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林宇滔批網絡每下愈況 促電信系統定期公開穩定報告 澳門日報 2014-05-18 A03

 
林宇滔批網絡每下愈況 促電信系統定期公開穩定報告   
澳門日報       2014-05-18   A03


斷網事件不絕於耳,昨日適逢世界電信日再現故障,聚賢同心副理事長林宇滔直批“應景”和“諷刺”。他質疑網絡接二連三於更換新系統之際出現故障,究竟是系統質量有問題?抑或網絡本身已處於不穩定的臨界狀態“惹禍”?更讓人懷疑是測試不足、後備方案所致。他促請政府完善電信網絡的監察制度,做好系統的評估、記錄,定期公開各電信系統的穩定性報告,方便公衆自行分析、選擇。
個別事件疊加
每次有電信事故發生,隨之而來是當局、電訊商一大堆專有名詞堆砌的解釋詞句,林宇滔直言是“恰市民”,普通百姓難以分析專業技術,指出問題所在,實情卻是本澳電信的穩定程度下降,出事頻密。例如屢次出事點“更換系統”,本是恆常工作,為何鬧出種種問題,究竟是如電訊商所言,必須歸責供應商“埋單”?抑或網絡本身已處於超負荷的不穩定臨界狀態?技術人員是否有足夠的測試,做足準備方案和後備措施?更有指公司為慳成本將貨就價、人員流失嚴重。雖然當局每次都指屬於“個別事件”,但經常發生的“個別事件”疊加在一起就是系統有問題。
倡事故分三級
面對消費者的投訴和疑惑,當局多以“自由市場”回應,讓其在三家電信供應商之間自行選擇。林宇滔認為,當三家公司的整體穩定性和服務表現下降,就輪不到市場決定,市民“揀無可揀”。更讓市民耿耿於懷的是,當局是遇到投訴、傳媒捅破才去調查、處理、公佈事件,但有更多中小型不為人知的故障則無需公佈。社會對電信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電信業是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務,他認為惟靠當局做好專業、科學的系統分析,分析、瞭解、公佈電信業穩定性下降的原因,讓電信業發展朝透明化推進,責無旁貸。建議將事故劃分為高、中、輕不同級別,無論被發現或未被公衆即時知悉的故障,都需要運營商彙報及事後報告,並定期將穩定性狀況向公衆公佈,才能真正達致自由市場、自由選擇的目的。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