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

林宇滔質疑空氣監測站難反映實況 即時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時間:2017年01月15日 17:17

林宇滔質疑空氣監測站難反映實況 蘇嘉豪批評氣象局用市民生命較飛


文:論盡採訪組

時間:2017年01月15日 17:17


內地近期霾害肆虐,澳門的空氣污染問題亦引起社會關注。氣象局儀器暨維修處處長羅萬順出席「澳門論壇」時稱,本澳5個空氣監測站的數據會實時上載互聯網,因應社會發展局方會檢討監測站的位置。出席論壇的中區社諮委林宇滔質疑,本澳空氣監測站的選址未能反映本澳空氣質素真實情況。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蘇嘉豪則批評,氣象局隱瞞或誤導空氣污染的程度,是嚴重失職,用市民的生命來「較飛」。另外,亦有意見反映食肆油煙無監管,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林宇滔指出,所謂的「路邊監測站」其實是縮進水井斜巷,與真正的「路邊」仍有一段距離,而且,中央公園、澳北電站的空氣已經相比起其他住宅區要好,但氣象局卻將兩個地點列為「高密度住宅區」。他質疑5個空氣監測站的選址不夠代表性,未能真正反映空氣質量情況。

林宇滔表示,澳門空氣污染的情況一定程度受內地霾害所影響,但亦有自身的問題,例如尾氣排放等等。他說,台灣有科學模型可以分析到大氣中的污染物有多少是來自外地,澳門應該引進技術,掌握有關數據,讓社會知道內地污染對本澳的影響程度。

氣象局局氣象局局長馮瑞權早前表示,澳門近期的灰濛天氣是「煙霞」,內地霧霾吹不到澳門。後來又改口稱,澳門受內地污染物影響有限,本澳污染主要來自汽車尾氣。蘇嘉豪批評馮瑞權身為局長,前言不對後言,難以讓公眾信服氣象局有專業能力把好關。他說︰「隱瞞霧霾和隱瞒疫情都一樣會搞出人命」。內地的霧霾吹到來澳門不是氣象局的責任,但是隱瞞或誤導空氣污染的程度,就是嚴重失職,用澳門市民的生命來「校飛」。蘇嘉豪又批評環保局多年來無所作為,以致環保立法嚴重滯後。


山頂醫院肺科專科醫生羅奕龍呼籲有慢性疾病的市民,在空氣質素差的日子,減少戶外活動,如果要外出可配戴阻隔微細污染物的口罩,減少對身體的影響。他說,一般外科手術用的口罩僅能阻隔飛沫,要有效阻隔PM2.5需要戴N95口罩。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