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地區水浸不正常 渠道有否淤塞須交待
繼連續兩月天文大潮期間,內港出現海水倒灌後,廿七日晚上一場豪雨,又令本澳多個地區頓成澤國,青洲、台山、馬場、氹仔波爾圖街、菜園路、路環發電廠圓型地等低窪地區水浸。其中,青洲、台山、馬場等區域水浸水深及小腿,治安警派員採取封路措施,民署渠務人員亦到水浸區域疏理渠道,直至前晚十一時許,青洲一帶水位逐漸退卻。
水浸與天文潮無關
根據氣象局資料,受不穩定西南氣流影響,廿七日晚九時開始,本澳暴雨連場,當局於前晚九時四十五分至昨日凌晨二時發出暴雨警告信號,期間澳門半島錄得約九十一毫米雨量,氹仔一百0七毫米、路環區一百四十一毫米雨量紀錄。氣象局表示,雲雨帶前晚九時先影響澳門半島,隨後逐漸向離島發展,期間錄得每小時雨量紀錄約四十至五十毫米,相較過往最高紀錄的六十至七十毫米,前晚只算相對大雨。
氣象局表示,今次浸得最嚴重的青葱大廈、青洲坊大廈周邊道路未設水位監測站,臨近的化地瑪監測站錄得十三厘米水浸記錄;內港部分地區錄得一至兩厘米積水,新橋光復街站錄得五厘米記錄。
值得留意的是,內港等最低窪地區只有輕微積水,與青洲、台山、馬場海拔相約的新橋光復街站亦只有五厘米水深,且離島雨量更高,黑橋等低窪水浸黑點也沒有出現嚴重水浸。
經筆者翻查暴雨期間的潮高亦不到二點五米,今次水浸明顯與天文大潮影響排水能力無關,是部分地區雨水渠無法及時排走雨水,很可能是渠網疏通保養不力導致渠道淤塞,或個別地區渠網排水的設計能力不足有關。
雖有意見指,今次青葱大廈水浸或與正施工的青茂口岸(即粵澳新通道)工程泥沙淤積有關,但根據傳媒實地採訪所見,地盤沉沙池運作正常,當晚水浸並沒有夾雜大量泥沙,且遠至青洲、台山一帶也有水浸,口岸工程泥沙導致水浸的說法並不成立。
中央渠井早見泥沙雜物
值得留意的是,地盤承建商表示,工程未動工前,曾查看馬路中央渠井,發現內有泥沙及雜物,至今沒有減少,影響排水能力,故當晚雨勢停止後,約半小時才全部退水。
民署回覆電台查詢時表示,何賢紳士大馬路一帶的水浸,相關地區原屬未開發地段,過去雨水能排走,但近年社區發展對舊式雨水渠道造成壓力,加上鴨涌河出水口被河床淤泥阻塞,亦影響管道的排洪能力。就青葱大廈周邊道路水浸,民署回覆媒體查詢時表示,經分析,主要原因與短時間內暴雨量集中有關,原有的排水渠道一時間未能即時應付。然而,根據氣象局紀錄,當晚暴雨期間,每小時雨量紀錄約四十至五十毫米,且澳門雨量較離島更少,對於青洲一帶雨水渠道是否因為沒有恆常清理導致淤塞影響排水,民署並未有正面回應。
外判雨水渠清淤成效差
據筆者了解,近年民署以人手不足為原因,將雨水渠的疏通清淤工作外判,但雨水渠位處地底,社會根本無從監督,僅靠民署自身機制對外判商作出監管,或者觀察暴雨期間會否出現水浸作為指標,憑筆者的記憶,近年暴雨水浸情況似乎愈趨嚴重,一方面意味著民署外判雨水渠疏通工作的監管不力;另一方面,就算由民署自行負責的污水渠清理似乎也不太理想,月前羅利老馬路與俾利喇街污水渠反湧大量穢物需要封路清理就是一例。
為改善台山及青洲區水浸,民署計劃於鴨涌馬路與何賢紳士大馬路交界建造一條長約兩百米的雨水溢流管道至沙梨頭北街,減少雨水經由鴨涌河排放,加強渠網在暴雨及漲潮期間發揮的協同排洪作用,排洪管道網改善工程預計十月開展。
上述工程理論上可增加該區大雨時的理論排洪能力,但理論排洪能否起作用,關鍵是渠網的恆常保養和疏通是否足夠,若地下渠道未有恆常的疏通保養,再多的排水工程也是徒然的。
「天鴿」一周年剛過,大家對風暴潮及水浸仍猶有餘悸,繼內港連續兩個月天文大潮出現嚴重水浸,凸顯本澳防溢工程的缺陷,一次暴雨訊號又再次凸顯雨水渠的淤塞,不少居民不禁要問,特區政府真的汲取了「天鴿」的教訓?災後一年我們在防洪、防浸的工作上,到底有甚麼實質工作進展?
大雨看出地下水道真面目
作家龍應台有一段文字讓筆者記憶深刻──「最好來一場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個小時。如果你撐著傘溜達,一陣,發覺褲角雖濕卻不骯髒,交通雖慢卻不堵塞,街道雖滑卻不積水,表示地下排水系統與都市計劃配合得相當密切,這大概是個先進國家。如果一場大雨使你全身濘泥,汽車輪子陷在路坑裡,積水盈尺,店家的茶壺頭梳漂到街心來,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鍋子撈魚,這大概是個「開發中」國家——它或許有錢建造高樓大廈,卻還沒有心力去發展下水道;高樓大廈看得見,下水道看不見。你要等一場大雨才看出真面目來」。
諷刺的是,有分析預計澳門在二零二零年將成為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地區,但我們現時地下水道和管理維護水平仍停留在開發中國家的水平。值得留意的是,澳門供排水規章規定,下水道的設計僅能抵禦十年一遇的暴雨量,考慮近年氣候暖化導致極端天氣頻繁,有關標準明顯需要提升以符社會期望。
十年一遇排水力要提升
此外,目前本澳地下水道的規劃、建造由工務局負責,但渠道的維護管理、更新擴容則由民署負責,當中分工並不清晰,且權責分散。政府近年一直聲稱投放不少資源重整下水道系統,但不是工程遲遲未開工,就是工程完成後,水浸仍無改善。長遠而言,本澳確需要改革渠務統籌機制,協調跨司部門的協作,前瞻和整體規劃本澳下水道的改造,並且要做好恆常管理和維護。
回歸十九年了,特區政府不單未能治好內港水患,暴雨水浸似乎更越趨嚴重,渠道淤塞或只是表面原因之一,政府官員長年思維「淤塞」,才是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