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

防災減災規劃被指大幅推遲 林宇滔:過去長期無做好規劃 望新政府加強執行力 2019年11月3日 | 市民日報

防災減災規劃被指大幅推遲 
林宇滔:過去長期無做好規劃 望新政府加強執行力  
【本報訊】政府日前公布《防災減災十年規劃(2019─2028年)》,按照規劃設想,至2023年澳門要進一步優化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到2028年主要防災減災工程和項目基本建成。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直言,有關目標已經是大幅推遲,因規劃中不少工作不是最近才提出,凸顯了政府過去長期沒有做好整個公用事業的規劃和發展,防災基建更只有規劃而不去落實。他希望新一屆政府撇除陋習加強執行力,不能再只想不做,認真按照規劃和目標去開展工作,最理想當然是提早完成各項目標。
林宇滔表示,不反對是次《防災減災十年規劃》的方向,但規劃當中的核心內容和目標,例如各項公共事業的建設和優化,以及擋潮閘、沿岸防洪排澇優化等防災基建,都不是最近才提出,到2028年主要防災減災工程和項目才基本建成,已經是大幅推遲。他指早在多年前政府已提出治水規劃大綱,當年已提出要擴容九澳水庫和黑沙水庫,但工程至今仍未開展;增加高位水池其實同樣是一早應該落實,政府卻從來沒有重視及調撥土地,令有關公用事業配套一直延遲,進一步造成災害期間基建的抵受衝擊性不足。
強化電網應該一早便要執行
林宇滔續說,《防災減災十年規劃》提出強化電網和本地發電量,同樣應該一早便要執行,當年政府卻因內地供電成本較低,一意孤行以內地供電為主,經歷「天鴿」後內地電網卻同樣故障令澳門斷電,政府其實一早應保留本地發電能力,確保萬一出現災害,最起碼維持民生和住宅用電。
擋潮閘等防災基建方面,林宇滔更狠批,擋潮閘最早是2008年「黑格比」後由社會提出,至2015年政府正式提出擋潮閘方案,若果擋潮閘早早落實和建成,即使按過去的標準去興建,已經能抵擋「天鴿」級別的風暴潮,倘前年「天鴿」襲澳時已有擋潮閘,澳門已不會因風暴潮帶來如此大的破壞,然而至去年「山竹」,再到今年,擋潮閘的興建仍然是零進度。
防災基建從來只規劃不落實
林宇滔強調,政府《防災減災十年規劃》提出2023年和2028年等不同目標,都只是當初提出卻一直未有落實的規劃,整份規劃全面檢視了不單防災減災的應對不足,但更加凸顯了政府長期沒有認真面對整個公用事業的規劃和發展,防災基建方面更從來只有規劃而不去落實。
他坦言以特區政府過去的政績,非常擔心規劃中不少防災目標甚至不能於2023至2028年如期達成,希望新一屆政府撇除過去的陋習,尤其要加強執行力,不能再只想不做,必須認認真真按照明確的規劃和目標去開展工作,最理想當然是提早完成各項目標,若果將來能真正落實規劃中的指標和目標,不單能提升澳門的防災減災能力,更能完善澳門整體民防基建和公共事業建設。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