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4日 星期六

民政專員作政府居民溝通橋樑 林宇滔:建機制煉青年政治人才 澳門日報 2017-02-03 A06 | 澳聞 | 專訪

民政專員作政府居民溝通橋樑
林宇滔:建機制煉青年政治人才  
 

澳門日報       2017-02-03  A06 | 澳聞 | 專訪 

    社區諮詢組織如何繼續聯繫社區、做好解說工作、推動施政,前社諮委林宇滔認為來自民間團體和地區工作者的參與發揮積極作用,未來非政權性市政機構或相關諮詢組織成員,無論是由委任或有限度的選舉產生,也應具廣泛性,同時要思考透過社區諮詢組織,建立機制培養青年政治人才。
    林宇滔指出,日後非政權性市政機構依託部門運作,又或另設新部門,料仍與民署有密切合作關係。但隨著職能重組,民署很多工作轉移至其他部門,其角色和職能顯然未能代表所有民生問題,但此不妨礙其就衛生、康樂、文化、環保等事務,提供必要性諮詢意見。

尋求改善解決方法

    從社諮會實踐工作看到,民間地區工作者的參與,不僅收集反映問題,也作為政府與居民之間的解說和橋樑,增進雙互信任,尋求互相可接受的改善或解決方法。故此,中間協調“專員”十分重要,若政府能設立事務專員,要求所有部門必須配合、聽取非政權性市政機構的意見下,他相信此機構,可逐步發展為民意反映的平台。

兼職參與成效打折

    對於社區諮詢組織的成員,他認為廣泛性是社會共識,因此無論委任或選舉也須體現這點。坦言澳門青年政治人才的培養可以說是零,有人可能寄望社諮會這平台。作為過來人,他稱自己“湊巧”本職工作和社諮會工作相輔相成,但其他委員絕大部分是“兼職”工作,開會或參觀、外訪等都要付出額外的時間,甚至要請假參與,或多或少影響成效。
    他認為,無論是從推動地區工作又或培養青年政府人才,必須思考建立相關制度;無論委任或選舉,宜設置相關的職權、職能,以至薪酬待遇,才能讓參與者全心投入。
    談到社區諮詢工作的成效,他表示,委員首先要盡力、努力、負責,政府認真聽取意見的態度也十分重要,例如早前政府就各項交通費用調升的諮詢工作,“只講加價,唔講加幅”,怎叫諮詢?如走過場,結果定受社會質疑。他認為這個問題,雙方必須反思,故適當引入選舉模式,可以推動大家更認真去做。
    不過,在現實中,全身投入、“敢砌”兼具溝通技巧以至政治遊說能力的地區工作人士未必很多,市政機構成員若全數通過選舉產生,現階段的條件暫未成熟。(下)

本報記者 羅惠旋

相關文章:
林宇滔:設民政專員解決民生事務 系統協調跨部門工作 提升公僕能力     澳門日報       2017-02-02   A03 | 澳聞 | 專訪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