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林宇滔:減灰色地帶 避免發展商反指政府批則慢 溢價金計算透明利社會監督 市民日報 2015-10-18 P01 | 要聞 | 頭條

林宇滔:減灰色地帶 避免發展商反指政府批則慢
溢價金計算透明利社會監督   

市民日報       2015-10-18   P01 | 要聞 | 頭條



     【本報訊】近期先後有多個土地發展個案備受社會關注,包括「海一居」土地批租期即將屆滿,發展商反指政府批則慢,以及漁翁街工廈以較低的溢價金轉成商住用途。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林宇滔促請工務局,應更公開各項土地資訊,包括每個項目所參照的溢價金計算系數、溢價金以那條街道去計算,以及公布項目入則的日期,以接受社會的監督,減少灰色地帶之餘,亦避免發展商反指政府批則慢。
     林宇滔表示:政府於2011年推出工廈活化計劃,惟其性質只鼓勵將工廈拆重建成住宅,故該計劃的名稱與實質內容不相配,但《土地法》中有條文容許工廈土地重新利用,即使沒有工廈活化計劃,工廈亦可申請更改土地用途。

工廈轉住宅方向合理

     他直言隨着社會的變遷,合理將工業大廈換轉成住宅,增加居民的居住空間,同時將鄰近民居的工廈轉成住宅,亦可減少對居民的滋擾,故他個人認同工廈活化計劃的方向;但另一方面,政府推出工廈活化計劃後,即時令工廈租金飆升,故有關政策的效果可謂好壞參半。雖然工廈活動計劃的期限已經屆滿,但對於已經空置和鄰近民居的工廈,的確應該改建成住宅,長遠在規劃上,本澳亦應劃出一個集中的區域作為工業區。
      林宇滔又提到,是次工廈活化另一爭議較大的地方,是兩個同樣由工廈土地轉成商住用途的個案,出現溢價金相差逾倍的情況。工務局解釋因兩個項目建築計劃獲核准日期不同,漁翁街的項目採用2011年的溢價金計算,氹仔永誠街的項目則以2013年的溢價金計算。

溢價金計算日期應明確

     他指過去社會一直質疑溢價金的計算沒有規範,其實溢價金的計算有一套公式,是建築的價值、預計的售價,減去成本再及特別負擔,再乘利潤百分比的系數,問題是有關計算系數每隔一段時間會作出調整,例如政府先後於2007年、2011年10月底、2013年12月中旬修改溢價金的計算系數,即使同一時間申請的項目,採用新、舊的計算系數得出的溢價金,亦可相差數倍。故他促請政府應訂出具體每兩年更新一次溢價金的日期,亦免卻社會質疑政府特別遷就某個項目申請後,才調整溢價金。
     另一方面,溢價金的計算亦牽涉所在地,但不少土地同時位處兩至三條街道,每條街道有不同等級的價值,故當中可能存在灰色地帶,政府亦應公開標明不同土地的溢價金以那條街道去計算,減少社會的質疑。
     此外,林宇滔指項目的入則時間,亦衍生「海一居」問題和閒置土地等問題,發展商總是指政府批則慢拖慢工程進度,基於每個土地都有嚴格的發展限期,希望政府亦一併公開項目入則和批則的時間,一方面接受社會的監督,亦避免發展商反指政府批則慢,減少爭拗。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