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

財儲回報低 投資宜設基準目標 澳門日報 2017-04-25 A10 | 經濟

財儲回報低 投資宜設基準目標   

澳門日報      2017-04-25   A10 | 經濟    

    【本報消息】金管局早前公佈,去年政府財政儲備資產總額初步統計為4,387億元(澳門元,下同),年度回報率0.8%,較一五年的0.7%年度回報率有所提高。傳新澳門理事長林宇滔表示,扣除通脹後實際回報率為負1.5%,運作並不理想,建議政府參考香港每年設定基準目標,讓公眾評核投資表現能否優於預期目標。

    林宇滔表示,一六年度財政儲備回報中,貨幣利息盈利逾27.3億元,債券賺近31.6億元,但股票虧損近5億元,外匯更勁蝕約20.7億元。換言之,4,387億元儲備,僅錄得33.1億元收益。反映的是,越需要財技的投資均虧損,是很不專業的表現。現時政府聘請投資經理採用固定費率方式,欠缺激勵性,方式值得檢討。

    根據資料顯示,香港由九四年至一六年的複合年度投資回報率達4.8%。香港去年財儲回報率為1.8%,較澳門理想。澳門去年財政儲備年度回報率為0.8%,去年澳門通脹為2.3%,扣除通脹後實際回報率為負1.5%;一五年回報率為0.7%,扣除通脹實際回報率是負數。
外儲投資低於通脹他指出,澳門九九年回歸至一六年,外匯儲備投資年均回報率為2.5%,同期年均通脹率約為2.6%,外匯儲備投資回報率均低於通脹。澳門一二年起建立財政儲備制度,財儲一二至一六年投資年均回報率為1.6%。

    香港的財政儲備投資,每年都會設定基準目標,因應市場情況,分析可承受風險而制定的基準目標,甚至對香港金管局聘用的每位投資人,都設有目標,政府可因應設定目標和回報率,評核投資人或投資機構表現,才是客觀標準。

    澳門一直無承諾任何基準目標,政府應參考這方式,客觀科學設定每年的目標,以便向公眾交待。投資必定存在風險,可以理解,但設定基準目標,才可掌握回報是否優於預期,以此衡量表現。政府現時聘用相關投資人亦欠缺標準,建立體系作監督。

澳門日報      2017-04-25   A10 | 經濟    



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互聯網牌照定期更新續約合同 林宇滔冀第三方公佈服務表現 澳門日報 2017-04-21 A06 | 澳聞

互聯網牌照定期更新續約合同林宇滔冀第三方公佈服務表現   

澳門日報       2017-04-21   A06 | 澳聞

     【本報消息】對於郵電局提出,未來在特許經營合同中,加設保障消費者權益規條,傳新澳門理事長林宇滔表示,認同政府的方向,但針對互聯網服務的牌照,並非特許經營合同,故可通過定期更新續約時加入規條。澳門電訊○三年發出互聯網牌照,法規要求最長五年續約一次,故最快明年就可加入有關條款,毋需等待特許合同檢討。
     林宇滔稱,CTM斷網事件應該全面檢討,CTM解釋由於系統缺陷導致今次故障,系統故障難以避免,但後備系統未能發揮作用就是問題,電訊公司必須檢討和向公眾交代,並應該根據法律作出處罰,參考過去經驗,營運商應該作出折扣回贈予用戶。

    欠缺有效應對措施

今次事故發生後訊息混亂,令居民不滿更劇烈,營運商最初指二十分鐘已恢復服務,其實事故拖至幾句鐘,直至晚上十一時許才分批放行,反映欠缺有效應對措施,應變機制不足。
    現時電訊營運商都有不定時網站公佈服務表現報告,但由於是電訊商自行公佈,相信未必完全反映事實,政府應該定期委託第三方就營運商的覆蓋、接駁、客戶服務、服務回應等,讓公眾知悉不同公司的服務差異,促使電訊公司服務優化。除了定期公佈服務表現外,亦應該盡快於網站上載事故原因,現時營運商往往將幾宗事件簡單表述,公眾難掌握實際情況。

    監督特資獨立帳目

最終政府應該推動市場競爭,本澳回歸初期起已有近二十家營運商提供互聯網服務,但時至今日,現時市場依然“一家獨大”,寡頭壟斷情況依然嚴重。再者,倘若其他服務商如果要提供互聯網服務,都要向CTM租借,同為營運商必然將租借費大幅調升。

因此政府應該監督CTM將特許資產獨立賬目,CTM自己使用特許資產都應該要付費,此舉可清晰交代因為特許資產令CTM得到哪些盈利、費用,現時賬目並無獨立分開,難免令市場認為收取價格並不合理,從而推動互聯網相關服務競爭。 



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促徹查六國飯店立面消失之迷 林宇滔批政府回應顧左右而言他 即時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時間:2017年04月20日 21:21

促徹查六國飯店立面消失之迷 林宇滔批政府回應顧左右而言他

文:論盡採訪組

時間:2017年04月20日 21:21



法定文物六國飯店的立面被發現已基本被拆卸不見,令外界質疑當中有違反《文遺法》,文化局早前則回應稱,是殘舊剝落不是拆除。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文化局和工務局近期都回應都顧左右而言他,「答得唔清唔楚」,認為事件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需要徹查,政府有責任將自己掌握的事實向公社會交代。公眾若果拍攝到拆除的相關資訊,亦可向相關部門檢舉。他更擔心,有法律保障的文物都可以損毀到如此狀況,還未列入文物清單的歷史建築的處境則更危險。

文化局,2014年發現六國飯店外部牆體「進一步惡化」,已主動要求業權人恢復六國飯店的立面原貌,還原建築藝術價值特色。有關計劃已入則工務局。林宇滔認為,有關回應相當含糊,「進一步惡化」,到底是殘舊剝落,還是被人為拆除,文化局應該對文物保存狀況有存檔,相信可以查證核實。「如果有人為破壞,文化局有否開立卷宗?所謂的「惡化」,初步判斷是純粹殘舊,還是人為拆毀?如果是人為拆毀,有否通知工務局作出處理呢?」再者,從2014年到現在,颱風都打過幾次,正常建築物都會受損,為何修復工作要拖這麽久呢?

再者,《文遺法》規定拆毀文物建築的處罰亦很重,若是自然人可被科澳門幣100萬元至500萬元罰款;若是法人則可被科澳門幣250萬元至1,500萬元罰款。林宇滔質疑︰「到底當日的卷宗,文化局有無行處罰程序?法律是寫得好清楚,為何法定文物都會淪落到今時今日的田地?」他認為事件需由從頭到尾徹查一次,並向公眾清楚交代,將來才可避免重複犯錯。



另外,政府過去曾對對全澳超過100幢建築進行不動產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其中70幢已完成普查,有十幢則已完成了文物評定程序。林宇滔擔心,這些歷史建築還未被啟動文評程序,沒有任何保障,「納入清單的都已經搞成咁,冇納入清單的就更加危危乎!」再者,政府早年公開諮詢《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後就沒有下文,「政府本身有無依照法律精神保護所有文化遺產呢?恒常的保養計劃亦都無公佈過,咁點樣可以令公眾覺得政府是有心保護好這些文化遺產呢?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