上是取消過去固定牌照數目的限制,理論上可以有更多經營者進入巿場,但若當局不打破真正的競爭限制,尤其對政府特許資產的公平使用,以及網絡服務牌照持有人,應該公平對待,包括自己在內所有的服務營運者,否則可能只會如澳門互聯網巿場,開放近二十年,仍然維持假開放、真專營的狀態。
客觀而言,相對於幾年前提出的三網合一,現在匯流牌照可以說成是“N網合一”,實施後,營運商理論上就可以推動5G服務,而不需如過往般等待政府5G發牌競投後才可經營,這個發牌制度在不少鄰近地區早已實行,也確實是完全打破本澳現有的電信巿場格局。但要真正推動電信匯流牌照制度的成功,關鍵是在於真正完善特許資產使用的公平,以反將來網絡營運商同時兼營服務牌照時,有何機制確保網絡營運商對所有服務牌照都公平和劃一價格的使用等,以及確保所有網絡均有合理和充足的互聯頻寬等,都是匯流牌照制度是否能夠推動有效競爭的關鍵。
電信合同應訂最低標準保障消費者
文本亦提及,考慮到過去電信牌照中,均有明確的網絡覆蓋,確保偏遠地區居民均可公平使用電信服務,政府建議將基本語音服務、緊急電話服務、電話目錄和查號服務、公共電話服務(電話亭等)及寬頻互聯絡接入服務等,交由有顯著巿場力量者負責,確保有關基本服務不會缺位。
整體而言,筆者支持電信匯流制度革新的方向,但前提是當局必須認真面對多年來一直窒礙電信業發展的癥結問題──如何打破目前政府特許資產實際上仍“獨家享用”?如何制訂可行政策和措施,確保未來所有的服務牌照持有人,均是以統一公平的條件和價格,使用包括政府特許資產和任一網絡營運商的網絡和設備?
根據諮詢內容,政府亦有意簡化對電信巿場服務費用和價格的監管,加上容許提供跨領域的電信服務(如同時提無供互聯網及電視服務),當局有必要制訂明確嚴格的巿場規則及合同標準,例如簽約最長期限,毁約賠償上限,以及重覆簽約不生效等,避免鄰埠出現不實推銷,令弱勢社群不知情下被簽長約、甚至重覆簽約。
此外,為真正推動有效競爭,匯流牌照運作初期,當局亦必須有機制確保具有顯注影響力的營運商,不會以捆綁和過長合約方式,阻礙新競爭者進入巿場,為巿場開放創造真正的條件。要衡量巿場是否真開放,我們不能單看牌照數目,澳門固定互聯網服務的所謂開放就是一例。更重要是政府應創設機制,令巿場有一定數量擁有一定份額的營運者進行有效競爭。

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電話詐騙網擴大 山頂醫院熱線電話遭2小時密集攻擊

2017/08/03 19:08 | 來源 / 澳亞網   

最近,電話詐騙在澳門十分活躍,不但市民深受困擾,連公共部門都受到影響。山頂醫院稱日前受到長達2小時的密集電話騷擾。有團體代表認為,政府部門應該提早建立應急機制,避免熱線電話的系統受到攻擊,影響正常運作。

山頂熱線電話 2小時密集攻擊

  近日,電話詐騙在澳門履禁不止,市民也防不勝防。受害人數和損失的金錢也不斷上升。司警最新消息顯示,截止到81日共接獲929宗相關舉報,當中造成錢財損失有19宗,共涉及200萬人民幣 17萬港幣,以及37千元澳門幣。但原來不僅市民深受這些詐騙連環call”的影響,就連政府部門也不能倖免。

  根據山頂醫院表示,日前收到疑似假冒出入境事務廳的詐騙電話攻擊時間長達2小時,嚴重幹擾醫院電話系統運作,不過沒對醫療服務造成影響。

團體促訂應急機制 防熱線受幹擾

  對此有團體表示,涉及民防、民生治安以及衛生等政府部門,應該與郵電局以及電信營運商預先溝通一個應急機制,從而快速解決熱線電話遭受長時間的電話騷擾,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籲政府增宣傳教育 提高市民意識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還呼籲,政府應該加強日常防騙宣傳教育,並在固定的地點,例如櫃員機旁邊張貼慎防詐騙宣傳單張,市民也要提高自己警惕性。

  澳亞衛視記者 馮靖欣 葉嘉誠 澳門報道  

2017年7月3日 星期一

林宇滔責互連龜速損MTel客戶利益 市民日報 2017-07-03 P03 | 澳聞

林宇滔責互連龜速損MTel客戶利益  

市民日報      2017-07-03
P03 | 澳聞



      【本報訊】早前本澳兩間固網營運商CTM和MTel的網絡終達成互連互通,惟互連速度僅100M。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直言,有關互連速度根本不是現今社會合理的互連速度,是損害MTel用戶的利益。他批評郵電局現在以「商業行為」為由只從中擔當協調角色,是極不負責任,因政府是有法律權限去要求營運商做好網絡互連,只要有營運商提出現有互連速度不合理,郵電局就應該要主動插手介入協調,最起碼確保用戶的瀏覽能夠順暢。

       林宇滔表示,現時不少本澳的網站,例如政府部門、選舉、教育、銀行等,因穩定性和加密的問題,都會選擇將伺服器設在澳門,且絕大部分都會選用澳門電訊的伺服器。

       澳電互連速度欠合理

       是次CTM和MTel的網絡達成互連互通,但澳門電訊只提供100M的互連速度,林宇滔解釋,這就意味着所有MTel的用戶,都需要共享100M的速度去連接設於澳門電訊伺服器的網站,有關速度僅是1個普通光纖寬頻用戶的連接速度,甚至遠遠比不上目前澳門電訊家居光纖最快的1 Gbps,故100Mbps的網絡互連速度根本不是現今社會合理的互連速度,根本是損害MTel用戶的利益。

        與此同時,如果因為價錢便宜,將來愈來愈多本地網站選擇放到MTel的伺服器,CTM用戶要瀏覽,同樣是所有用戶共用100Mbps的速度,此舉同樣會損害CTM用戶的利益。

       責郵電局沒有做好監管

     林宇滔更批評,郵電局現在以「商業行為」為由只從中擔當協調角色,有關說法是極不負責任,因第41/2004號行政法規《公共電信網絡互連制度》當中有條文列明,所有互連的條件由政府訂定,政府有法律權限去要求營運商做好網絡互連,早於MTel 2013年6月取得固網牌照,政府就應該事先協調營運商網絡之間的互連互通。

        然而事隔兩年半兩家營運商才達成互連,有關當局根本沒有做好監管的責任,且只有100Mbps的互連速度,亦根本不合理,反映澳門固網和電訊服務真正開放,仍有一段距離,電訊營運商亦未能達成真正的有效競爭。

        林宇滔強調,只要有營運商提出現有互連速度不合理,郵電局就應該要主動插手介入協調,郵電局有權去制訂互連的速度,最起碼是應該能夠確保用戶的瀏覽能夠順暢,不應該讓MTel的用戶因為不公平的協議而受到影響。
       他直言,現在電訊事業的監管權重新歸入了郵電局,希望郵電局重新檢視整套電訊監管政策,清清楚楚根據已有的法律去做,推動行業的有效競爭,如果郵電局仍然覺得是次的事件沒有問題,只會繼續破壞自己的威信,將來其他更複雜的電訊只會更難處理。

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

電訊市場有效競爭始能改善服務 市民日報 2017-05-07 P04 | 澳聞

電訊市場有效競爭始能改善服務   

市民日報      2017-05-07 P04 | 澳聞

    【本報訊】早前澳門電訊互聯網大斷網,引起社會再度對現行電訊服務質素的不滿;郵電局局長劉惠明隨後表示,將完善整合現時電訊法例及處理牌照到期,更明言當中會有「大動作」。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當局絕對可以在電訊牌照中增加補償的條款和提升罰則,更重要是形成有效的競爭促使營運商不斷改善服務。他又建議政府委託消委會作為獨立第三方,定期客觀監管電訊營運的日常服務。
    林宇滔表示,公用事業負擔的都是必不可缺的公共服務,相對一般私人企業有更大的社會責任,當服務出現不穩定時,影響比一般企業大,早前政府與電力公司檢討合同時,重新加入補償條款,故他認同政府應在電訊服務合同中加入保障消費者的條款。
    澳門電訊前日宣布向受斷網事故影響的用戶提供補償,林宇滔直言,補償絕對不可能完全彌補客戶受到的損失,本澳互聯網服務是全開放,不是專營服務,現時其實有超過10個營運商提供互聯網服務,部分是提供伺服器或網站服務,行政當局絕對可以增加補償的條款和提升罰則,但單純依靠增加罰則很難完全解決問題,更重要是形成有效的競爭,才能促使營運商不斷改善服務。
    倡消委會當獨立第三方加強監察最近社會不少聲音都認為政府對電訊營運商的監管力度不足,林宇滔認為,電訊服務是否穩定,能否接通都牽涉個人感受,往往出現問題時,營運商反而歸咎用戶的手機軟件出現問題。他建議政府應該委託獨立第三方,定期客觀監管電訊營運的日常服務,香港消委會亦有進行有關監察,故本澳郵電局可以與消委會合作,監督一些消費者沒有辦法證實的項目,例如網絡速度、接通的穩定性等指標,並向社會公布,讓消費者可以根據有關資料和價格選擇營運商。通過客觀第三方的監督和科學調查,可推動營運商更全面改善服務。
    另外,他又批評說,電訊特許資產因涉及專線費用,惟現行電訊特許資產的政策傾斜向澳門電訊。現行特許專營合同中,清楚規定營運商必須要就特許資產所產生的帳目獨立分帳,亦要求每個分帳都要向政府繳交若干百分比的回報金,政府卻沒有嚴格要求澳門電訊作出分帳。
    澳門電訊因沒有清晰分帳,將幾個服務混合為一個帳目,意味有部分服務即使使用特許資產盈利,卻毋需繳交回報金。他強調政府必須依法要求澳門電訊將所有帳目清晰分帳,澳門電訊使用特許資產才能一視同仁,與其他營運商繳交相同的費用,市場方能在公平之下競爭。林宇滔強調,只有清晰分帳,才能知道澳門電訊管理特許資產的維護及使用的真正成本,計算收取其他營運商專線費用的合理性,衡量是否有牟取暴利的可能。

~~~~~~~~~~~~~~~~
想關注更多澳門有用資訊請LikeFacebook專頁:
傳新角度-林宇滔 (Ron)
https://www.facebook.com/LamUTou/
傳新澳門協會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ynergyMacao/
或瀏覽訂閱: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網誌
https://lamutou.blogspot.com/

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

電信局研究流動數據用量上限 市民日報 2013-03-07 P03 | 澳聞

電信局研究流動數據用量上限   

市民日報       2013-03-07  P03 | 澳聞


    【本報訊】電信管理局規管事務處處長譚韻儀、競爭促進處代處長王姍姍、電信標準及技術處高級技術員張小弟昨到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介紹本地流動數據服務的保障措施。會後,中諮委副召集人鄺玉球及委員林宇滔向傳媒表示,電信局稱正透過積極研究本地流動數據上限服務,要求營運商主動提醒用戶的流動數據用量快達標,以保障消費者。
在本地流動數據服務保障設施方面,澳門電訊、和記、數碼通均設有500元上限「封頂」,而中國電訊則只提供內地使用流動數據服務。鄺玉球稱,普遍用戶只是購買1GB、2GB的流動數據服務,但當用戶使用本地流動數據超過上限時,所收到的費用即使有500元上限「封頂」,亦會是用戶原來的收費的數倍。

    有關計劃未有時間表

    故有電訊營運商提出方案,建議以「先通知後購買」的方式,在用戶相關計劃到限時通知客戶是否需要繼續使用流動數據服務;亦有建議當用戶相關計劃用量達八成或九成時作出通知提醒,電信局表示,正透過有關方案積極研發中,委員關注有關計劃執行的時間表,並建議商運商統一提示標準,電信局代表稱,有關計劃仍在研究中,暫未有時間表。
而用戶要向營運商查詢流動數據的帳單時需收取費用,中諮委委員認為既然有電子途徑可以查詢流動數據,營運商不應額外收取有關費用,至於電信局代表回應認為,會創設更多平台讓用戶查詢流動數據用量。

    據了解,2008年本澳的流動數據用量為3萬GB,去年本澳的流動數據用量為264萬GB,近年流動數據用量增幅大,委員關注營運商的服務質素及負載能力,並建議電信局監督營運商,下調有關收費,並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及合理價格。至於網絡覆蓋方面,由於現時本澳的光纖服務只覆蓋新型大廈,委員建議增加舊區覆蓋點,並下調有關費用。

    曾有市民外遊時使用跨域數據服務,回澳後收到10多萬元的「震撼帳單」,由於跨域數據服務不像本地流動數據服務可以「封頂」,為保障消費者權益,電信局自本年1月1日起,規定營運商對新上台的用戶在跨境流動數據服務會預設為關閉,而舊客戶則向自行設置「自動上鎖服務」,有關資訊可瀏覽電信局網頁查詢,委員建議營運商加強向舊客戶宣傳「自動上鎖服務」。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