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技術移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技術移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3月3日 星期日

優化技術移民引科創人才 申請程序資訊應公開透明 人才原則須獲得社會共識 2019年3月1日|市民日報

優化技術移民引科創人才   
申請程序資訊應公開透明  人才原則須獲得社會共識   
【本報訊】政府計劃另推優才先導計劃引進科創人才惹社會質疑,當局至今未能解釋優才引入計劃如何有別於現時貿促局同類計劃。傳新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批評,澳門技術移民和投資移民制度千瘡百孔,在現有制度漏洞未堵塞前,又推出1個新的計劃,令人難以接受和沒有說服力。他促請政府暫停上述居留政策,目前首要工作是優化現有制度,包括令所有程序、計分標準、審批和申請個案資訊更公開透明,並設每年審批限額等。其中,優化的技術移民制度申請更可改為由僱員提出申請,科創人才可以透過優化的技術移民制度引入,毋需另設新制度。
日前人才發展委員會舉行2019年特別大會,探討建立優才引進制度。委員會秘書長蘇朝暉會後稱,會上達成共識,認為澳門需引入優才;秘書處將聽取社會各界意見,研究引入優才制度。
林宇滔表示,過去社會質疑重大投資和技術移民制度上的種種問題已得到廉署調查報告證實,所以在上述兩居留制度的重大漏洞未得到堵塞前,應暫停申請和審批。因為儘管政府亡羊補牢,聲稱會徹查事件及過去批出的居留個案,惟他懷疑「係咪真係可以查得到呢?當局又係咪有認真調查呢?」之前政府也有就事件展開紀律程序,但後來內部調查結果卻沒有人違規,但不久廉署發現3人涉違規送交檢察院並停職處理等。
目前益自己友申請澳難引人才
他又提到,早在2007年政府停止置業移民申請,原因有關政策和澳門整體利益有衝突,故要取消置業移民。而在重大投資移民審批方面,當局竟在內部手則所設重大投資移民的門檻是150萬元,難免令人覺得相關部門有陽奉陰違之嫌。
他認為,政府應公開過去獲批個案和現時收到申請的基本資料,例如重大投資公司的名稱、哪間公司申請多少個技術移民、具體職位等都應讓公眾知道。現在1間企業聘請多少個技術外僱的資料都有在網上公布,為何這些涉及居留資格的重要資料卻仍然諱莫如深?他認為資訊公開是基本前提。
林宇滔指出:目前技術移民核心問題是由僱主提出申請。廉署調查報告已顯示,僱主從來不是從人才角度,只從是否「自己友」角度提出申請;所以透過這制度取得居留資格的人士未必是澳門實際需要的人。澳門需要的人才也沒有辦法透過技術移民制度留在澳門,獲得工作或逗留,他並不反對可以由僱員就技術移民提出申請,但前提是所有程序和資訊都應該公開透明,其次要遵循澳門的人才原則,這個原則需要取得社會共識,而非現時由僱主單方認為是人才便是人才。
技術移民應列清單訂每年限額
他表示,香港人才引入機制有自己的要求,首先,香港引入人才原則是公開的,有人才清單列出需要人才的類別,其次須具嚴謹的計分機制,羅列計分條件和加分要求、名額和限額等,包括國際知名藝人、取得諾貝爾獎、運動金牌等可以加分,所以香港沒有技術移民制度;每年訂定1000個名額供人申請,且在計分制中獲最高分者方可以進入香港。香港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即投資移民方面亦已暫停,因為內地人到香港買1000萬元的住宅樓宇太容易。
林宇滔批評說,在現有制度漏洞未堵塞前,問題未釐清,又創造1個新的計劃,又沒有公開透明的機制,令人難以接受和沒有說服力。「舊制度由得佢繼續爛落去,新制度又見唔到有好大的理據支持。」澳門面對千瘡百孔的技術移民和投資移民,政府首先要處理現有問題。「新制度有幾多限額?1年10個同1年100個有好大唔同,如果照香港按人口比例每年設1000個限額,咁澳門最多每年都係得100個限額。」然而現時本澳每年技術移民獲批個案由幾十至幾百個都有,這是由於當局沒有設定限額所致,隨長官意志,所以日後技術移民制度中都應列清每年限額。而科創人才可以透過優化的技術移民制度,制訂引入人才清單引入,毋需另設新制度。

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倘維持現狀須叫停兩移民計劃 傳新協促公開投資技術移民個案 2018年8月2日|澳門日報

倘維持現狀須叫停兩移民計劃 

傳新協促公開投資技術移民個案   

【本報消息】貿促局被揭亂批投資及技術移民,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向行政長官發公開信,要求公開歷來所有獲批的重大投資移民技術移民個案資料,以便公衆監督,若不徹底改革及提高透明度,則有必要叫停此兩項千瘡百孔移民計劃。

公衆監督增透明度
七月初,廉政公署公佈有關貿促局亂批、濫批投資及技術移民的調查報告,揭露貿促局審批移民過程粗疏,例如審批重大投資移民時,不單審批標準不合邏輯,且審批僅作形式上的文件審查,從未嚴格考究文件的真偽及求證事實真相,更無派員到申請人報稱的公司營運地點核實,部分獲批項目投資金額過低或實際只用作不動產投資等。

貿促局回應廉署報告時,公佈了一些短期措施,包括設部門覆查、最後確認機制、明確申請標準及收緊投資門檻,並承諾會覆查所有個案,徹查當中有否問題。不過傳新協會認為,廉署報告揭示的情況,單靠政府內部監督明顯已無助恢復公衆信心,內部流程制度的改善亦遠未能回應公衆的質疑。

要不抵觸個人私隱
該會強烈促請行政長官責成當局,在不抵觸個人私隱的情況下,公開歷年來所有獲批重大投資移民技術移民個案的基本資料,包括重大投資移民項目名稱地址、有申請技術移民的公司及申請人的職位等,讓公衆共同監督。

林宇滔認為,上述公開措施無需修法就可實施,情況等同現時政府每季公佈公司聘用外僱的資料,包括公司名稱和外僱名額都可在網上查詢,令很多違規聘用外僱的情況無所遁形。公佈這些資料,絕對有助社會更有效地舉報潛在有問題的個案,達至監督之效。

劣化本澳人口結構
儘管政府認為,近年各地都在搶人才,不應一刀切停止輸入專才,但他主張,若當局不徹底改革當前由僱主主導的技術移民制度,以及透明化重大投資移民項目讓公衆監督,現有的移民政策祇會劣幣驅逐良幣,不單無法吸引真人才,甚至會令本澳人口結構劣化。
有鑒於此,若政府未能提升資訊透明度,以讓公衆有效監督,又拿不出清晰的修法工作時間表,該會認為應先叫停目前千瘡百孔的重大投資移民技術移民制度。

違紀行為絕不姑息

該會亦冀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及其轄下部門,切實履行承諾,倘查明存在違紀違規行為,絕不姑息。若不給市民一個合理清晰交代,勢必進一步影響社會對特區政府施政的信心。

2018年7月27日 星期五

廉署揭投資技術移民審批荒謬 個案資料應網上公開接受監督 2018年7月27日|訊報

廉署揭投資技術移民審批荒謬 個案資料應網上公開接受監督   

廉政公署月初公佈調查報告,批評貿促局亂批、濫批投資及技術移民。報告揭示貿促局審批時的荒謬,遠超坊間想像,甚至較電影橋段更吸引。例如:貿促局在審批「重大投資移民」時,不單審批標準不合邏輯,且審批僅是形式上作文件審查,從沒認真考究文件的真偽及求證事實的真相,亦沒有派員到申請人報稱的公司營運地點核實,部分獲批項目投資金額過低或只用作不動產投資。

廿五萬也獲批重大投資?
就「重大投資移民」金額下限,貿促局解釋,因第三╱二00五號行政法規未明確「重大投資移民」的最低投資金額,故當局一直參照「置業移民」一百五十萬投資金額,作為「重大投資移民」的最低投資金額,至二0一五年十一月十七日才調至一千三百萬元(報告公佈後,當局表示會再上調至一千五百萬元)。

相信大家一定會質疑:「重大投資移民」只需一百五十萬的「神邏輯」,但更不可思議的還在後頭。廉署報告揭發,由二00八年至二0一七年,貿促局「重大投資移民」首次獲批臨時居留許可的個案共有一百八十六宗,當中竟有二十八宗(百分之十五)申請人報稱的投資金額連一百五十萬元也不到,甚至有四個低過50萬、其中兩個連二十五萬也不到,居然還有一個「資料不詳」!

貿促局縱容「假投資、真置業」
另外,廉署揭發多宗「重大投資移民」都是「假投資、真置業」,例如有數宗個案,都是以物業登記資料作為落實投資證明及報稱作辦公地址,但相關物業一直出租!廉署批評,貿促局根本沒有實地巡查,變相縱容外地人繼續以公司購買及經營不動產申請投資移民,恢復二00七年已停止接受申請的置業移民!

廉署批評貿促局在審批「技術移民」同樣欠缺嚴謹標準,在申請人欠缺專業學歷、專業背景與工作職位不符,又或從事的職業非屬管理或專業技術性質等情況,甚至有申請人透過虛假聘用等成功獲批;也有申請人不在澳門,如有「蒙古煤炭項目經理」六年只留澳八天仍獲批「技術移民」!亦有的申請人只列舉自己過往的工作經驗,但並無提交任何證明文件,貿促局在核實下就以此作為建議批准「技術移民」申請的依據。

當中不可思議的個案包括:有申請人原以擔任「某醫療中心副院長」獲批,但因該中心被衛生局中止執照,申請人入職不足一個月便離職,然後轉任一建築公司擔任安全部經理,報稱月薪五萬元,申請人只聲稱工作是負責公司員工的保健及組織醫療講座,且三年工作期間只留澳十四天,續期竟然可獲批!

保安主任交水手證獲批技術移民
另一個是一名菲籍人士在律師事務所擔任保安主任獲批「技術移民」,但申請人無從事任何保安管理的經驗,且只提交「水手培訓課程」及「實用電力」證書作為學歷,經調查其工作實際是律師的私人保鏢。

報告中「騎呢」個案絕不止於此,但篇幅所限,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詳閱報告,也有資深公務員向筆者質疑:「一百五十萬的標準本身就低得極不合理,且呢個標準根本無公開過,正常人投資一百五十萬,理論上都唔敢申請自己係重大投資移民啦!仲有二十八宗一百五十萬元都唔夠,正常一個公務員收到申請,都唔敢建議上級同意申請啦,若非有其他原因或壓力,點會層層上遞都同意,且最後獲批?」假文件獲永久證無得取消?

很明顯今次事件早已遠超制度疏漏或行政疏失的層面,不單在行政層面,負責審批工作的官員要為此問責,廉署及相關部門有必要重新檢視所有正在審批或已獲批的個案,嚴查所有問題個案及是否有人從中收受不法利益!上述的質疑絕非過慮,貿促局表示,自二0一三年至今,因存有違法跡象轉交司法機關跟進的臨時居留許可申請共六十五宗,當中三十七宗由貿促局自行查檢、六宗由其他部門通報,以及二十二宗舉報,涉及包括虛假學歷、虛假聘用、提供虛假文件及作出虛假聲明等,當中如完全不涉濫權貪腐,實難說服公眾!

事件還有一段小插曲。廉署報告之初,貿促局主席張祖榮回應記者時表示,臨時居留權會被取消,若已取得永久居民身分的個案被揭發違規行為,貿促局會送交檢察院處理,但無法取消永久居民身份。此講法明顯違反《行政程序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條無效行為的規定,當局及後已改口風,即使取得永久居民身份的投資移民申請,最終若經司法機關裁定是以不法行為取得,居民權是可取消的。但局方在有準備回應廉署報告情況下,仍可錯誤理解法律,難怪局方法律意見在回應廉署調查時,仍堅持「技術移民」法規沒有要求申請人留澳期限!

為回應廉署報告,貿促局公佈一些短期措施,包括設部門覆查、最後確認機制、明確申請標準及收緊投資門檻,並承諾會覆查所有個案,徹查當中有否問題。但筆者認為,廉署報告揭示的情況,明顯單靠政府內部監督已經完全沒有作用,內部流程制度的改善遠未能回應公眾的質疑。

網上公佈資料違規個案無所遁形
筆者在此強烈促請當局,必須在不牴觸個人私隱的情況下,公開歷年來已獲批的所有「重大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個案的基本資料,包括「重大投資移民」項目名稱地址,以及有申請「技術移民」的公司及申請人的職位等,讓公眾有效監督。此工作毋需修法就可實施,情況等同現時政府每季會公佈公司聘用外僱的資料,包括公司名稱和外僱名額都可以在網上查詢,這亦令到很多違規聘用外僱情況無所遁形!公佈這些資料,亦絕對有助坊間更有效舉報有問題的個案。

毋庸置疑,本澳整個專才引入政策必須作出大改革,政府若未能通過資訊透明讓公眾有效監督,又拿不出清晰的修法工作時間表,就必須先叫停目前千蒼百孔的「重大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制度。

問責再打嘴炮賠管治威信
儘管政府高調表示,近年各地都在「搶人才」,不應一刀切停止輸入專才。但現實是,若當局不大幅改革目前「僱主保送」的「技術移民」制度,以及透明化「重大投資移民」讓公眾監管,現有的移民政策只會「劣幣驅逐良幣」不單真人才吸引不了,甚至會令本澳人口結構更劣化!

最後,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表示,若查明存在違紀違規行為,將根據《公共行政工作人員通則》相關規定,啟動簡易調查程序,絕不姑息。到底今次是動真格?還是打嘴炮?公眾正等待結果。不過,若今次事件仍不需有人為此問責,受損的又是整個特區政府的威信!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 林宇滔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