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旅遊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旅遊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2月21日 星期三

延長旅客留澳利提升承載力 政府業界博企應攜手推動 可錯開前往熱門景點時段 2018年2月21日|市民日報

延長旅客留澳利提升承載力 政府業界博企應攜手推動 可錯開前往熱門景點時段   

【本報訊】今年春節澳門中區繼續「逼爆」,大三巴牌坊連續3日實施人潮管制。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明顯整個旅客分流政策仍未見成效,旅客仍一如往年集中在年初三到初六來澳,且大部分都不過夜,很難將他們分流到其他景點。他強調延長旅遊逗留時間仍然是政府需要繼續努力的方向,只有一部分旅客逗留多於1天,錯開前往熱門景點的時段,才能令旅客有更舒適的旅遊環境,同時亦變相放寬澳門的整體承載力。他促請政府、業界和博企設法共同推動,可以藉留宿錯開前往熱門景點時段。

政府幾年前提出希望透過措施錯開旅客來澳的時段,避免集中在長假期來澳,林宇滔直言,事隔幾年,整個旅客分流政策很明顯未見成效,今年春節前的周末,以至年初三開始,不論入境和景點的旅客人流仍然一如往年,本月10日關閘口岸出入境旅客數字更錄得42.8萬,破了歷史紀錄。客觀來說,他指政府近來在被動式應對,例如中區的人潮管制措施方面的確做了不少工作,至少安全程度和秩序方面比過往改善,但旅客分流方面仍然有待努力。

發訊息提醒旅客避免高峰期訪澳
他續說,雖然入境旅客數字再破紀錄,但現在澳門還未需要做到限制旅客入境的地步,當局應更積極主動做更多措施,特別要透過更多渠道加強向內地旅客宣傳和發放訊息,例如通過與內地部門合作,甚至透過手機程式微信,清楚提醒旅客,澳門年初三到年初六是人流高峰期,讓旅客來澳前先考慮清楚,盡量避免集中某幾日入境澳門。

景點旅客分流方面,林宇滔認為,當局在景點的分流工作的確可以做得更好,但澳門的旅客人潮非常特別,尤其節假日,中區更是處於不正常狀態,相信世界任何一個地方,若非有特別大型活動,根本不需要實施人潮管制。大三巴牌坊作為旅遊景點,人山人海無可厚非,但新馬路不是景點,卻需要人潮管制,證明人流遠超新馬路的承載力,希望休閒遊的旅客看到新馬路的人流,相信絕對不會再來。

推出套餐讓旅客玩吃遊吸引留澳
他強調,中區的旅客人流集中在中午12時到下午7時,關鍵是訪澳旅客大部分都不過夜,且不少是第一次來澳,必定會去大三巴,的確很難將他們分流,如何延長旅客逗留時間仍然是政府需要繼續努力的方向,當一部分旅客在澳門逗留不只1天,翌日上午便可參觀大三巴牌坊,根本不會出現全部旅客集中在同一時段到中區的情況。政府口講延長旅客逗留時間已經10多年,現在必須真正落實,只有錯開旅客參觀的時間,才能令旅客有更舒適的旅遊環境。


spacer.gif林宇滔促請政府和業界以至博企都應想辦法共同推動,政府可以從政策上溫馨向旅客作出提示,如果在澳門留宿1晚,可以有條件選擇旅客較少的時段前往旅遊景點;業界則應推出一系列套餐配套和更好的包裝,令旅客「有得玩有得食有得遊」,吸引旅客逗留澳門更長時間。他重申,只有延長旅遊逗留時間,才能令澳門旅遊業健康發展,同時亦變相放寬澳門的整體承載力,對各方面的交通和出入境壓力都可得到紓緩,旅遊局當然可以繼續開發更多旅遊景點;但他強調,針對大量即日來回且第一次來澳的旅客,景點實施分流措施的作用不會太大。

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

旅遊總規無應對瓶頸方案 林宇滔促訂逗留時間客源比率目標優化旅客結構 2017年10月9日|市民日報

旅遊總規無應對瓶頸方案 林宇滔促訂逗留時間客源比率目標優化旅客結構

【本報訊】旅遊局公布的《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最終方案,預計2025年訪澳旅客若適度增長,最高達4000萬人次。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該方案整體分析了澳門現時旅遊發展中對面的瓶頸問題,然而應對方案、具體承諾等欠奉,令澳門只能被動式應對。他強調政府要改善旅遊承載力,首先就要優化旅客結構,特別是杜絕零負團費,令到這幾百萬旅客不再是來澳門進行指定購物。而延長旅客留澳時間是減輕城市承載力的有效方法,他建議當局應訂立旅遊逗留時間、客源比率目標,作為未來優化旅客結構的方向。

旅遊局公布的《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最終方案,林宇滔形容有好過無,方案整體分析了澳門現時旅遊發展中對面的瓶頸問題,然而遺憾的是「問題分析晒,具體如何解決、可行建議等欠奉」。而方案提出的91項短中期具體行動計劃,當中很多涉及跨部門,單是由社會文化司司長做統籌,能否落實成疑,例如旅遊承載力方面,當局預計2025年訪澳旅客若適度增長,最高達4000萬人次,惟如何應對?方案又提出要在35年內為《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加入景點承載力管理方案,為擠擁旅遊景點進行場地管理和制訂應對策略,事實上,《文遺法》已要求盡快落實《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但政府一直沒有做,文物保護清單仍在諮詢研究階段。他質疑除了被動式的應對,有否更主動的管理?這些都是政府要研究的問題。

控制團客數量 消滅零負團費過去有意見提出澳門可參考內地,對主要旅遊景點實施人流管制,限制旅客人數等,林宇滔對此有保留,認為澳門是旅遊城市,難以限制旅客進入澳門。但可以從團客方面着手,因為現時訪澳旅客中,團客佔了很大比例,特別是內地團客仍擺脫不了零負團費問題,筷子基、漁翁街一帶每日都可以看到大批內地旅遊團停駐購物,情況「勁過大三巴」,政府要改善旅遊承載力,首先就要優化旅客結構,特別是改善內地團客結構,控制團客數量,消滅零負團費,令到這幾百萬旅客不再是來澳門指定購物。當局更可透過與內地簽證部門溝通,鼓勵自由行及團客在非繁忙時間訪澳。

林宇滔續說,根據當局資料,2016年留宿旅客平均逗留時間為2.1天,有關數字有取巧成份,相關數據只計了住宿旅遊,倘若加上超過一半不住宿旅客,訪澳旅客整體平均留澳時間只得1天左右。延長旅客留澳時間是減輕城市承載力的有效方法,既然政府預測2025年訪澳旅客最高達4000萬人次,便要訂立目標,包括旅遊逗留時間、客源比率,作為未來優化旅客結構的方向。

須跨部門規劃 紓緩澳承載力他指出,澳門承載力問題,除涉及旅客外,更多是城市規劃及配套設施,這都需要跨部門協調,過去政府開展很多規劃研究,但從沒有落實,包括環境保護規劃、陸路交通運輸規劃,全都「得個講字」。他舉例說,交通局上月底宣布從930日開始,大三巴斜巷每日中午12時至下午6時封閉交通,理由是為改善耶穌會紀念廣場前的行人安全問題,配合人潮管制措施。因應大三巴斜巷日後每日封閉6小時,車輛無法從高園街落斜坡至耶穌會紀念廣場,做法惹來大三巴街區內居民一片怨憤。


林宇滔踢爆,當年他仍擔任中區社諮委時,中區社諮委有就相關問題與政府相關部門討論,過去交通局、文化局、工務局、民署也有就區內問題研究,做了大三巴西側規劃研究,也提出相關解決方案,遺憾的是交通局沒有與區內居民溝通就推行措施,明知封路後會對區內居民造成不便也「夾硬」推行,完全覺得無需考慮持份者意見和要負的公共責任,故而引起居民強烈不滿。他個人認同要對該區進行交通管制,但要有其他配套的臨時措施,讓居民可以從其他地方進入該區,封閉大三巴斜巷交通後,花王堂街和大三巴街可實施雙向行車,確保居民可從白鴿巢進入花王堂街。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