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駕照互認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駕照互認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

傳新澳門促暫緩駕照互認 提四點理據冀當局詳細交代細節 2018年5月6日|澳門日報

傳新澳門促暫緩駕照互認 提四點理據冀當局詳細交代細節

政府擬短期內簽署內地與澳門駕照互認的協議。傳新澳門協會向行政長官發公開信,基於四點理據,期望政府考慮暫緩協議,先向市民詳細交代細節及政府考量,同時充分接納社會各界聲音,再作決定。

充分接納社會聲音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在信中指出,政府無理忽略調研報告建議。早於二○一三年,政府曾提出《粵澳小型汽車駕駛證互認》的構想,當時同樣引起社會反響。其時特首回應會密切關注社會意見,並以廣大居民利益為依歸作整體考慮,後更委託學術機構進行駕照互認的調研報告。該報告去年底公開,文中建議政府應詳盡介紹計劃內容及公衆諮詢,避免不必要的憂慮及誤解,同時應加入互認條件,包括要完成兩地駕駛規則的課程及限額換證等。

掩十萬潛在駕駛者
然而,交通局卻以報告數據分析和意見內容已不足反映澳門現況為由不採用建議,該會對政府忽視不利意見和數據的做法感到失望,除有浪費公帑之嫌,更無法令市民信服。
林宇滔批評政府以數據誤導民衆,以僅有百餘租賃車輛掩蓋十多萬潛在駕駛者的事實。互認駕照後,每年二千二百萬內地遊客中,有駕照者均可駕駛本澳任何輕型車輛。更重要的是,本澳現時的內地外僱、內地大學生,在互認後祇要有內地駕照就可即時在澳門駕駛。可預見互認後內地人在澳駕駛的情況必大增,且過界司機問題肯定更加嚴重。

過界司機定更嚴重
該會指出,外地駕照在澳意外率高港百倍,絕不能犧牲交通安全換取便利措施。
據統計,香港內地駕照佔當地整體意外率僅百分之○點○五(二○一五年),而本澳去年首十月,涉及非澳門駕駛執照人士的交通意外約九百三十宗,佔本澳整體交通意外高達百分之八。儘管當局未公佈內地駕駛者的比例,但非本澳駕駛者在本澳交通意外的數據比率較香港高出逾百倍計,數字充分表明,收緊外地駕駛者在澳駕駛資格才應是目前急切之舉,政府不應反以此數據作為開放內地互認的理由。

同時,他們主張在零配套下硬推政策,將使區域合作變區域矛盾。政府強調,目前《道路交通公約》的一百一十個成員國家和地區的駕照持有人均可在澳門自由駕駛,但該會認為,上述國家和地區來澳駕駛人數和日數,相對於長期留澳的內地外僱、學生以及遊客來說,必定是小巫見大巫。

意外較港高出百倍

政府近年採取積極措施推動公交出行,卻在互認條文內容模糊、零配套和零應對下,毫無限額地全面容許內地駕駛者即時在澳擁有駕駛資格,這對僅得四百二十七公里道路的澳門交通來說,絕對是極為沉重的負擔及重大威脅。加上兩地駕駛方向、規則和習慣存在極大差異,無任何限制直接在澳承認內地駕照,未來肯定衍生更多無謂和不必要的區域摩擦和矛盾,與區域共融的方向背道而馳。


2018年5月1日 星期二

傳新澳門就駕照互認函特首發表意見 2018年5月1日|市民日報

傳新澳門就駕照互認函特首發表意見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崔世安先生 鈞鑑:近日,內地與本澳駕照互認問題引發民間反對聲浪,面對社會質疑,特區政府未有翔實交代, 長官閣下更於416日以行政命令授權運輸工務司司長,代表澳門與國家公安部簽署《內地與澳門關於互認換領機動車駕駛證的協議》(下簡稱為《駕照互認協議》)。協議現時尚未簽署落實,本會基於下述4點理據,期望 長官閣下考慮暫緩《駕照互認協議》的簽署,先向市民詳細交代有關細節及政府的考量角度,同時充分接納社會各界聲音的反響,再作協商與決定。

一、無理忽略調研報告建議
早於2013年底政府就曾提出《粵澳小型汽車駕駛證互認》的構想,當時同樣引起社會巨大反響,其時 長官閣下回應指會密切關注社會意見,並重申政府會以廣大居民的利益為依歸作整體考慮,後更委託學術機構進行駕照互認的調研報告。該報告最終於去年底公開,文中建議政府應詳盡介紹計劃內容及作公眾諮詢,避免不必要的憂慮及誤解,同時應在計劃加入互認條件,包括要完成兩地駕駛規則的課程及限額換證等。

然而,交通事務局卻以「2014年進行有關駕照互認的研究報告,其數據分析和意見內容已不足反映澳門現況」作為不採用該研究建議的理據,本會對政府忽視不利意見和數據的做法感到失望,不僅有浪費公帑之嫌,更無法令市民信服。

二、數據誤導民眾,用僅有百餘租賃車輛掩蓋10多萬潛在駕駛者之事實
政府指本澳可供旅客租賃之車輛僅有約110架,不會增加本地交通壓力。但事實上,互認駕照後,每年2200萬內地遊客中有駕照者均可駕駛本澳任何輕型車輛。更重要的是,本澳目前11.4萬的內地外僱、1.4萬的內地大學生,在互認後只要有內地駕照就可即時在澳門駕駛,借車或買車均可,根本不用租車!

而現時違規處理罰則亦極輕,外地駕駛者14日後無登記罰則僅300元,超過1年限期亦僅罰款1500元。加上駕駛者只要在接續半年內有3個月不在澳門,或重新批出逗留期,14日及1年限期就可重新計算。如此寬鬆之環境下,可以預見互認後外僱在澳駕駛的情況必會大增,且過界司機問題肯定更加嚴重。

三、便利措施絕不可以交通安全為代價
外地駕照在澳意外率高港百倍現時兩地居民均有途徑考取彼方駕照,若政府旨在便利本澳居民,只須與內地協商和明晰有關程序和手續,免去居民找代辦的步驟,已能大開方便之門,同時,具有合法逗留資格的內地人士現時亦可考取澳門駕照,現行做法對兩地交通安全都是負責任的,更何況在《駕照互認協議》之下,內地駕駛者在首14日不用登記就可在澳駕駛,意味着特區政府連提醒其駕駛規則有差異的機會也沒有,如何保障市民及駕駛者本身之安全?

根據統計,香港內地駕照佔整體意外比率僅0.05%2015年),而本澳在2017年首10月,涉及非澳門駕駛執照人士之交通意外約930宗,佔本澳整體交通意外高達8%,儘管當局未公布內地駕駛者的比例,但非本澳駕駛者在本澳交通意外的數據比率較香港高出逾百倍計,數字充分表明,收緊外地駕駛者在澳駕駛資格才應是目前最急切之舉,政府為何反以此數據作為進一步開放內地互認的理由?

四、零配套下硬推政策,將使區域合作變區域矛盾
政府強調,目前《道路交通公約》的110個成員國家和地區的駕照持有人均可在澳門自由駕駛,但本會認為這110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士中,來澳駕駛的總量和日數,相對於長期留澳逾11萬的內地外僱、1.4萬內地學生,以及每年2200萬的內地遊客來說,肯定是小巫見大巫。

在政府近期採取積極措施推動社會公交出行之際,以及非本地駕駛執照交通意外比率較鄰近地區高逾百倍的情況下,政府竟在互認條文內容模糊、零配套和零應對下,毫無限額全面容許內地駕駛者可即時在澳擁有駕駛資格,這對僅得427公里道路的澳門交通安全,絕對是一個極為沉重的負擔及重大威脅;加上兩地駕駛方向、規則和習慣存在極大差異,無任何限制直接在澳承認內地駕照,未來肯定衍生更多無謂和不必要的區域摩擦和矛盾,與區域共融的方向背道而馳。

長官閣下在施政期間曾多次提及「以民為本」始終是澳門特區政府秉持的理念,在此,本會期望 長官閣下認真參閱上述意見,更開放地汲納民意,更公開透明地交代有關資訊,務必要以公共意志和社會整體利益為依歸,暫緩《駕照互認協議》的簽署,先向市民詳細交代有關細節及政府的考量角度,同時充分接納社會各界聲音的反響,再作協商與決定。

專此函達,順頌鈞安!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 林宇滔




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

無配套強推駕照互認 必然徒添兩地矛盾 2018年4月27日|訊報專欄

無配套強推駕照互認 必然徒添兩地矛盾   


就內地與本澳駕照互認問題,儘管坊間反對聲甚為激烈,但面對社會質疑,特區政府僅以未有具體落實時間帶過,惟行政長官崔世安上周一才以行政命令授權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代表澳門與國家公安部簽署內地與澳門關於互認換領機動車駕駛證的協議。根據過往慣例,授權簽署代表協議已確定,通常數天內就會簽署落實,但當局至今仍未交待詳細的互認安排或協議條款,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仍未簽署正在測試社會最後反應,二是已簽署但怕條款內容引起強烈反彈拖延不公佈。

政府無視自資研究加限額等建議
政府早在二0一三年底已提出《粵澳小型汽車駕駛證互認》,當時已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崔世安當時回應強調,留意社會對互認問題,包括有關兩地人口、面積以至口岸管理等具體問題發表許多不同意見,重申政府會以廣大居民的利益為依歸作整體考慮,並在二0一四年委託學術機構進行《粵澳小型汽車駕駛證互認之社會觀點調查研究》報告。有關報告直至去年底才公開,但政府對報告提出之建議:包括就計劃內容製作詳盡介紹及作公眾諮詢,避免不必要的憂慮及誤解;以及應在計劃加入互認條件,包括要完成兩地駕駛規則的課程及限額換證等。

政府對此的藉口是:「二0一四年進行有關駕照互認的研究報告,其數據分析和意見內容已不足反映澳門現況,故交通事務局不以此作為參考。」再次顯示出交局對不利的意見和數據視而不見的「神邏輯」!

十一萬內地外僱有內地牌即可駕駛
更值得留意的是,四年前的《粵澳小型汽車駕駛證互認》已悄悄更名為 《內地與澳門關於互認換領機動車駕駛證的協議》,單從名稱變化、互換範圍由廣東省擴大至全國,駕照類型亦由最初的小型汽車變成機動車可見,儘管去年政府新聞稿有提及:「駕照互認僅限於輕型車輛的互認」,要知道香港駕照互認包括摩托車及輕型貨車,今次改名是否為逐步開放鋪路,實令人擔心!

當局至今堅持駕照互認不外乎幾個立不住腳的理由:第一,本澳可供旅客租賃車輛僅有約一百一十架,不會增加本地交通壓力。此回應根本是誤導公眾,因互認駕照後,每年二千二百萬內地遊客中有駕照者可駕駛本澳任何輕型車輛,更重要是,互認會令本澳目前十一點四萬的內地外僱、一點四萬的內地大學生,只要有內地駕照就可即時在澳門駕駛,借車或買車均可,根本不用租車,且十四日後即使不登記,罰則僅三百元,儘管登記有一年上限,但過限期僅罰款一千五百元,且只要接續半年有三個月不在澳門,或重新批出逗留期,一年限期就可重新計算。可以預見,互認後外僱在澳駕駛的情況必會大增,且過界司機問題肯定會較目前更普遍!

外地駕照在澳意外率高港百倍
第二,當局指香港二00四年開始實施內地駕照互認至今沒大問題,且已有不少內地居民通過換領香港駕照在澳門駕駛。首先,因內地有傳言內地司機只要換領香港駕駛執照就可全球自駕遊,結果引發每年數萬內地人換領香港駕駛執照。但內地公安部早已澄清說法不正確,而港運輸署亦明確香港駕駛執照持有人必須持有香港身份證才可申請國際駕駛執照。

特區政府卻選擇性忽視內地及港府的官方說法,仍承認內地人士在香港換領的駕駛執照可在澳門駕駛,甚至以此作為澳門應開放互認的理據。據治安警公佈,目前已有二千零七十一宗內地人士通過內地與香港駕照互認制度來澳申請駕駛許可,更令人擔心是,香港內地駕照佔整體意外比率僅百分之零點零五(二0一五年),但治安警指二0一七年首十月,涉及非澳門駕駛執照人士之交通意外約九百三十宗,佔本澳整體交通意外高達百分之八,儘管當局未公佈內地駕駛者的比例,但非本澳駕駛者在本澳交通意外的數據比率較香港高出逾百倍計,數字充分表明,收緊外地駕駛者在澳駕駛資格才是目前最急切!但當局竟敢以此數據作為進一步開放內地互認的理由?實在反智!

兩地居民已可考取對方駕照
第三,當局表示,近年有數千名澳門居民到內地考取駕照,故互認可方便居民內地駕駛;但筆者認為,有需要的巿民大部分已按現有規定,經內地駕駛筆試及體檢獲發內地駕照,若特區政府要爭取便利澳門居民,只要與內地明晰有關程序和手續,免去居民要找代辦已能大開方便之門。而內地人士有需要在澳門駕駛,只要有合法逗留資格,同樣可考取澳門駕照,目前已有一千四百七十三位內地人士考獲澳門駕駛資格。這對駕駛者本身及兩地交通安全均是負責任的做法!況且內地駕駛者不用登記可駕駛,亦令當局連提醒兩地不同駕駛規則的機會也沒有!

即使支持互認的居民亦有向筆者投訴,按當局說法,澳人到內地駕駛需親身到內地申請及體檢,但內地居民不用任何手續就可駕駛,做法根本不對等!情況如同港珠澳大橋,澳門興建三千車位的停車場供香港單牌車在澳門口岸入境前停泊,香港則沒有任何停車位供澳門單牌車停泊一樣,澳門單牌車甚至根本無機會上橋!

零配套互認徒添區域矛盾
最後必須強調,筆者並不反對區域合作,但前提是本澳必須認識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做好做強自身特色在區域發展中發揮優勢。政府一直強調,目前全球有一百一十個國家和地區成為《道路交通公約》成員的駕照持有人均可在澳門自由駕駛,但筆者可以斷言,一百一十個國家地區來澳駕駛的總量和日數,相對於長期留澳逾十一萬的內地外僱、一點四萬內地學生,以及每年二千二百萬的內地遊客,都肯定是小巫見大巫!

正當政府近期採取很多積極措施推動社會更多使用公共交通及減少私人車輛使用,且非澳門駕駛執照交通意外比率較鄰近地區高逾百倍的情況下,政府竟在互認條文內容「唔清唔楚」、「零配套」和「零應對」下,毫無限額全面容許內地駕駛者可即時在澳擁有駕駛資格,這對僅得四百二十七公里道路的澳門,絕對是一個極為沉重的壓力;加上兩地駕駛方向、規則和習慣存在極大差異,只會衍生更多無謂和不必要的區域摩擦和矛盾,與區域共融的方向根本背道而馳!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 林宇滔


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澳門內地駕照互認 當局亮「綠燈」 市民有嘢講 2018年4月24日|力報

澳門內地駕照互認 當局亮「綠燈」 市民有嘢講   

spacer.gif
澳門準備與內地簽訂駕照互認協議,行政長官已簽署行政命令,授權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代表澳門與國家公安部簽署內地與澳門關於互認換領機動車駕駛證的協議。

但澳門與內地駕照互認,素有爭議,坊間擔憂駕照互認後,會加重本澳路面交通壓力,也有人憂慮內地與本澳駕駛文化不同,會引起交通意外,更有勞工界擔憂,駕照互認後會令「過界司機」更為猖獗,有意見建議政府在簽署協議前,先進行公開諮詢,完成法律法規等配套,達致社會共識再行簽署協議。

對於澳門與內地駕照互認,在澳工作多年的港人徐先生以過來人身份直指不看好澳門效法香港。

「我們香港當時的情況就是,他們持內地駕照可能不熟交通情況,引起的交通意外多了,加上澳門本身是路窄,所以這方面澳門都要留意。」

駕駛文化不同引憂慮
市民麥先生則擔心會令澳門交通雪上加霜。「始終內地的交通法例和澳門不同,現時一些機構聘請內地司機。感覺上他們開車與澳門司機文化不同,本來澳門的交通已經擠塞,如果真的互認,再多一批開車文化及態度不同的司機,我擔心會變得更亂。」市民蘇先生稱:「駕照互認當然有好有不好,應該要先考慮安全問題,澳門市民都知道內地人開車比較不守規矩。我本人覺不好的地方比好的多。」

當局應事前諮詢民意
市民吳小姐同樣認為應在社會有共識情況下才推行。「我覺得不是完全不可以,但要諮詢民意,不是只有政府決定。駕照互認不僅涉及兩地的友好關係,還會涉及我們的安全。其實澳門整個交通規劃還需繼續完善,再加一些外來因素,我們就會很疑惑到底將來會不會更差。」

互認是發展所趨也有市民認同
政府與內地駕照互認,陳先生指出,隨著粵澳合作更緊密,兩地交通便利化是大勢所趨,但需要先解決現時道路壓力,又不認同斥責內地司機開車文化。「不要這樣看,我們澳門都很多司機開車很不規矩,不能太偏激單方面去評論對方,先入為主說對方不好,不要這樣。」市民彭先生同樣認同兩地駕照互認,不認為是大問題。「如果我們持國際牌去英國去其他地方開車都是一樣,我們都不熟當地路標等,還是這樣開,一樣而已。」

租車公司:為市場帶來正面影響
宏益汽車租賃服務有限公司經理彭先生就「駕照互認」問題接受本報訪問,表示相信內地與澳門駕照互認可為租車市場帶來正面影響。至於未來會否向當局申請增加出租車輛數量,他則表示,視乎屆時市場實際需要。彭先生介紹,公司現時租車自駕遊旅客主要來自香港及東南亞,可供遊客租賃自駕的車輛有十多部,縱觀全澳三間租車公司,相信總數亦只有數十部。他又指,提供租車服務將近十年,遊客在澳自駕發生意外情況不多,主要是輕微擦損或碰撞,未曾發生嚴重事故。

另外,彭先生建議旅客來澳自駕前,要了解清楚交通規則和路況,量力而行。

交局:互認發澳門駕照

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早前接受記者訪問時稱,政府與內地已達成共識,建議持有本澳合資格駕照本澳居民,可通過申請免試換取內地駕照,並在內地各省駕駛輕型汽車。
持有內地合資格駕照內地居民,只要在澳門合法逗留,首14 日內可免申請手續直接在澳門駕駛輕型汽車,若駕駛超過14 天,則需向治安警察局交通廳登記,有效期為一年。

林衍新稱,內地居民雖可在澳門駕駛,但政府絕不會向內地居民發出澳門駕駛執照。但對於已在內地考取駕駛執照的澳門居民,政府可發給其澳門駕駛執照。至於何時簽署協議,林衍新說,現時正處理有關行政程序,未能回應簽署時間。

施家倫:是互惠互利政策
對於澳門與內地駕照互認,立法會議員施家倫持認同態度,認為這是互惠互利政策,便利於澳門未來參與大灣區發展所需,整體來說符合時代發展趨勢。他亦坦言,實施駕照互認可能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內地駕駛者不熟悉本地駕駛習慣影響道路行車安全、遊客開車數量加重道路壓力,以及變相輸入外地司機情形增加等。綜合來看,政府應針對居民擔心的問題作出處理方法,做好政策實施後的配套,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林宇滔:或引起區域矛盾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接受本報訪問表示,駕照互認如今好像「箭在弦上」,但政府未能回應公眾提出的疑問及憂慮,當局若強推互認,不但無助推進區域融合,甚至可能引致區域矛盾,呼籲當局三思。


他認為,政府對駕照互認可能衍生的龐大駕駛需求並沒有進行相關的評估。當兩地駕照互認後,內地遊客並不限於租賃車輛,而是可以向朋友借車甚至買車。擁有駕駛資格的亦不只遊客,內地僱員以及學生只要擁有內地駕照,同樣可以在本澳合法駕駛。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團體憂免試駕照互認 難保駕駛安全 2017年10月31日|濠江日報

團體憂免試駕照互認 難保駕駛安全   

【特訊】對於交諮會討論內地與澳門輕型汽車駕駛執照互認方案,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澳門與內地兩地居民考取對方的駕照,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如何在對方的地區上安全駕駛,如將來可免試入境駕駛,則難以保障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內地與澳門輕型汽車駕駛執照互認方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坊間意見對於駕照互認出現明顯分化,有意見認為駕照互認是大勢所趨,措施有助澳門居民到內地生活就業;亦有意見憂慮駕照互認增加內地自駕遊數量,將令本澳道路車輛增加,加重道路負荷。林宇滔昨日對此表示,不認為當下有實施駕照互認的迫切性,現時澳門居民考取內地駕照難度不大,有需要者基本上都已經自行考取,實施駕照互認未必真能為市民提供太大便利。同時由於澳門與內地的路況、駕駛環境及駕駛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兩地居民考取對方的駕照其實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如何在對方的地區上安全駕駛。但如果將來實施駕照互認之後,在未經學習之下就直接到對方的地區上駕駛,顯然是難以保障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將提高便捷性建立於降低安全性的基礎上並非明智之舉。

林宇滔又認為,雖然內地近年來在考取駕照難度以及交通法規等方面都在不斷收緊,但在以往已經有一批在寬鬆的考試環境下考取駕照的人士存在,一部分人甚至是通過買證等不法方式來獲得駕照,上述人士的駕駛質素難免與本澳駕駛者有差距,因此在不受考核和限制的前提下就開放予所有內地駕駛者免試入澳駕駛,擔心會出現龍蛇混雜的情況,為本澳路面增加壓力和風險。雖然交通事務局表示近年本澳涉及內地人士的交通意外佔比不足1%,但就沒有公佈內地居民與本澳駕駛者的比例、人均交通意外事故的數量以及有無發生過重大傷亡事故等,在數據的公佈上有似是而非、避重就輕之嫌,亦無法讓市民真正放心。


林宇滔並稱,他個人認同駕照互認是未來大勢所趨,亦不反對內地居民來澳駕駛,但至於具體如何實施,相信在當局的初步構想之上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間。除非將來當局可以公佈更多理據及詳細數據,來說明實施駕照互認的合理性和迫切性,而民意對於駕照互認亦有了明顯改善,否則在現時社會反彈強烈的大環境下,認為是不應強推駕照互認,亦看不到急於上馬的必要。

林宇滔憂駕照互認增意外風險 2017年10月31日|澳門日報

駕駛環境及道路規則不同 林宇滔憂駕照互認增意外風險

    內地與澳門駕駛執照互認舊事重提,再度引起社會討論,意見兩極。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認為無必要,擔心兩地駕駛文化及規則的差異,令到交通意外趨增,相信澳門居民不會接受以兩地互認駕照來換取交通意外或增加的風險。

    理據不明難服衆
    林宇滔質疑當局以參考香港與內地互認駕照多年的經驗後,指互認駕照並不會令交通意外增加的說法。以他所知,很多港人反映互認駕照後,所產生的交通不禮讓及意外情況不少;加上目前有部分內地駕駛者先在香港取得駕照互認,再來澳門駕駛,形成漏洞,過往在澳門發生的多宗交通意外都涉及這批先在香港互認駕照再來澳門駕駛的內地人。

    當局僅表示涉及內地駕駛者的交通意外僅佔百分之一,但又不公佈涉及內地駕駛者的保險索賠等數據,難以說服公衆。

    維持現狀要考牌
    林宇滔不認同互認駕照是大勢所趨,內地與澳門駕駛的實際操作、駕駛環境及道路規則等不同,有必要維持現狀,即需要透過考試來取得當地駕駛資格。


    他個人亦準備到內地考取內地駕駛執照,我見唔到有強烈訴求要求兩地互認駕照,我唔反對區域合作的方向,但我唔接受呢件事,有心到內地發展的年輕人可透過現時途徑考牌,而非以兩地互認駕照來換取交通意外或增加的風險。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