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日 星期四

林宇滔指勿輕率引入外來人口 市民日報 2017-02-01 P01 | 澳聞

林宇滔指勿輕率引入外來人口   

市民日報       2017-02-01   P01 | 澳聞 

    【本報訊】澳門人口密度居全球首位,加上每年龐大訪澳旅客量,令社會要求減輕承載力的呼聲不斷。然而近日政研室竟指本澳「最近人口增長放緩」,被質疑是為增加外來人口鋪路。中區社諮委、時事評論員林宇滔批評說,本澳環境承載力只能承受65萬人口;目前本澳人口達64.7萬人,城市承載力超負荷。他認為澳門人口政策不應追求人口數量,政府現在首要做好本地人才培養,做好2000年後出生澳門人的教育培養,為未來20、30年後人才儲備打好基礎。
    澳門交通、醫療、學校、住屋用地、公共空間早已超負荷,但政研室就「人口政策」認為,為了增加勞動力,澳門人口至2036年應增至75萬至85萬,推算2020年全澳人口將增至71萬。社會批評政府根本無考慮城市的承受能力,最後只會犧牲居民的生活質素。近日政研室竟又說出「最近人口增長放緩,有助減低人口快速增長的壓力」,令人質疑當局又為增加人口,特別是增加輸入外勞鋪路。

    澳門環境承載力超負荷

    林宇滔指出:近年本澳出生率並不低,本地人口總和出生率1.654,雖相對於政研室指的人口總和出生率2.2,即每個家庭平均生育2.2個孩子方符合人口更替,然而全世界沒有一個發達國家可以達到相關生育率,澳門人口總和出生率在鄰近地區算是高的。
    他說,澳門的人口政策不應追求人口數量,根據澳門環境規劃研究,澳門環境承載力受到自然資源限制,到2020年即使有了新城填海區,預計本澳環境承載力只能承受65萬人口。目前本澳人口已達64.7萬人,城市已超負荷。
    他又提到,統計局是根據生活在本地的人數計算澳門人口數量,曾有統計指10萬外勞中有5萬至6萬人居住在澳門,而據2015年現金分享受惠居民數據,當時合資格的永久居民共有60.7465萬人,非永久居民則有6.8231萬人,而60.7萬持永久居民身份證人士中,有10多萬人長居海外,「政府成日話唔夠人,你哋(政府)有無研究過外地住嘅澳門人嘅年齡結構、點解唔喺澳門住?」這些人士隨時可以回澳,而政府又不能拒絕。當局經常強調要吸引外地技術人才來澳發展,政府應首先考慮該批在海外的澳門人士,才再考慮下一波引入外地人才政策。

    首要做好本地人才培養

    林宇滔表示,「靠本地人口始終穩陣過靠外地人口同外勞,近年本澳出生率開始回升,政府現在首要做好本地人才培養,投放資源培養現時還未成長的新一代,而非只着眼於輸入大批外勞,做好2000年後出生澳門人的教育培養,為未來20、30年後人才儲備打好基礎。
他相信,只要隨着本地人口結構優化,提升企業生產力,改變人口密集型勞動市場需求,澳門人口維持65萬人是合適水平,毋需刻意大量增加外來人口。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