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東線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東線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3月16日 星期五

至IN澳門 輕軌連接關閘至氹仔 議員促東線盡快落實 2018年3月16日|頭條日報

IN澳門 輕軌連接關閘至氹仔 議員促東線盡快落實   

spacer.gif
澳門輕軌打造多時波折重重,特首崔世安日前表示,有信心輕軌氹仔段在一九年順利開展運作。輕軌工程將近埋尾,何時可紓解澳門半島路面壓力,掀起各界關注。有立法會議員及團體認為,輕軌東線有效疏導關閘口岸旅客,減輕市區路面壓力,促政府加快步伐。

《東周刊》報道,澳門市民對輕軌落戶澳門半島感覺矛盾,一方面期望輕軌能解開交通擠塞死結,但又憂慮相關工程帶來長期困擾。有見及此,當局早前提出新規劃,因應澳門關閘到氹仔的人流需要,將暫緩興建深入澳門半島民居的澳門段工程,短期內會研究一條全長七點八公里,連接澳門半島關閘、新城A區及氹仔北安碼頭的「輕軌東線」。

搶先興建輕軌東線的消息,獲不少居民贊成,以剛過去的春節黃金周假期為例,訪澳旅客人次超過九十六萬,較去年上升百分之六點五。交通事務局雖早已作出應變,由年初一起暫停使用關閘廣場東側的路面巴士站,但發財巴士站仍然連日打蛇餅,令更多市民希望贊成搶先興建的提議。

澳門立法會議員梁孫旭指,當年輕軌第一期澳門段進行諮詢時,不少居民都擔心工程為該區帶來影響,對走線出現極大分歧,是導致工程延誤的成因之一;反而新規劃下東線途經之地現時未有居民反對,對道路的影響減低,故贊成以先易後難的方式,令輕軌逐步落戶澳門半島。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亦認同輕軌東線必須優先興建,並要與其他基建同步進行,「第四條跨海大橋已經落實要起,都是經新城A區去氹仔,既然地點一樣,當然是一齊起最能減低成本,增加效益。」


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交諮委支持建輕軌東線 連接關閘新城A區與北安 2018年1月23日|力報

交諮委支持建輕軌東線 連接關閘新城A區與北安   


輕軌澳門段是否興建一直未有定案,運輸基建辦公室主任何蔣祺早前在立法會會議回應議員口頭質詢時,首次透露政府短期內會考慮開展輕軌東線研究,由關閘經過新城A區連接氹仔北安碼頭,東線或更會緊接於石排灣線後興建。

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梁世權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支持輕軌東線建設,他認為早前輕軌澳門半島線多個方案皆有不同阻力,現時提出東線方案與興建中的新城填海A區一起納入規劃,對居民及路面交通影響相對較小,預計阻力也會較小。建成後的輕軌東線,將有助於連接各口岸,疏導及分流旅客,對本澳市民而言,亦多一種便捷出行選擇。

發展需大局意識 應急起直追梁世權稱,政府提出研究輕軌東線方案,但未曾表示早前的其他線路不會興建,相信會一步一步、先易後難解決問題,優先建設東線進而將線路鋪伸至居民區,加上澳門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周邊城市積極打造「一小時生活圈」,澳門「大家商討條線行左行右」,爭拗下去只會令澳門落後太多,發展需要有大局意識,澳門應該急起直追。

他又稱,澳門繁忙時段跨海交通向來是有待解決的難題之一,未來研究輕軌東線方案時,如何將新城填海A區與北安碼頭接駁亦是難題之一。第四條跨海通道將貫穿新城填海區A區至E1區,若能與之共用跨海交通,相信將會大大節約時間。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接受本報訪問時亦表示,不反對東線方案,認為若政府目前未有決心落實爭議較大的澳門段,東線也不失為一個「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他認為東線由氹仔北安碼頭途經新城A區連接關閘是目前最簡單、效益卻是最低的方案,因現時新城A區仍未發展,途經站的服務人次一定不及行走澳門半島西面。

「第四大橋」無預留輕軌空間林宇滔認為,東線現時最大問題是第四條跨海大橋並無預留輕軌通過的空間;若落實興建,政府將要計劃大費周章另建一條跨海通道或改變現有第四跨海大橋的方案。林宇滔指出,現時澳門交通最大問題是跨海交通,輕軌必須盡快建好跨海段至媽閣站,疏導人流,否則只在氹仔營運的作用不大。


延伸至關閘最重要他認為,將輕軌伸延至關閘長遠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政府也需盡快落實具體方案,建議政府重新考慮讓輕軌行經媽閣、內港至關閘,因現時澳門半島西面並無外圍快速通道,同時又面對防洪問題,若在上述路段興建輕軌,或可一次過解決多個現存問題。


2018年1月7日 星期日

林宇滔:延至關閘助分擔高峰時段交通壓力 輕軌東線應盡快定出方案 2018年1月7日|市民日報

林宇滔:延至關閘助分擔高峰時段交通壓力 輕軌東線應盡快定出方案   

【本報訊】輕軌澳門段拖延多年一直沒有新消息,運輸基建辦公室前日突然透露,會於短期內考慮開展東線的研究,即由關閘經過新城A區,再連接氹仔北安碼頭。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有關路線將原來只走氹仔的輕軌,延伸至人流最多的關閘,絕對有助分擔高峰時段的交通壓力,是務實和沒有選擇之中的選擇。但林宇滔提醒,東線方案是否可行的關鍵因素是跨海的問題,第四條跨海通道興建在即,促請政府盡快定出東線的具體方案,讓第四通道和東線同步興建,絕不可能再另建一條跨海通道行走輕軌。

林宇滔表示,輕軌東線並非突然拋出,政府過去十年陸路交通規劃,已提出雙環雙軸的概念,已包括輕軌東線的方案,而新城總體規劃的諮詢文本更有圖片直接顯示有關走線,但因A區建造需時,輕軌東線並非急切需要上馬,然而受澳門半島原走線有幾段引起社會更大爭議,現在提出先建東線,是沒有選擇之中的選擇,亦是可行的方案。

雖然有聲音質疑東線是服務旅遊和外僱,但林宇滔指出,澳門的交通擠塞和巴士上車難的問題,源於每日早上大量居民、外僱人流由北往南,傍晚再由南往北,東線有助將原來只行氹仔的輕軌,延伸至人流最多的關閘,絕對有助分擔高峰時段的交通壓力,對每個澳門居民都有幫助。他直言既然現屆政府沒有魄力去敲定原來的澳門半島輕軌走線,退而求其次先建輕東線,有助提升輕軌僅行走氹仔的效益。

跨海問題政府還沒有交代林宇滔續說,現在政府提出輕軌東線,按過去政府的圖示,有關走線是從關閘往新城A區,經第四條跨海通前往新城E1區再到北安,然而政府敲定第四條跨海通道採用橋樑方案後,政府沒有提到有否預留位置行駛輕軌,他憂慮是否意味需要對第四通道的方案或設計作出更改以行駛輕軌?林宇滔並強調,整個輕軌東線方案是否可行的關鍵因素是跨海的問題,政府卻完全沒有交代,按政府施政計劃,第四通道興建在即,他促請政府盡快定出輕軌東線的具體方案,讓第四通道和輕軌東線同步興建,不可能再另建一條跨海通道行走輕軌,否則絕對是浪費時間和資源,故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再對輕軌東線慢慢研究。

東線不代表放棄原來走線另外,羅立文亦表示,政府提出先建東線,不代表放棄原來的走線。林宇滔表示,除了東線需要盡快敲定和上馬外,原來媽閣往關閘的西區走線亦急需研究,特別有關走線媽閣段原設計是走地底,經歷「天鴿」風災內港嚴重水浸後,應該同步考慮做好內港防洪,及思考內港外圍快速車道,將來應三項工程同步處理,對澳門長遠防洪和交通都有很大的好處。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