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石棉建築拆卸兩年零申報 林宇滔質不符實況難釋公眾疑慮 2018年2月20日|澳門日報

石棉建築拆卸兩年零申報 林宇滔質不符實況難釋公眾疑慮   

spacer.gif
早前氹仔有地盤無准照、無安全措施地拆卸石棉,嚇煞附近學校師生、家長。至今,工務局還未公佈對有關地盤的處罰方式。另外,在仍未禁用石棉的澳門,原來局方在過去兩年,都無收到拆卸石棉建築的申報個案。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質疑有關情況與實情不符,指政府應當主動提醒業界落實執行,並加強監管。

促做降塵調查
本年一月,氹仔徐日昇寅公馬路一個地盤清拆時,被揭產生石棉飛絮,對附近的氹仔聖公會中學師生、家長構成健康威脅。事件發酵後,環保局證實工地屋頂的建築材料含有石棉,對周邊範圍進行空氣檢測,則無發現異常。

多日後才進行檢測,事發時的空氣質量情況已無從考究。林宇滔指出,若僅僅檢測當時顯示空氣中沒含有石棉纖維,絕不能釋除疑慮,故坊間要求環保局再做降塵調查。根據當局在網上公佈的檢測結果,工地周邊院舍、學校等,均未在降塵中檢測出石棉纖維。在此情況下,他有感雖不能保證周邊無受到石棉纖維汙染,但可排除高濃度的汙染,家長們可暫時放下心頭大石。

有關工程並沒申請拆卸准照,已被要求停工;而根據《都市建築總章程》,無准照的工程可被罰款一千至兩萬元。然而,工務局在回覆本報有關處罰程序的查詢時,僅表示已發出禁止施工令,完全沒有提到處罰問題。

公佈違拆處罰
在此事件上,林宇滔認為環保局的反應理應更快,不應在事發十多天後才跟進;但該局至少有回應、交代降麈檢測。反觀工務局,則向來聲稱依法辦事,甚少主動向公眾交代,此非積極作為態度,主張當局應向外公佈非法拆卸的處罰,而非不了了之。

無牌拆卸固然無安全保證,但即使有申請拆卸准照,是否代表可相當安全地拆卸石棉物料,且受到監管?據林宇滔瞭解並非如此,他引述業界反映,雖本澳有石棉建築物拆卸指引,但實際上的處理、運送及處置石棉廢物的工作守則,所引用的是香港環境保護署文件。惟香港的指引是建基於其有專業的石棉工程師,無論是石棉處理過程監督、執行的嚴謹性以及後續的廢物處理,有關工程師都為此負責。澳門只是照搬指引,但絕對沒有相關的專業人員確保程序嚴格執行。

本澳若有工程涉拆石棉,完全靠業界自覺向工務局申報,從而通知環保局就相關保護措施提出建議。而工務局回應查詢指,在二○一六年及二○一七年,均無收到拆卸含石棉的建築物申請。

監管巡查施工
林宇滔質疑過去兩年石棉零拆卸,與事實不符,唔好話非法工程,合法嘅拆卸工程有無如實申報?當局有無嚴格跟進處理?我深表懷疑。他猜測,有業界為免麻煩,根本不會向局方申報拆卸石棉物料。本澳有四千六百多幢超過三十年以上舊樓,這些樓宇均有機會使用石棉材料,是否近年都無拆卸過呢?絕不相信氹仔的工程是特例。亦對工務局的巡查力度、施工要求的落實監管持懷疑態度。

他希望工務局、環保局兩部門合作協調,主動提醒建築業界拆卸石棉材料時應採取的措施,協商可行的石棉拆卸執行程序,以及廢料的處理方式,當局更要加強監管。

快速立法禁用
除石棉的拆卸問題外,對於這種可能誘發肺塵病、肺癌的物料,時至今日,本澳仍未如不少國家地區般禁用石棉,甚至可以進口。林宇滔批評,對於禁用石棉此類不存在爭議的問題,本澳亦毫無寸進,只能證明政府在立法上,根本沒跟貼社會及經濟的發展情況,與各項從缺的環境標準一樣,落後非常。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