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掛風球標準不一 林宇滔:法律粗疏 颱風標準急需修改
文:論盡採訪組
時間:2016年10月22日 16:16
8月颱風「妮妲」襲澳,縱使本澳出現「狂風暴雨」,但氣象局堅持自己的「專業判斷」,僅懸掛三號風球。而昨日颱風「海馬」襲澳期間,雖然本澳的風雨不大,但氣象局卻以「顧及學童上學安全」為由,在早上懸掛八號西北風球。兩個風球的懸掛標準不一,再度引起社會質疑氣象局的專業性及颱風警報的標準。
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林宇滔認為,現行風球的懸掛標準存在許多不清晰、不合理的地方,平均風速的計算標準不合邏輯,當局亦未有制訂測點的指標,令社會對氣象局的專業性存在質疑。認為現行風球標準急需修改,引入科學化、人性化的標準,制訂指標性的測風點,作為懸掛風球的標準,將預測颱風的誤差減至最低。
颱風標準沿用16年 林:行文粗疏 極多不合理之處
林宇滔指出,現時本澳仍然便用第16/2000號《核准「熱帶氣旋情況的指示」及「熱帶氣旋信號」》行政命令來釐定懸掛風球的標準,「行政命令,即係行政長官可以修改。」但他指,這條行政命令沿用16年都未曾修改過,葡式中文氾濫,行文粗疏,當中有許多不清晰、不合理之處,亦無提及計算「平均風速」的方式,「坦白講,我諗氣象局都唔係完全遵循呢條行政命令嘅規定,因為跟足,其實都係有問題。」
林宇滔舉例指,雖然香港與本澳的颱風信號標準相同,八號風球均是以「平均風速達每小時63至117公里」作為標準。但兩地在「平均風速」的計算上卻有不同,香港引用「10分鐘平均風速」,但本澳則是以「每小時平均風速」來計算。他指出,用以計算平均風速的時間愈長,標準就愈嚴格,風速就會「平滑化」,意味著整體風速會被拉低,「我覺得澳門利用『每小時平均風速』嘅做法不太符合邏輯,既然兩地用同一套標準,點解計算方法上要有唔同?」
林宇滔亦指,該行政命令中提到三號風球的釐定標準是指「熱帶氣旋中心可能產生風力平均時速由每小時41至62公里,陣風達每小時110公里。」但他坦言,以颱風中心風力來釐定三號風球的懸掛標準,做法不合理,「單睇中文,原來三號風球唔係睇颱風對澳門嘅影響,而係單純睇颱風中心嘅風速,個風都未打到嚟,就單純用中心風力嚟掛三號風球?唔係啊嘛,正常啲嘅都會知道,三號風球應該要同本澳嘅風力有關。」
香港測風「8中4」林:更科學、人性化
一海之隔的香港,過往亦曾出現天文台誤判風力,導致民怨沸騰的程度。2006年8月初,颱風「派比安」吹襲華南沿岸,風力甚高,廣泛地區風力達到烈風程度,機場因風力太大,取消數百班航班,導致12萬旅客滯留機場。而位於大嶼山昂坪的風速更達到時速200多公里,風力之大令測風錶都吹到故障。但香港天文台卻按照「維港風力」標準發出三號強風信號,引發社會爭議。而當時本澳則懸掛八號東南風球。
林宇滔表示,雖然香港天文台當時依照法律規定發出三號強風信號,但是信號與社會實際情況有巨大落差,天文台最終汲取教訓,全面檢討發出颱風信號的標準。他指出,天文台訂出了8個具指標性的測風點,測風點的位置分佈在全港各區,並全都接近海平面進行測量。天文台利用了「8中4」的原則來衡量發出信號的標準,只要其中4個指標性測風點的風速錄得或預測達到某個風球的水平,就會發出相應的颱風訊號。
林宇滔亦指,針對其他未有指標性測風點的地區,只要有測風點的風力超出平均水平時,即使未發出相應信號,亦會提醒該區居民小心注意防風,提早準備。他認為,對比起過往單純考慮「維港風力」,新標準相對科學及人性化,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檢討不見蹤影 林:應仿效香港制訂測風指標
8月颱風「妮妲」過後,氣象局長馮瑞權強調會檢討風球發出的標準,但事隔兩個多月仍未有下文。林宇滔指,現時本澳合共有15個測風點,但當局未有制訂測風點要達到哪個水平才會懸掛風球。認為當局應仿效香港的做法,制訂具指標性的測風點。又認為政府可利用三條跨海大橋的4個測風點(西灣大橋:1個;嘉諾庇總督大橋:1個;友誼大橋:2個)作為指標性測風點,釐定颱風信號發出的標準,「其實本澳其中一個八號風球嘅標準,就係封鎖三條跨海大橋,封橋就係要睇橋上嘅風速達唔達標,呢4個測風點肯定係重要嘅指標。」
「究竟邊個測風點係具有指標性?其實係需要氣象局科學嘅判斷,以及社會嘅共識。究竟幾多個測風點要中嘅幾多,就要掛風球?其實呢個係要靠社會共識,減少爭議,而唔係俾人感覺係『搬龍門』。」
林宇滔認為,雖然不能單憑一個颱風的誤判,來質疑氣象局的專業性,但不能排除「專業誤差」的可能性。他認為,整套颱風警報標準有必要作出更新,並制訂一些更準確、可量化的科學方式來釐定懸掛風球的標準,令到颱風警報更加人性化。又認為,既然港澳兩地颱風信號的風速標準相同,就應將「平均風速」的計算定義一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