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8日 星期二

四年建檔潮閘 加高沿岸防洪牆 改善下水道工程 澳門內港防災連環招曝光 2019年5月22日東周刊

四年建檔潮閘 加高沿岸防洪牆 
改善下水道工程 澳門內港防災連環招曝光   
前年颱風天鴿吹襲澳門,造成十人死亡及逾百億元經濟損失。澳門當局就此制訂一系列防災減災措施,早前更正式啟動可抵禦二百年一遇超強颱風的內港擋潮閘工程,預計四年後建成。
紮根內港的城規委員及老街坊,對擋潮閘這項長遠工程表示期待,惟他們更關注中短期的防災減災措施,希望在即將來臨的風季以至未來幾年,能減低居民受水浸之苦。
澳門的治水防災連環招,還包括增建功率強大的雨水泵房、加高沿岸防洪牆及改善下水道等工程。有論政團體認為,隨着全球不斷暖化,未來澳門面對的颱風破壞力隨時大過天鴿,當局的防災減災建設必須更具前瞻性。
「請商戶撤離」、「請配合現場工作人員指示」。低窪地區的撤離警報持續在下環街街頭響起;民防人員忙於協助居民疏散,優先把行動不便的老人家送到避險中心;消防員把被困高空的市民救回地面;海關則出動水陸兩用車等設備,拯救被困水中心的市民。
上述的逼真拯救及撤離行動,是澳門早前進行代號「水晶魚二○一九」的颱風民防演習。演習安排在青洲、筷子基、內港、下環街及路環五個經常受風災及水患摧殘的地區進行,模擬五十七項可能在颱風期間發生的事故,測試民防應變能力,共有逾二千五百名警民參與。
冀破「打風例必水浸」困局
一七年八月,超強颱風天鴿襲澳,導致多區水浸,大量樹木倒塌,不少樓宇玻璃爆裂及停水停電等,最終共造成十人死亡及二百多人受傷,經濟損失逾百億元。
去年另一颱風山竹襲澳,社會各界汲取經驗,防災工作明顯改善,但內港一帶水浸成河的情況依然。今年風季快將來臨,市民再次關心澳門防災減災設施的打造,能否有望突破內港「打風例必水浸」的困局。
澳門當局早在天鴿後已檢討及制訂一系列防災及減災措施,並於早前啟動內港擋潮閘工程的前期工作。工務局上月公布有關規劃及工程細節:當局準備於灣仔水道出口、澳門半島及珠海市城區之間興建擋潮閘;擋潮閘設計以抵禦二百年一遇的超強颱風為目標,高度為五點六五米。環評第一階段已於上月中完成,當局爭取年底開展相關基建銜接的前期工作,預計主體工程施工期約四年。
擋潮閘屬長遠建設,翻查澳門政府公布的工程資料,亦有針對短中期的防災連環招,重頭戲包括今年二月開始動工的內港雨水泵房,最快二一年二月完工。該泵房的排水能力,快至每秒鐘可排走超過十四立方米雨水,即兩分多鐘便可排走一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
此外,因應一五年完工的內港臨時防洪工程、在遇上三點六米高潮水已出現滲漏及倒灌,當局準備將防洪牆加高至可抵禦四點一米高潮水,按推算雖然未能擋住天鴿、山竹等超強颱風,但已可抵禦類似○八年黑格比等十號風球。
按照計劃,內港沿線將加建十三個固定式泵井,並進行灌漿防滲;而因應內港舊區下水道及渠道淤塞引致水浸,有關清理工程近日已在進行,為迎接風季作準備。
對於當局的防災減災大計,內港商戶及居民最關心是能否對症下藥。三代在下環街經營香燭店的李先生說,當局近年推出一些資助計劃,鼓勵商戶在店舖裝設防水閘及抽水泵,「但據我的經驗,每次打風或暴雨,水浸並非從街外湧入,而是由店舖內渠位滲出,所以裝防水閘都無用;至於抽水泵因要電力驅動,遇水即失靈,同樣成效不大。」
由城規會委員陳德勝擔任理事長的「城區發展促進會」,會址就在水浸重災區下環街,對區內情況極為熟悉。他指擋潮閘雖然為內港居民帶來希望,但只是解決水患其中一環,科學化的短中期防災措施更為重要。
「既然街坊都反映,在打風落雨下,海水會由地舖渠位滲出,所以改善下水道工程實在刻不容緩。據了解,當局雖然在沿岸設置了一些稱為『止回閥』的水閘,讓雨水可以經由水渠排出海,而海水就不能流入渠內,防止倒灌造成水浸;但久而久之,不少止回閥已經失靈,發揮不到效用,當局應該引入一些能以電腦統一監察的止回閥,確保排水運作正常。」陳德勝說。
過往曾有商戶在颱風來臨時只顧「救貨」而拒絕離開。陳德勝建議當局組織一些民防義工隊,在颱風來臨前一兩天,協助有需要的店舖把貨物搬至高位,風暴過後再派義工協助清理,商戶自然肯走。
他續說:「其實只要預先跟大廈法團協調,以及得到高層住戶同意,一旦打風,可以讓行動不便的鄰居或長者暫時棲身,就已經幫助很大,絕對好過將他們搬來搬去。」
未來颱風破壞力或更大
論政團體「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最重視各項防災基建及措施能否應付未來的超強颱風,並建議當局制訂各項防災減災建設時,必須更具前瞻性。
「澳門最初提出擋潮閘構思是在一五年,當時還未發生天鴿風災,所以設計標準是以歷來最強颱風、九三年的貝姬作參考,將擋潮閘高度暫定為五點六米,比貝姬水位高度多八十二厘米,作為緩衝空間,設計十分合理。」
林宇滔續說:「一七年颱風天鴿所引發的水位高度,錄得破紀錄的五點五八米,照計當局應該大幅調升擋潮閘設計高度,但上月公布,建造高度只是調升少少,去到五點六五米,僅僅比天鴿水位高七厘米,幾乎不再存在緩衝空間。面對全球暖化愈趨嚴重,未來形成的颱風,破壞力隨時大過天鴿,若澳門再度被正面吹襲,未知擋潮閘能否抵禦。」
前美國軍官 助潛水隊特訓
前年天鴿襲澳水浸處處,澳門海關潛水隊疲於奔命地進行搜救。據了解,海關為了進一步提升潛水隊員質素,以應付在極惡劣環境下工作,去年底邀請兩位國際級潛水界名師,專程到澳門舉辦培訓課程。
兩人分別是美國海岸防衛隊退役軍官Julian,以及擅長洞穴潛水、在中國極具名氣的香港教練李旭東。課程期間,潛水隊員接受了密集式訓練,包括理論、泳池及出海練習等,結果全數隊員完成課程及取得公共安全潛水員資格。
消息人士透露,澳門大部分水域能見度幾乎是零,兩位教練針對訓練潛水隊員在極惡劣水底環境下,如何安全及有效地進行搜索。此外,因應天鴿期間有市民在地庫停車場溺斃,故培訓亦包括密閉停車場搜救環節。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