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醫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醫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1月9日 星期二

山頂醫院擬調雙非孕婦分娩費 林宇滔認同調整醫療收費標準 2018年1月9日|力報

山頂醫院擬調雙非孕婦分娩費 林宇滔認同調整醫療收費標準   

spacer.gif
山頂醫院計劃今年初調整雙非產婦分娩服務收費。衛生局副局長、山頂醫院院長郭昌宇早前表示,調整收費主要是考慮人員薪酬、成本,先以婦產科為切入點考慮,估計在今年初有最後決定。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接受本報訪問時認為,調升雙非孕婦分娩服務收費有一定必要性,對本地居民並沒有影響。

林宇滔稱,30年來澳門公立醫院收費標準一直未有調整,以致對非本澳居民收費偏低,故有不少非本地人來澳就診,所以他認為有必要重新檢討現有公立醫院服務收費標準,避免出現非澳門居民佔用醫療資源的情況。


澳門公立醫院收費標準自1986訂定以來一直未有作出調整。現時公立醫院的收費標準,除了個別特定群體是免費外,持澳門居民身份證者,需繳付70%醫療費、外僱則繳付100%醫療費,非本地居民需繳付200%醫療費。林宇滔稱,即使政府向非澳門居民收取雙倍醫療費用,但整體而言部分收費的醫療費用都較鄰近地區低,導致不少非澳門居民來澳就診,根據2013年資料顯示,使用山頂醫院婦產科服務的非本地居民孕婦佔22%。林宇滔指澳門現時婦科收費偏低,導致不少外僱及雙非孕婦來澳使用分娩服務。即使扣除補貼後,也要補貼非本地人醫療支出,所以必須要檢視醫院的收費體系是否符合現時社會的情況,並要確保非本地人用者自付的原則,不應該增加澳門居民的負擔。

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

冀加強宣傳指引 完善醫療服務體系 濠江日報 2017-06-25 B07 | 澳門新聞

冀加強宣傳指引 完善醫療服務體系   

濠江日報   2017-06-25  B07 | 澳門新聞

       【特訊】本澳近期揭發多宗醫護場所違規的情況,如包生仔吸引內地人接受輔助生殖技術,藥房賣假藥等,衛生當局也表示這會影響本澳醫療形象。對此,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認同當局加強打擊和嚴懲違規操作的醫護場所及人士的措施,同時希望當局能夠加強和廣泛地宣傳有關的法律指引,並對正規願意接受監管的衛生護理服務場所有一個適應性的過渡期。

       林宇滔表示,衛生局近期加強巡查和打擊違規操作的醫療場所,揭發多宗醫護場所涉嫌違規操作,反映了相關的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他認為,醫療服務牽涉到市民生命和健康,當局需要嚴格監管醫療服務市場的運作,加強打擊違規行為。而針對提供醫學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場所,林宇滔指,當局於1999年所設立的法律制度中,只是簡單對相關的技術作出了方向性及整體性的大致說明,但並無制定具體的操作指引。而過去十幾年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市民對醫學輔助生殖技術有了一定的需求,但由於當局沒有適時作出有關的指引,導致社會上衍生出許多的“灰色地帶”。

     直至本年5月,衛生局才對外公佈《關於使用醫學輔助生殖技術的指引》,要求提供醫學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的醫療場所及人士,應預先向衛生局申請許可。他認為,目前確有部分的衛生護理服務場所存在不規則情況,但他希望當局能對正規願意接受監管的衛生護理服務場所有一個適應性的過渡期,同時廣泛地宣傳有關的法律指引,適時阻塞法律漏洞,以完善醫療服務體系,杜絕違規情況,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

公共醫療檢討勿走錯方向 林宇滔:檢討非澳人士收費 不應增澳居民負擔 市民日報 2017-01-02 P01 | 要聞 | 頭條

公共醫療檢討勿走錯方向
林宇滔:檢討非澳人士收費 不應增澳居民負擔   

市民日報       2017-01-02  P01 | 要聞 | 頭條 


    【本報訊】2017年政府對公共醫療的投放逾81億元,社文司表示會考慮公立醫院收費。中區社諮委林宇滔認為,政府的檢討方向,不應該是增加澳門居民的負擔,現時享受免費醫療人群,未來應可以繼續享受免費公立醫療服務。澳門公立醫院收費標準自1986訂定以來,一直未有作出調整,嚴重不合時宜,導致對非本澳居民收費偏低,他促請當局研究非澳門居民佔用醫療資源的情況及有否出現濫用,同時檢討公立醫院服務收費表,令對非本澳居民的收費更合理。

    中區社諮委林宇滔表示,在上月的施政辯論會,議員只是質疑公共醫療的定位和要求提升服務質素等,並不是要求政府收費。事實上,一般市民到山頂醫院和衛生中心求診,大部分人都要付費,免費的只是個別人士,享受免費醫療的人士包括65歲或以上的長者、學生、10歲以下小童、孕婦、癌症、腎病等長期病患者、經濟困難家庭、公務員和教師。

    醫療投放人均逾萬效果存疑

    他續說,對不同人士,當局亦有不同的收費標準,例如持澳門居民身份證者,需繳付7成醫療費、外僱則繳付100%醫療費,非本地居民需繳付200%醫療費。「由頭到尾公立醫院都是收費,只是個別特定人群是免費。」他質疑,政府研究公立醫院收費,是計劃向現時享受免費醫療的人士進行收費?從善意理解,他希望只是政府官員口誤,社會認同要檢視整個醫療體系和資源投放和產出是否有效率。

    林宇滔表示,2017年政府對醫療的投放是超過80億元,按澳門人口65萬計,平均用於每個居民身上的醫療投入逾萬元,投入不少,即使這樣,居民對澳門醫療仍有諸多不滿,如何善用資源,更好地集中服務好澳門居民是關鍵所在。

    林宇滔認為,現時享受免費醫療人群,理應可以繼續享受免費公立醫療服務外,澳門公立醫院收費確實有需要作出調整,這是因為澳門公立醫療收費較鄰近地區低很多,相關收費標準自1986訂定以來,一直未有作出調整,以致收費嚴重偏低,非常不合事宜。外僱服務澳門,對他們有醫療優惠合理,惟一些非澳門居民,與澳門毫無關係,又佔用澳門醫療資源,即使政府向非澳門居民收取200%的醫療費用,部分收費項目的醫療費用都較鄰近地區低,故有不少非澳門居民來澳就診。

    他強調,政府的檢討方向,不應該是增加澳門居民的負擔,而是應研究非澳門居民佔用醫療資源的情況及有否出現濫用等,再釐定一個合理的收費價格。現時澳門政府除了補貼本地居民醫療費用外,亦要補貼非本地人醫療支出,根據2013年資料,使用山頂醫院婦產科服務的非本地居民孕婦佔22%,「外地人唔係一定要收佢貴,但至少要收回成本」。為此,他促請當局檢討現有公立醫院收費表,令非本澳居民的收費更合理。他說:「係本地人唔覺得特別優惠,但外地人覺得優惠時,就會衍生濫用情況,相信唔係政府樂見,例如現時的婦產科。」過去社會亦曾多次提醒政府作出檢討,可惜當局一直未有重視。

    倡家庭醫生增社區醫療作用

    林宇滔又說,本澳的整個醫療體系,定位和分工不清,導致醫療問題長期被市民詬病,特別專科和急診輪候時間較長,引起居民不滿,他認為可推廣家庭醫生的概念,更好地發揮社區醫療的作用,緩解公私營醫療機構的壓力同時,也可以減少市民的折騰。

    他說,隨着資訊科技發達,有市民生病時喜歡上網尋找資源,惟相關資訊不知真假,有時更令市民產生不必要的擔心,政府現時推動市民在非牟利機構看病,純粹只是為了分流公立醫院病人,當局可研究更好地利用醫療券和推出資助計劃,推動澳門形成家庭醫生體系,相信當居民遇到衛生醫療問題時,例如傷風感冒小病,如果有一個信得過的人給予專業意見,就可以減少對公私營醫療機構的需求。外國一些先進國家和地區就是推行家庭醫生制度,政府也有為私人醫生提供資助,做好第一線分流。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林宇滔:資源分配不均 輪候時間過長 推廣家庭醫生 2016/11/22 19:11 | 來源 / 澳亞網

林宇滔:資源分配不均 

輪候時間過長 推廣家庭醫生

2016/11/22 19:11 | 來源 / 澳亞網



林宇滔說,今天議士論事環節也繼續和大家探討下澳門醫療的問題,嘉賓是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 林宇滔,他表示,本澳的整個醫療體系,定位和分工不清,導緻醫療問題長期被市民詬病,他認為可推廣家庭醫生的概念,更好地發揮社區醫療的作用,緩解公私營醫療機構的壓力。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