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防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防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交貨敷衍 華而不實 唔理用家 林宇滔促檢討工程招標漏洞

交貨敷衍 華而不實 唔理用家 林宇滔促檢討工程招標漏洞   

澳門日報       2016-02-16
A02 | 澳聞 


【本報消息】澳門公共工程超時超支、質量參差,屢被批評,但罵完問題又重複發生。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林宇滔,敦促政府認真檢討招標過程出現的問題,包括承建商施工質量無列入評標分數致敷衍交貨、設計顧問費與工程造價掛鈎致工程華而不實、用家意見無法有效反映至建設部門致問題多多等,盡快改善。

質量參差原因有三
林宇滔表示,湖畔大廈、永寧大廈及望善樓均出現“甩磚潮”,社會質疑偷工減料,但工程業界則指是瓷磚未充分浸水就貼上牆壁,導致黏力不足,認為問題出在工人施工工藝及監管問題。客觀而言,在寒潮下,私人樓宇亦有出現爆磚情況,但絕非像公屋般需大面積重修,為何公、私工程的施工質量經常高下立見?他倡政府必須認真檢討過往十數年的招標過程出現的問題。

他總結有三點原因,首先,超過二百五十萬元的大型公共工程,即使承建商曾有施工不良,亦不會影響其後競投工程,“大型工程超支超期、用家意見均無列入評審標準,承建商建設完就離場、過了兩年保固期就乾手凈腳無曬責任”,承建商及監管公司毋須為施工質素負責,又不影響下次投標,自然缺乏阻嚇力,這是造成公共工程質量差的主因。奇怪的是,現時不超過二百五十萬元的諮詢標工程,承建商過往的施工質素有列入評審標準內,大、細工程兩套做法。

顧問費貴掛鈎工程
林宇滔稱,在“公屋爆磚”事件中,有人反映承建商用價格更昂貴的地台牆,用作張貼牆壁,但“用咁貴的磚貼牆是否合理?是否一件好事?實際上,貴磚的效果仲差過原本的貼牆磚”。直指政府公共工程華而不實,究其原因是現時設計顧問費與工程造價費掛鈎,設計顧問費約佔工程造價的百分之五,若造價更高,設計顧問費亦更高。“假如工程造價由五億翻升至五十億,則設計顧問費亦倍升”,故設計顧問公司負責工程時會傾向“豪華設計”,造成公共工程華而不實。他指政府批出工程前,應自己有估價,而非全由設計顧問公司“話事”,又或者設計顧問費與工程造價應脫鈎。

他說,建設部門負責建設的公園兒童遊戲區的地墊軟膠經常會“起角”,令玩耍兒童跌倒,事因承建商使用內地劣質貨,故兩年保固期內需不停更換,換完又起角,直至民署接手後改用歐洲貴價貨,問題才改善。

多個公園均出現“起角膠”問題,居民屢次投訴,但建設部門依然無在招標書明確規定公園地墊的軟膠規格,這反映用家意見並沒有得到建設部門重視,致問題重蹈覆轍。
屢錯屢犯力迫方改

又如澳門導盲磚經常跣人,尤其天雨後,兒童及長者均曾“中伏”跣低,早前中區社諮委強烈反映下,政府部門終於在培正中學附近更換了防滑導盲磚,“為何力迫下可以找到隻不跣的導盲磚?咁之後招標係咪都用該隻不跣的材料,抑或繼續使用跣人的導盲磚?”再如,公屋居民反映的建設質量問題,建設部門下次是否有改善。

種種例子,均反映建設部門需改善收集用家意見的渠道,並把意見落實到公共工程的建設中。

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促請當局全面檢視導盲磚防滑標準及監督行人道紅磚工程質量 林宇滔 2016-02-03

促請當局全面檢視導盲磚防滑標準及監督行人道紅磚工程質量

林宇滔
2016-02-03

  土地工務運輸局為消除殘疾人士的出行障礙,已落實在新建或重整的公共道路時,全面要求採用無障礙設計,當中包括加設導盲磚,降低斑馬線及步行線前的行人道路沿,方便失明人士及輪椅通行等,本人對此方向是認同和肯定的。
  然而,不少居民向本人反映,由於材質問題,當局近年新舖設的導盲磚每逢下雨時均會十分濕滑,一般行人也十分容易滑倒,更何況是須經常使用導盲磚的失明人士?本人亦不止一次親眼目到有老人家和小朋友在導盲磚上滑倒,幸好並無大礙。
  行人道導盲磚防滑效果極差肯定絕非個別事件,且在澳門和離島均普遍存在,亦有不少居民向當局反映問題,只是當局一直未有重視。為此,就導盲磚防滑功能極差,以及賈伯樂提督街紅磚舖砌質量等問題,本人2014年已去信當局要求處理,獲回覆:“行人道已作維修,相關的導盲磚具有防滑功能,並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廣場用陶瓷磚(GB/T 23458-2009)的要求。"
  不過,據去年十二月工務局和民政總署與本會就本澳行人道防滑設施的會議介紹,當局雖有內部指引要求行人道磚材在濕水情況下,須符合摩擦系數0.5以上的最低安全標準。但據了解,本澳目前沒有明晰統一的公共道路防滑標準,且當局在選用材料和審視承建商提交物料的規格時,只是按承建商提交的技術資料,並參考鄰近地區指引作“文件審批",卻沒有對地磚或導盲磚的實際摩擦系數作出任何檢驗和測試。
  經過中區社諮委的反映後,工務局在去年底已迅速將賈伯樂提督街培正一段的導盲磚改舖成防滑系數更高的導盲磚,且按實際使用觀察,即使下雨其防滑表現仍十分好,證明確有防滑性能更好的導盲磚,只是當局一直沒有重視導盲磚的防滑問題,且在施工和驗修時,從來沒有實地測試其實際防滑效能。
  近日本人亦收到愕街街坊反映,愕街自動扶梯系統和周邊行人道已基本竣工,但因行人道由原來的混凝土變成石地板,街坊指下雨時其防滑效能遠不及原來石屎地,由於愕街相當徒斜,十分擔心下雨天出入時會滑倒,期望當局認真採取措施增加地板的摩擦力,保障街坊下雨天的出入安全。
  為此,本再次人促請當局,應該儘快就本澳地磚、導盲磚及所有道路材質制訂明晰的防滑標準,並要求設計公司和承建商應提供材料樣板作測試,確保其實際防滑表現符合標準才作舖設,完工後亦應作實地的摩擦系數測試,確保其安全性。
  此外,近年當局重整行人道時大量使用澳洲紅磚舖設行人道,本有美化作用,但由於工程質量參差,不少紅磚舖設不久,已出現凹凸不平、“翹起"、甚至鬆脫,行人一不小心就容易跘到。特別是去年底工務局才作維修的賈伯樂提督街培正一段行人路的紅磚,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已出現大面積的鬆脫和“翹起"。本人在此再次促請當局,必須認真查找本澳行人道和紅磚舖砌工程質量參差的真正原因,並採取針對措施對有問題的路段作出全面修整,更要加強對施工時質量的監管,避免新工程再出現同樣情況,避免不斷重覆“小修小補,再出問題,再小修小補"的死循環。















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勞師動眾斑馬線執法無成效 2013-06-16 P02 | 澳聞 | 市民日報

勞師動眾斑馬線執法無成效   


市民日報       2013-06-16
P02 | 澳聞     


【本報訊】治安警察局及交通事務局日前公布,兩部門自今年首5個月,合共錄得386宗車輛在斑馬線不讓行人的檢舉。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林宇滔坦言,車輛在斑馬線不讓行人的情況十分普遍,但根據上述數據即平均每日約只有2.5宗檢舉,他批評當局並沒有定期抽樣執法,反而現時「勞師動眾」派員在斑馬線等人違法並沒有阻嚇性,建議當局定要加強作恆常執法。

對於近期本澳發生多宗行人橫過斑馬線時被撞倒受傷的車禍,當中更有學童死亡,社會廣泛關注斑馬線安全問題。治安警日前聯同交通事務局對車輛在斑馬線不讓行人檢舉,有傳媒質疑警方在意外後刻意「做SHOW」。

林宇滔更評政府「安排好先執法」,當局並沒有定期抽樣執法,反而「勞師動眾」,笑稱,「派一隊team啦,成隊人喺度望住一條斑馬線,跟住就等違法。」(右圖)他批評這種做法與恆常交通警看到有人違法便執法的阻嚇力差距很大,呼籲當局定要加強恆常執法。對於駕駛者的不良駕駛習慣及違反駕駛規則,他認為政府需加強宣傳教育,並持續執法。
為提高駕駛者安全意識,林宇滔認為需切實研究推出扣分制的時間表。

倡推扣分制提高駕駛安全意識他稱,具體操作上,當被扣到一定分數時必須停牌、或被扣到到一定分數時必須上一些教育課程等,這可由社會討論扣分制的操作形式。他強調,必須有機制令考獲執照的駕駛者持續安全駕駛,要有警剔性,並需要加強宣傳防禦駕駛技術,教導司機預測到一些意外可能發生的情況,最大限度避免意外,並提升安全駕駛意識。據他了解,本澳交通事務局有向巴士司機推行防禦駕駛技術,但這只是當局教導巴士司機巴士內部安全技巧,並沒有延伸到複雜道路環境有更多預測環境的情況。

社會有意見指,斑馬線設置在巴士站前方,其他駕駛者或會因被巴士遮擋視線而撞倒行人,本澳是否需檢討斑馬線及巴士站的位置?林宇滔認為當局可因應社會實際需求作出調整,但他認為更重要的是駕駛者要安全駕駛、行人亦要遵守交通規則。他提到,本澳部分斑馬線用料有問題並掉色,當下雨或天黑時,駕駛者看不清是否有斑馬線容易衍生意外,故斑馬線的用料及道路的燈光非常重要。他稱,交通事務局門前的斑馬線試行用反光、防滑等材料,即使天黑或下雨亦會清晰看見,而有關試行已有一段時間,當局為何不普及至全澳?「交局應該去做,整靚條斑馬線唔會有啲咩質疑呀!但唔知點解好似做極都做唔到落去咁樣」,促請當局立即跟進。

時事評論員余榮讓認為,本澳部分地方的斑馬線設置過多或過少,會影響行人或駕駛者安全,建議有關部門及時檢討。他又提到,新巴士服務模式營運後帶動很多人入行,但他們駕駛重型汽車的經驗未必足夠,且在巴士管理安排上,有時司機一程駕駛時間很趕,或會衝斑馬線及交通燈,易生意外。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