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文物評定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文物評定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

荔枝碗村屋不在緩衝區 林:卻如在緩衝區處理程序不合理 2018年2月26日|正報

荔枝碗村屋不在緩衝區 林:卻如在緩衝區處理程序不合理   

【本報訊】與荔枝碗船廠密切關連的村屋可能被拆卸,文化局對重建提出多項要求。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認為,那些村屋不在緩衝區內,政府部門的手法卻如同處理緩衝區內的建築,在程序上是不合理的。當局應該公佈處理緩衝區內、外建築物的指引。

工務局發出三份荔枝碗村的規劃條件圖草案。(https://goo.gl/kfvz1i) 若草案得到公眾和城規會委員的認同,相關土地上的村屋便可拆卸。然而,荔枝碗村村屋與船廠 (有機會獲評定為法定文物) 息息相關,村屋既不在文物評定範圍內,也不在船廠的緩衝區內。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荔枝碗船廠與山、水相連,政府應該把位於山
腳的荔枝碗村屋納入緩衝區內。雖然,村屋不受緩衝區的規範,但是,工務局發出規劃條件圖草案前,諮詢和聽取了文化局的意見。這樣處理如同村屋位處緩衝區,在程序上是不合理的。

三份規劃條件圖草案已按文化局的意見列出多項重建村屋的要求,例如高度、材料等限制。還有,工務局審批工程計劃草案 (草則) 時,必須聽取文化局的意見。林宇滔提出,政府這樣運用裁量權,究竟是保護文物,或是為發展商開路,真的見仁見智。


保育人士可能覺得,現時的草案不足以保育荔枝碗,因為,村屋很有機會被拆卸。申請規劃條件圖的土地承批人可能覺得,村屋不到緩衝區內,工務局和文化局的要求過多。他提出,工務局和文化局應該公佈建築物位於緩衝區內、外的指引。


荔枝碗船廠對面地段林宇滔:無理由不納入緩衝區保護 2018年2月26日|華僑報

荔枝碗船廠對面地段林宇滔:無理由不納入緩衝區保護   

spacer.gif【專訪】文化局正公開諮詢的《荔枝碗船廠片區不動產評定》文本,並沒有將船廠對面即荔枝碗馬路另一邊的區域列入荔枝碗船廠文物評定的核心區及緩衝區當中,在諮詢期間引起關注及爭議。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認為,理應將荔枝碗馬路另一邊以至山腳一帶列入緩衝區,以讓公眾能夠參與討論及更好監督保育工作。

 文化局並沒有將荔枝碗馬路一邊建築物列入文物評定的範圍,工務局現公示荔枝碗規劃條件圖草案的三幅地段正處於此地段,其中主要為船隻提供機器和五金的「生記機器廠」,亦正面對清拆重建的狀況。

 林宇滔昨受訪時表示,有關地段無理由不納入緩衝區加以保護。而在有關的規劃條件圖則指出,工程計劃草案階段須參照文化局的意見。他指,文化局都意識到有關地段對保育的重要性,否則不會介入得這麽深。「既然做這麼多,就更加證明了要列入緩衝區。」對此,文化局需要向公眾解釋清楚,為何不將有關地段納入緩衝區的理據。

 顯然,文化局一方面不願將有關地段納入緩衝區,令人們質疑文化局有失職之嫌;另方面在處理三間屋的程序上卻又好似當作緩衝區操作。林宇滔認為,文化局的做法並不合理,亦令公眾會有好多猜疑,到底保護及保育的標準是什麼?

 他批評,文化局作風官僚,不想承擔主導協調的責任,以及在過程中讓公眾參與討論,永遠都只想用裁量權去操作,「令自己處於唔包一定贏,但肯定唔會輸的『最佳位置』,當社會輿論壓力大啲,當局就可能在建築限制上修得緊啲」,但這無論對保育人士還是業權人都是不公平的。「到底政府係想用盡裁量權去保護文物,定係要為發展商開路呢?」 林宇滔表示,未來隨著開展愈來愈多文物評定程序,有爭議的個案亦會愈多,因此,政府需要在涉及文物的維修和重建的制度上,所有程序指引都需要公開透明,讓公眾可以清晰監督,不應該有太多灰色地帶。他建議,文化局與工務局合作,制定文物建築維修或重建的程序指引,要清清楚楚作出規範,以使無論政府或業權人等都有規可循。「幾時要文化局意見,幾時不用問文化局意見?如果係普通市民住緩衝區要點樣處理?程序一定要好清楚。」否則,即使業權人真的想發展配合保育都做不到,好多時只是做到保留立面,並不能夠做到真正活化文物。

 他強調,如果沒有清楚的法律法規辦事,只會爭議無限。◇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