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

公共醫療檢討勿走錯方向 林宇滔:檢討非澳人士收費 不應增澳居民負擔 市民日報 2017-01-02 P01 | 要聞 | 頭條

公共醫療檢討勿走錯方向
林宇滔:檢討非澳人士收費 不應增澳居民負擔   

市民日報       2017-01-02  P01 | 要聞 | 頭條 


    【本報訊】2017年政府對公共醫療的投放逾81億元,社文司表示會考慮公立醫院收費。中區社諮委林宇滔認為,政府的檢討方向,不應該是增加澳門居民的負擔,現時享受免費醫療人群,未來應可以繼續享受免費公立醫療服務。澳門公立醫院收費標準自1986訂定以來,一直未有作出調整,嚴重不合時宜,導致對非本澳居民收費偏低,他促請當局研究非澳門居民佔用醫療資源的情況及有否出現濫用,同時檢討公立醫院服務收費表,令對非本澳居民的收費更合理。

    中區社諮委林宇滔表示,在上月的施政辯論會,議員只是質疑公共醫療的定位和要求提升服務質素等,並不是要求政府收費。事實上,一般市民到山頂醫院和衛生中心求診,大部分人都要付費,免費的只是個別人士,享受免費醫療的人士包括65歲或以上的長者、學生、10歲以下小童、孕婦、癌症、腎病等長期病患者、經濟困難家庭、公務員和教師。

    醫療投放人均逾萬效果存疑

    他續說,對不同人士,當局亦有不同的收費標準,例如持澳門居民身份證者,需繳付7成醫療費、外僱則繳付100%醫療費,非本地居民需繳付200%醫療費。「由頭到尾公立醫院都是收費,只是個別特定人群是免費。」他質疑,政府研究公立醫院收費,是計劃向現時享受免費醫療的人士進行收費?從善意理解,他希望只是政府官員口誤,社會認同要檢視整個醫療體系和資源投放和產出是否有效率。

    林宇滔表示,2017年政府對醫療的投放是超過80億元,按澳門人口65萬計,平均用於每個居民身上的醫療投入逾萬元,投入不少,即使這樣,居民對澳門醫療仍有諸多不滿,如何善用資源,更好地集中服務好澳門居民是關鍵所在。

    林宇滔認為,現時享受免費醫療人群,理應可以繼續享受免費公立醫療服務外,澳門公立醫院收費確實有需要作出調整,這是因為澳門公立醫療收費較鄰近地區低很多,相關收費標準自1986訂定以來,一直未有作出調整,以致收費嚴重偏低,非常不合事宜。外僱服務澳門,對他們有醫療優惠合理,惟一些非澳門居民,與澳門毫無關係,又佔用澳門醫療資源,即使政府向非澳門居民收取200%的醫療費用,部分收費項目的醫療費用都較鄰近地區低,故有不少非澳門居民來澳就診。

    他強調,政府的檢討方向,不應該是增加澳門居民的負擔,而是應研究非澳門居民佔用醫療資源的情況及有否出現濫用等,再釐定一個合理的收費價格。現時澳門政府除了補貼本地居民醫療費用外,亦要補貼非本地人醫療支出,根據2013年資料,使用山頂醫院婦產科服務的非本地居民孕婦佔22%,「外地人唔係一定要收佢貴,但至少要收回成本」。為此,他促請當局檢討現有公立醫院收費表,令非本澳居民的收費更合理。他說:「係本地人唔覺得特別優惠,但外地人覺得優惠時,就會衍生濫用情況,相信唔係政府樂見,例如現時的婦產科。」過去社會亦曾多次提醒政府作出檢討,可惜當局一直未有重視。

    倡家庭醫生增社區醫療作用

    林宇滔又說,本澳的整個醫療體系,定位和分工不清,導致醫療問題長期被市民詬病,特別專科和急診輪候時間較長,引起居民不滿,他認為可推廣家庭醫生的概念,更好地發揮社區醫療的作用,緩解公私營醫療機構的壓力同時,也可以減少市民的折騰。

    他說,隨着資訊科技發達,有市民生病時喜歡上網尋找資源,惟相關資訊不知真假,有時更令市民產生不必要的擔心,政府現時推動市民在非牟利機構看病,純粹只是為了分流公立醫院病人,當局可研究更好地利用醫療券和推出資助計劃,推動澳門形成家庭醫生體系,相信當居民遇到衛生醫療問題時,例如傷風感冒小病,如果有一個信得過的人給予專業意見,就可以減少對公私營醫療機構的需求。外國一些先進國家和地區就是推行家庭醫生制度,政府也有為私人醫生提供資助,做好第一線分流。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