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4日 星期二

暫住房置換房定位模糊 2018年9月4日|市民日報

暫住房置換房定位模糊 置換房姓私何以政府興建 無心推都更政府交波下屆   

【本報訊】政府正就《都市更新暫住房及置換房法律制度》公開諮詢,有意見指相關法律制度是為「海一居」小業主度身訂造,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直言文本對暫住房和置換房定位模糊不清,當中關鍵和市民關心的細節內容都沒有框架,令市民根本難以討論,例如若置換房出售後便屬私樓,那為何政府要自行興建?他認為是次是只為應付「海一居」小業主而設的諮詢,覺得政府無心推動都市更新,而將問題留給下屆政府解決。

應提供金錢補償與置換房供選擇
政府將有關都市更新的法律斬件立法,行政長官辦公室顧問劉本立曾表示,政府考慮將有部分例如置換房制度先行立法,希望急市民之所急,為暫住房和置換房早日興建,為都市更新創造條件。林宇滔表示,他個人不反對把爭議較少的法律先行立法,但《都市更新暫住房及置換房法律制度》諮詢文本很多關鍵和市民關心的內容都沒有框架,暫住房及置換房定位不清,只提出「阿媽係女人」的內容,令社會很難討論。

他舉例說,諮詢文本提及置換房供應是「非必要性」,即供應量是可有可無,哪為何還要諮詢?政府只是拋出置換房這個概念,對其定位、售價、建築標準、有何購買限制等都含糊,由此看出政府態度「十劃未有一撇」,他質疑「分分鐘起唔成」。倘若置換房不是公屋性質,出售後便成私人樓宇,哪為何要政府興建?如果置換房按市場價格、按市場質量興建和補償,那為何不由私人發展商建造,或用市場上已有的私人樓宇來解決,反而由政府來起?

林宇滔解釋指,世界所有國家地區都更中的「樓換樓」,受重建影響的小業主都不是「一分錢都唔畀」就可以取得新樓,他們只是優先以較優惠價格購買,購買時也會受到一些限制,就如樓層或樓宇面積等;而日後本澳置換房的需求,則要視乎政府未來所提供的購買優惠是否吸引,否則相信受影響業主寧可選擇金錢補償,自行在市場購買現成單位。所以,他認為除了置換房這一選擇方案,應有合理金錢補償讓市民選擇。

受重建影響居民應免費住暫住房
政府諮詢文本提出受樓宇重建影響的業權人可租住暫住房,以及因無法回遷的業權人可購買置換房,暫住房和置換房的租金或售價均會參照市價,社會關注暫住房租金的訂定,林宇滔表示,政府提出的暫住房類似香港的中轉房,為急需安置但又未能即時符合入住公屋資格的受清拆影響人士、火災或其他天災災民提供臨時居所。


他認為有設立暫住房的需要,不過不認同訂立租金,因為安置受重建影響大廈居民是推動都更者的責任,暫住房屬政府所有,政府一方面向入住居民提供租金優惠,一方面又向他們收取租金,除加重行政工作外,明顯當局並沒有考慮到住戶會有欠交租金的風險,「無嘢搵嘢做」,所以建議讓受重建影響的居民免費入住,不用交租金。

2018年9月3日 星期一

鄭鑒康不認同狗場地建蓄水池 2018年9月3日|正報

鄭鑒康不認同狗場地建蓄水池   

【本報訊】土地工務運輸局日前向城規會介紹「狗場規劃」,澳廣視節目「澳門論壇」昨早進行討論。有嘉賓要求政府公開「狗場規劃」的詳細數據,並批評規劃不是很完整、很前瞻地滿足地區需求。也有嘉賓不認同在狗場興建地下蓄水池,亦有嘉賓建議縮減學校區行人空間來增加教育用地。

林宇滔﹕政府應公開狗場規劃詳細內容
近七個月內第五度應邀出席「澳門論壇」的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狗場規劃」由政府招聘的公司製作出來,花了一百四十五萬元及二百零三日,肯定有詳細的內容,政府卻沒有公開。他提出,政府應該向社會公開詳細內容。林宇滔又認為,「狗場規劃」不是很完整、很前瞻地滿足地區需求,只是反映政府的意志,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總好過不醫。

城規會委員李熙爗重申,狗場是興建地下蓄水池的適中位置,能夠有效解決大雨造成的水浸問題。並提出,狗場的地下空間不只足夠興建蓄水池,也可興建停車場和交通樞紐。

筷子基坊會理事長鄭鑒康 (街總常務理事) 不認同在狗場興建蓄水池。因為,這需要花費時間、人力、物力挖掘;也要考慮政府監管不力,大型工程曾出現超時、超資的問題,例如:北安碼頭、輕軌。鄭鑒康又表示,在筷子基北灣對開水域興建蓄水池。因為,這可節省成本。並提出,可在蓄水池上設置停車場、公園、康體設施、兒童遊樂場,也可在那裡興建前往青洲山的通道。


坊眾學校副校長陳家良 (街總副理事長) 表示,社文司司長曾提及在狗場用地興建四間學校,「狗場規劃」卻僅有八千平方米教育用地,應不足以興建四間學校。他提出,縮減學校區的行人空間來增加教育用地。



狗場8,000平方米建四校 學界不滿藍天甫現 又迫沙甸魚 2018年9月3日|力報

狗場8,000平方米建四校 學界不滿藍天甫現 又迫沙甸魚   

逸園狗場退出歷史舞台遺留下來的40,000平方米土地,一時間如久餓的瘦漢遽然得到一頓豐盛大餐,不知如何下手進食;除要不要建地下蓄洪池引起意見分歧外,教育用地只分得「大餅」中的兩成即8,000平方米,但要興建四所學校,在昨日的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中有教育界嘉賓對此表示不滿,認為校區如此擠迫,對學生來說是「另一種辛苦」。

有觀眾直指,為何政府對狗場用地規劃只公布一個方案?連多一個供社會參考的選擇都沒有?資料顯示,目前全澳有裙樓學校17所,是次有幸遷進狗場的學校有四所,雖然有望擺脫常年不見藍天的桎梏,但擠迫如沙甸魚的校區,又豈不是另一種諷刺?

「逸園跑狗場原址土地利用規劃研究」 建議方案工務局上周提出狗場土地利用規劃,建議當中面積約8,000平方米的土地用作教育設施,政府曾提出未來在狗場地段建設四間學校。
論壇嘉賓之一的坊眾學校副校長陳家良表示,8,000平方米土地容納四間學校將會十分擠迫,令學生活動空間不足,希望當局能調整規劃。

擠迫校區的「另一種辛苦」
陳家良續稱,澳門教育界正面臨兩個問題,一個是裙樓學校眾多,另一個是學生人數不斷增加,教育用地不足問題將更加突顯。他指出,澳門一間「有規模啲」的學校,需要2,000多平方米的面積,8,000平方米土地建三間學校已是極限,建四間學校會很擠迫,對學生來說是「另一種辛苦」。他希望可調整現時規劃,增加教育用地比例,例如是否可以縮窄規劃中貫穿校區的2,000 平方米行人區?

有悖「藍天工程」的原意?
所謂裙樓學校,是上世紀中、末葉澳葡政府因應學額急增的臨時措施,學校被四周大廈包圍,故稱裙樓學校。目前全澳仍有裙樓學校17所,學生人數4,000多人。行政長官於2015年公布《2016施政報告》時指出,裙樓學校不利於學生成長,政府正逐步減少裙樓學校的數目,因是之故,社會文化司遂於同年推出「藍天工程」,冀於1520 年內解決裙樓學校,讓學生重見藍天。

地底「大水缸」匯洪流
城規會委員早前就狗場地下空間應否建蓄洪池引起爭議,昨日論壇上嘉賓亦持不同意見。筷子基坊會理事長鄭鑒康認為,筷子基北灣會比狗場更適合興建蓄洪池,建議筷子基北灣興建蓄洪池後,上蓋再興建多層停車場和文娛康體設施,以釋放狗場空間。

城規委員會委員李熙爗則贊成在狗場建地下蓄洪池,認為狗場有足夠地下空間建造蓄洪池及多層停車場。他形容,蓄洪池功能是將「周圍的水匯入一個大缸」,相信建成後能紓緩相關地段500米範圍內的水浸,包括筷子基、紅街市一帶。


林宇滔倡科學規劃
有發言市民認為,社會對狗場用地提出了不同意見,質疑政府為何只?出一個方案;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現時方案直接回應社會各界訴求,形容方案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長遠來說無法解決區內設施不足問題,不算真正有規劃,認為政府應以數據,科學客觀地制定狗場用地規劃,並向社會交代理據。

市民熱議狗場土地規劃 建蓄洪池未有共識 2018年9月3日|濠江日報

市民熱議狗場土地規劃 建蓄洪池未有共識   

【特訊】政府公佈狗場原址土地利用規劃研究,方案建議土地主要用作興建體育、教育、社區及政府設施,不作商業或住宅用途;其中體育設施佔地逾6成半,教育用地約佔兩成,其餘部分將設置社區和政府設施。澳門論壇昨日圍繞相關議題展開探討,有發言市民認為社會對狗場用地有不同意見,政府應提出更多方案供市民選擇和討論。政府提出的狗場用地規劃方案中還包括在學校用地範圍內設行人區,以連接青洲大馬路至白朗古將軍大馬路;有意見則認為應架設高架天橋方便通行的同時,避免再減少教學用地面積。鑑於去年天鴿風災期間筷子基一帶水浸嚴重,附近的地下停車場更因海水倒灌而造成人命傷亡,政府表示考慮保留狗場地下空間,日後作設置如蓄水池等防洪設施之用。

出席昨日論壇的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政府應通過人口普查數據分析人均社區設施面積,再科學規劃狗場用地,並適時舉行公開諮詢。他指出,政府現階段交代的資料不多,方案只是直接回應社會各界訴求,屬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非真正的有規劃,難以真正解決不同的社區設施不足問題。他呼籲政府以數據、科學客觀地制定狗場用地規劃,並向社會交代理據。對於興建蓄洪池,他認為需要先進行科學研究,並檢視本澳多區地下渠網的設計及解決淤塞問題,否則興建蓄洪池亦未能發揮效用。

坊眾學校副校長陳家良表示,狗場規劃利用八千平方米作教育用地,能一定程度改善裙樓學校學生的上課環境,但認為相關面積僅足夠興建3間具規模的學校,若夾硬興建4間學校,只會造成學生另一種辛苦。政府須謹慎規劃裙樓學校搬遷次序,並可於狗場附近興建行人天橋接駁至台山及北區等地,改善學童出行造成的交通壓力。他又建議政府可調整狗場用地的比例,並及早規劃新城A區學校村及收回閒置地,改善教育環境。

是否興建蓄水池未有共識
城規委員李熙爗介紹,狗場具一定的地理位置優勢建蓄洪池,由於其位處低窪地區,鄰近望廈山、青洲山等多個山體,可以收集從高地往下流的水;且狗場土地面積大,以四分一的土地即約一萬平方米興建五米深的蓄洪池,已能容納五萬立方米的水,足夠解決筷子基、紅街市、新橋一帶等低窪地區的水浸問題。又稱不反對在筷子基多建一個蓄洪池,但要研究其可行性及效益。


利用狗場地下空間興建蓄洪池的建議則遭到筷子基坊會理事長鄭鑒康的反對;他認為於筷子基北灣興建蓄洪池更有利排水。至於狗場上蓋,他建議興建多層停車場和文娛康體設施,釋放更多空間予居民使用。

狗場利用方案存疑問 興建四校恐超極限 2018年9月3日|現代澳門日報

狗場利用方案存疑問 興建四校恐超極限   

【本報訊】對於政府提出的狗場原址土地利用規劃研究,建議八千平方米土地用作教育設施,有教育界人士對要建四間學校存疑問,相信建三校已是極限,希望方案仍有調整空間。有團體表示,政府交代的資料不多,方案只是直接回應社會各界訴求,並非真正的有規劃,難以真正解決不同的社區設施不足問題。

政府日前公佈的狗場原址土地利用規劃研究,包括有教育、體育和社會及政府設施用地,並考慮興建地下蓄水池。澳門論壇昨日探討狗場原址規劃研究,有發言市民認為社會對狗場用地有不同意見,政府應提出更多方案給市民討論。對於研究建議當中八千平方米的土地用作教育設施用地,而政府曾提出未來在狗場地段建設四間學校。

坊眾學校副校長陳家良表示,澳門教育界正面臨兩個問題,一個是裙樓學校眾多,另一個是學生人數不斷增加,教育用地不足問題將更加突顯。他指出,狗場用地將可解決一部分裙樓學校問題,但一間較有規模的學校,需要二千多平方米的面積,八千平方米土地建四間學校會十分擠迫,令學生活動空間不足,對學生來說是另一種「辛苦」。相信建三間學校已是極限,希望當局能調整規劃,增加教育用地比例,例如是否可以縮窄規劃中二千平方米行人道。

至於狗場地下空間應否建蓄水池,筷子基坊會理事長鄭鑒康認為,筷子基北灣會比狗場更適合興建蓄水池,建議筷子基北灣興建蓄水池後,上蓋再興建多層停車場和文娛康體設施,以釋放狗場空間。

城規委員會委員李熙爗則贊成在狗場建地下蓄水池,認為狗場有足夠的地下空間建造蓄水池及多層停車場。他形容,蓄水池功能是將「周圍的水匯入一個大缸」,相信建成後能舒緩相關地段五百米範圍內的水浸,包括筷子基、紅街市一帶。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政府交代的資料不多,方案只是直接回應社會各界訴求,並非真正的有規劃,難以真正解決不同的社區設施不足問題。他認為政府應以數據,科學客觀地制定狗場用地規劃,並向社會交代理據。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