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夾屋法」實為2011版經屋 不增供應只是畫餅充飢|2022-12-16 訊報 宇論滔滔

     周一(12日)立法會全體會議就《夾心房屋法律制度》法案(下稱「夾屋法」)作一般性討論,多名議員在會中關注夾屋定價、擁有夾屋的限制、夾屋的定位、公屋需求等問題。筆者投下唯一的反對票,原因是目前「夾屋法」的內容根本是經屋的翻版,儘管政府聲稱屬私樓性質,但其限制甚至較2011年之前只有設六年禁售期的經屋更多,加上夾屋由規劃到興建動輒五、六年才有供應,加上目前樓市下跌,以及其價格定位、能否建成、是否有市民購買都成疑,「夾屋法」只是政府用作「畫餅充飢」的法案,因為澳門公共房屋被社會垢病的核心原因是長年供應不足的問題,而非種類不夠!

公屋核心問題非類型不夠 是供應不足!

    必須指出,筆者長年關注本澳的房屋及公屋政策,也見證著回歸廿三年,澳門至今仍未有總體房屋規劃。連公共房屋規劃都是近十年才開始提出,但從來未作出認真規劃及執行,回歸頭十年,本澳除了信廉花園的兩百多個單位外便沒有再建經屋,及後的萬九經屋,也是在社會極大壓力下拖延十年才建成,從質、從量都無法真正回應樓價持續飇升的恐慌性置業需求。

    沙士和新冠兩波疫情期間,即2004年至2019年,澳門博彩收入大升6倍、GDP大升4.1倍、澳門居民收入中位數大升2.6倍、人口增長50%,但樓宇平均呎價同期卻飆升達12倍之鉅!樓價與市民收入瘋狂脫節是近年房屋問題成為民怨主因的核心根源;再者,根據官方統計,去年底本澳住戶數目僅得19.8萬戶,住宅單位數為23.4萬,空置單位為1.6萬,空置率約7%;故無論從經濟背景因素:即樓價升幅遠超同期居民收入、GDP及賭收增長還是樓宇需求:住宅單位數較住戶數多3.4萬,空置單位逾1.5萬戶需求因素等等,如果政府「不托市」,澳門的樓價根本不可能處在如此不合理的高水平。

澳房屋問題非無屋住 而是恐慌性置業需求

    客觀而言,澳門市民並非如香港般有居住問題,甚或要住劏房,且本澳租金亦遠較香港合理,但樓價卻高不可攀。故政府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穩定供應公共房屋,減少社會、尤其年輕一代的恐慌性置業需要,但多屆政府並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增加經屋供應,妄想用行政手段,如增加申請經屋限制、延長禁售期、甚至經屋永遠姓經等,去壓抑剛性的恐慌性置業需求,筆者見得到公屋政策越改越複雜,越改越不合邏輯!

    也正正因為政府經屋供應長年不足,加上看不到政府有決心解決高樓價問題,在疫情前,不少年輕人及中年人在樓價高位置業「上車」,怎料遇上疫情,收入大減甚至失業,這三年供不起樓的市民大有人在!

    筆者必須指出,今屆政府提出包括社屋、經屋、夾屋、長者公寓及私樓的「五個房屋階梯」,但實際上是階級,是非楷梯,因為五類房屋中根本沒有樓梯讓居民憑自己努力向上流動,例如社屋上限是經屋下限,中間沒有緩衝區,夾屋現在設定的月收入下限高達19,175元,較目前本地人收入中位數17,000更高,不少年輕人根本連下限都達不到,如何申請夾屋?

夾屋經屋設下限無謂 更令「三無人士」被排除在外

    此外,經屋夾屋的收入下限,亦產生被公屋政策排除的「三無人士」(即資產超過社屋上限,月收入低過經屋下限,但又無能力購買私樓的人士),這些例子充分說明,政府的房屋政策並不鼓勵基層家團向上流動、讓資源更好惠及有需要家團的問題。故筆者一直認為,經屋及夾屋根本不需設置收入下限!

    此外,政府雖然表示夾屋定價未有定案,但以今年第三季私人住宅樓價中位數約九千元一平方呎為例,加上政府之前討論經屋法時曾指經屋售價或高達五千元一呎,雖然筆者絕不贊同,因為經屋成本應該是一千六百元每呎,已包括合理的溢價金及政府有利潤,考慮經屋永遠姓「經」,完全無私人樓宇的價值,夾屋應該賣多少?五千和九千中間即約七千元一呎,即是夾屋比經屋貴兩千元一呎就變成私人性質,但經屋出售就完全無私人市場價值?政府這是甚麼邏輯?通過實際數字,筆者實在難以想像「夾屋」政策將來如何運作?如何訂價?

至於政府指不少意見認為買了經屋的居民是用了公共資源,不應轉售圖利,筆者失望的是司長作為政府官員,只憑感覺說話。首先必須指出,政府一直有意誤導公眾經屋須大量公帑補貼,但事實上,經屋不單不需要補貼,且一直是政府盈利項目。

政府誤導經屋須公帑補貼 日暉樓呎價僅千六

    筆者將以經屋日暉大廈為例子拆穿政府補貼經屋的謊言。先假設日暉地下至二樓群樓的政府商業設施和公眾停車場成本均由所有小業主共同承擔。日暉項目建造工程判給價近2.3億,連同近2千萬的工程監察合同,整體造價不到2.5億;根據房屋局公佈288個T2(兩房)單位總售價為2.85億元(平均價約99萬),即單計建築成本,政府出售日暉經屋賺了3千5百萬(平均每間賺25萬)。

    雖然土地法規定公屋項目豁免溢價金,但或有人會質疑,經屋價格應計及溢價金,日暉項目合同溢價金(2007年標準)僅為1.09億,故建築費連溢價金的總成本也僅是3.58億,扣除2.85億元的售樓收益,帳面蝕7,300萬,但考慮政府實際免費獲得逾3千多呎群樓商舖和逾3.6萬呎的公共停車場業權,實際上已有賺不蝕!

    且不要忘記日暉的補貼率高達58.6%(十六年後轉售要補回政府百分比),假設經屋業主十六年後以買入價同價賣出單位並向政府交回補貼款項,整個項目連補價的實際售價高達4.86億,政府單是日暉樓就可賺1.28億元,平均每個單位賺逾44萬,如果日後樓價升值,政府將賺得更多!

    日暉樓住宅實用面積每平方米總成本也僅為1.66萬元(已包溢價金),房屋局為何能計算出經屋溢價金及建築費等的成本價每平方米卻高達4.85萬元?原因很簡單,日暉樓2011年獲批地時與目前眾多豪宅一樣,仍沿用2007年的溢價金,但2013年溢價金已調升四、五倍,政府以歷史高位溢價金計算本身豁免溢價金的經屋成本,自然得出天價!

眾多私人豪宅溢價金極低 何以經屋要高溢價金?

    筆者必須指出,澳門從不是高地價地區,即使今日眾多豪宅,實際地價也低得出奇,以豪宅連酒店壹號湖畔為例,其總建築面積27.2萬平方米,溢價金僅4.97億,平均每平方米溢價金僅1800元。筆者去年發公開信要求廉署調查、涉歐案的漁翁街原「牛皮廠」地段去年初獲批動工,其建築面積為3.8萬平方米,但竟沿用1993年的1400多萬溢價金標準,每平方米的溢價金僅368元!

    且根據房屋局資料2013年底,當時已過限制轉讓期的23,938個經屋單位,多年來僅得33%被轉讓!筆者必須指出,回歸前經屋與私樓售價差距只有幾萬元,經屋與私樓同步升值也絕對合理,賣經屋「暴利論」無論從量和利潤計算都不成立。而新經屋法2011年生效後,經屋轉售期已大幅增長至十六年,至今仍未可轉讓,政府根本無理由如此急修改經屋限制,唯一的理由是想再用更嚴苛的限制壓抑經屋需求,故經屋不單可能要賣五千元一平方呎的天價,且經屋永遠姓經,不能轉售,根本就是將經屋社屋化!

    由於政府效率從來不高,公共政策從來追求簡單,本澳已有供基層市民租用的社屋、再加上可供市民購買,有一定限價的經屋,再加上私樓的平衡供應,只要三類房屋能有規劃穩定供應,根本就不需要再新增不同類型的夾屋等等。由始至終,只要有經屋供應就不必多此一舉。但澳門回歸後從來沒有解決供應端的問題,只是不斷修法將經屋社屋化,強調經屋姓經,現在又把夾屋造成新的經屋。

    政府雖聲稱夾屋是私樓,但實際上很多經屋式的限制,加上政府至今未肯承諾會確保經屋及夾屋供應,今次「夾屋法」政府根本只是想畫餅充飢!筆者更擔心的是,政府畫多一個餅,屆時又需要每年花大量人力物力去做「夾屋」的申請審批行政手續,苦了房屋局的前線,浪費了公帑資源,到最後市民也要同時申請經屋及夾屋,但申請名單卻是「鋪鋪清」,加上資源更分散,上樓不見得會更快、有更多選擇,而是效率會更慢。例如政府會說,因人手不夠,今年申請社屋,明年申請經屋,後年才能申請夾屋,又變成拖延供應的借口!

澳應定整體房屋規劃 穩公私樓供應方治本

    筆者認為,澳門急需的不是不斷畫餅充飢,而是應著眼未來,要制訂包括私人和公共房屋供應的短中長期整體房屋政策,但筆者實在看不到政府有長遠眼光,只看到政府提出一個表面上受居民歡迎的夾屋法例,但實際只是畫餅充飢,實際上是不會回應到居民真正的需求,甚至會變成一個擋箭牌,將經屋的資源再分散,令到市民購買經屋和夾屋要雙重申請,居民手續也更麻煩。為此,筆者對「夾屋法」投下反對票!因為筆者更期望政府能去反思澳門整個房屋政策,如果政府要推夾屋法,就有必要確保經屋及夾屋均有足夠供應,而不是畫餅充飢!

□ 立法議員、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 林宇滔






2022年12月24日 星期六

「大白象」 輕軌須全面審計定前路 |2021-12-24 訊報 宇論滔滔

    談到輕軌系統,居民第一個反應必定是造價昂貴、工程大幅超時、營運費用高昂、效益欠奉的「大白象工程」。2007年,澳門特區政府正式宣佈興建首期輕軌線路,但由於政府投標及路線爭議等,直到2012年才正式動工,興建計劃一拖再拖,直到2019年底,耗資逾一百億,但全長僅9.3公里及11個車站的輕軌氹仔線才正式通車。

    由於輕軌氹仔線僅在氹仔和路氹城行駛,加上去年起受疫情影響,輕軌氹仔線的日均載客量僅有約2,000人次,以輕軌每年營運成本逾10.3億元計算,平均每名乘客每次的乘車成本高達1,800多元。

輕軌建與停應作客觀數據分析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輕軌氹仔線開始營運後不足兩年,就屢次發生停運事故,早前更需要暫停服務180日,以更換全線電纜。上述種種情況,嚴重打擊社會對輕軌系統的信心,更令社會質疑,是否仍有必要繼續耗費大筆公帑去營運輕軌系統?

    面對社會對輕軌系統的眾多質疑,特區政府似乎未有用數據來回應,亦未有明確交代未來輕軌系統在本澳交通政策的定位,以及將來有何措施提升輕軌的營運效益、降低輕軌的營運成本等。但與此同時,特區政府近年不斷拍板興建輕軌新路線,如全長2.2公里、造價達34.6億元的輕軌橫琴線,以及全長1.6公里、造價超過9億元的輕軌石排灣線。

    此外,造價預料數以百億元計、由北安碼頭經新城A區接駁到關閘的輕軌東線,雖然當局至今仍聲稱未有預算,但政府已表明明年會將輕軌東線工程判給。

高效集體運輸是澳門交通唯一出路

    社會對於輕軌系統的前路有不同看法,但筆者必須指出,一個既高效又穩定的集體運輸系統是改善本澳交通問題的核心和必要手段,亦同意輕軌應儘快接駁到媽閣和關閘,發揮輕軌的跨海運輸和接駁人流最多的口岸的功能。

    但筆者亦要強調,因應社會對於本澳輕軌建設過去出現眾多超支、超時、走線脫離實際需求、載客量低及營運成本極高的問題,社會對輕軌的信心早已盡失!尤其面對特區政府近年收入銳減,筆者認為,特區政府有必要全面審計輕軌歷年來的投資、營運狀況和開支等,對於輕軌未來的運作、客流和財務作出全面、合理的規劃和預算。只有在有實質財務預算和規劃下,才能客觀科學地決定輕軌及個別路線的去留和興建。

輕軌營運判上判政府難管好

    筆者必須指出,原有的「運輸基建辦公室」2019年10月1日「變身」為「澳門輕軌股份有限公司」的同時,政府將澳門輕軌營運以專營權的方式直接判給予「澳門輕軌股份有限公司」,並由「交通事務局」對輕軌專營合同進行監管。

    不過,澳門輕軌公司的前身「運建辦」,在2018年4月,與「港鐵軌道營運(澳門)一人有限公司」簽訂為期80個月,合同價達58.8億元的「澳門輕軌系統氹仔線營運及維護服務合同」。

    按目前運作架構,倘輕軌運作違反專營合同,交局只能處罰「澳門輕軌公司」,實際營運的「港鐵」會否受罰?受罰多少?外界並不知悉,「澳門輕軌公司」也從來不用向公眾交待!此監管架構不單不符正常管理邏輯,更是目前輕軌運作效益極低、也不用向公眾交待的核心原因!

輕軌公司定位不清須理順

    故此筆者建議,特區政府目前是時候提前審視和理順澳門輕軌未來的營運和監管方式,明確「澳門輕軌股份有限公司」的定位角色到底是,輕軌規劃建設?還是輕軌的實際營運?如是前者,實際的專營機構應以判給的形式直接外判,並按專業合同作出嚴格規管;倘屬後者,輕軌公司就應該自營核心服務,並接受交局及公眾的監管。

□ 立法議員、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 林宇滔






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

每日千人分流至社區門診 「確診」僅雙位數公佈也「躺平」?|2022-12-23 宇論滔滔


    
 特區政府於12月8日正式改變本澳整體防疫模式,政府的講法是進入過渡期,但用筆者的講法,實際上就是由「動態清零」,轉為與「病毒共存」,儘管政府連日聲稱每日「新冠病毒確診」仍為兩位數,但相信任何一個澳門人都知道,新冠在澳門正海嘯式爆發,社交媒體亦有大量確診的朋友上載抗原檢測陽性的圖片,因感染人數太多,不少食肆、銀行或其他機構及政府部門都因大量員工感染新冠影響運作,甚至需要暫停開放,據筆者不完全統計,保守估計本澳最少三分之一家庭已感染新冠,甚至有意見估計感染家庭已達一半!

澳確診定義自行創新不跟內地?

    但最令居民不滿的是,政府根本沒有將掌握的感染數字公佈,甚至以魚目混珠的「確診數字」誤導公眾或隱瞞疫情的嚴重性!當局在15日發出新聞稿,聲稱「因應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昨(14)日公佈,當前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實行願檢盡檢的策略,許多無症狀感染者不再參加核酸檢測,無法準確掌握無症狀感染者的實際數量,從昨(14)日起不再公佈無症狀感染者數據,只公佈確診患者數據。故此,本澳亦跟隨相關公佈方式。」

    首先,本澳一直有公佈無症狀感染者,自15日起突然不公佈無症狀感染者本身就是問題,但更重要是,特區政府竟然創新了「確診患者」的定義。根據15日新聞稿指出:「按內地定義,有明顯症狀和或肺炎表現的感染者列為確診患者,而對應本澳,即把需要入住衛生局的隔離治療設施(包括隔離治療酒店、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或仁伯爵綜合醫院隔離病房)的患者,定義為新冠病毒確診患者」。

    簡而言之,內地只要有核酸或抗原檢測陽性,加上有發熱、乾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或經CT有肺炎特徵的病患,均列為確診病患。但一直聲稱要緊跟內地政策的特區政府,竟然又在內地確診病患的定義中,僭建一層「入住衛生局的隔離治療設施」的要求,意味著大量在社區門診或其他醫療機構診治,又或抗原陽性在家隔離且有症狀人士也不被納入確診患者的統計。

九成院舍染疫死亡率較其他地區高

    在這創新的定義下,澳門14日僅新增45例新冠病毒確診患者,較前一日的402例,大減九成!由當日開始,政府往後新聞稿內文雖然有指出:「新增多少例新冠病毒確診患者入住衛生局的隔離治療設施」,但標題則改為:「新增多少例新冠病毒確診患者」,做法明顯有誤導公眾之嫌!

    必須指出,根據官員21日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至今約 一成醫護人員染疫,現時新冠確診有 300多人住院,重症佔約 100宗,八成以上重症有基礎病惡化的情況,目前平均每日有 1,000人到社區門診就診,且已有九成院舍出現院友或員工染疫。有大量市民向筆者反映,政府的網上門診評估過於簡單籠統,不少有症狀人士連預約社區門診的機會也沒有,根據專業人士向筆者分析,無論是上述數字、還是死亡病例,本澳都較其他地區第一波染疫時更為快速和嚴重,若政府仍然躺平應對疫情,後果不堪設想!

    政府明明掌握疫情資訊,但就選擇性不公開,此做法會令社會及專業人士更難評估疫情,更有可能因資訊不透明而引起公眾恐慌。以香港為例,即使現時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已數以萬計,仍然會在網上公佈當日核酸檢測(本地和輸入)和抗原快測的新增陽性個案,以及疫情以來的累計個案數字。同時,核酸陽性檢測個案亦細分為確診、無症狀感染、及復陽個案的數字。雖然數據或非完全精準,但對社會各界掌握疫情,做好自身應對極具參考價值。

恆常公佈統計數字才能穩人心齊抗疫

    除了上述新增個案的基本數據外,院舍的感染狀況,包括長者、長期病患、高危人士及重症的感染數字亦值得社會關注,近日不斷傳出有院舍發生大規模感染、醫療機構及保安部隊大量前線人員也有不少感染需要休假,但當局一直未有恆常向公眾清晰交代實況,公眾根本難以客觀掌握疫情最新情況,如何做好自我應對及安排?如何盡好自己抗疫的責任?正正由於信息沒有系統性的詳細公佈,坊間不同的質疑及謠言也因此而起,令社會有更多不必要的內耗。

    相反,一直聲稱已做好預案及物資充裕的特區政府,就連抗疫包的連花清瘟都不足,澳門的退燒藥亦因感染人數「極速」增加導致市面藥房斷貨,政府之前承諾採購的新冠病毒藥物是否足夠應付大量確診病患等至今仍是未知之數!難怪不少市民向筆者投訴,一直強調「動態清零」的特區政府,共存前難道毫無準備?本來仍對特區政府抗疫有一定信心的市民,在過去兩星期眼見身邊確診人士大增,但特區政府似乎以不變應萬變!當日特首公開強調「躺平」社會要付出很大代價,為何今日真的實行「共存」時,政府真的「躺平」?

    更令筆者擔心的是高危及重症病患是否得到足夠的醫護及設備照顧,根據衛生局近日宣佈,五位有公佈隔離地點的新冠死亡病例中,四例均在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出現,據曾入住及正入住高頂的市民向本人反映,高頂的醫護人手安排長期不足。再者,無論考慮其他專科支援,還是急救醫療設備等角度,風險最高的病人均應被安排在山頂醫院的隔離病房,故連續出現多例在高頂的死亡個案並不合理,也反映相關分流及轉治機制存在問題。

頭五例死亡四例在高頂情況不尋常

    再者,本月13日,出現今波疫情首名感染後死亡病例,一名80歲有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的患者於12日核酸檢測陽性,13日早上被送至社區治療中心(澳門蛋)接受治療,隨後轉送至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進一步治療,患者於同日晚上被發現無反應、無呼吸心跳,宣告死亡,這個案例也明顯反映出病人病況轉差時未被及時發現。

    上述種種,都反映出目前新冠高危及重症病人的分流、轉治及照護,無論從系統、人手及機制上都存在各種問題急需修正,才能避免本澳死亡案例持續上升。但最令筆者心寒的是,政府不單未有認真檢討機制,並向公眾交代上述問題的任何改善方案,反而在筆者發出公開信後,再不公佈新冠死亡患者所在的隔離設施。

    不諱言,按目前政府近乎「躺平」的控疫政策,本澳很快會達到政府最先預估的五到八成感染率,但正正由於疫情發展過快,甚至仍未到達高峰,特區政府有必要清晰分流指引及提升執行效率。

    但目前本澳只公佈處理感染者採取分流措施,包括自我評估、社區門診、送往社區治療中心評估,按照病情輕重再決定送往隔離治療酒店(有醫療需求者),情況嚴重則安排到醫院級別的治療設施,即山頂醫院、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澳門蛋A館,卻並未有解釋重症及高危患者的具體分流、治療及轉治方案,當局有必要檢視四級轉診機制及不同醫療機構人員配置,確保有需要的病患狀況得到持續監察及適時的照料;並參考香港的「三層治療機制」,公佈目前三個衛生局的隔離治療設施(山頂醫院隔離病房、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及隔離治療酒店)如何分流不同程度症狀的患者,尤其重症及高危病患入住的隔離治療設施是否有專科醫生負責。

四級分流更需持續監察及時轉治

    現時政府雖然公佈了感染後四個級別的分流方式,但除了直接居家隔離外,其餘評估後的分流程序均沒有交代。按目前最新修定的指引,65歲及以上老年人、13歲以下兒童、懷孕晚期(28周或以上)孕婦、未控制良好的慢性基礎疾病者,需要由醫務人員評估後,進行確認其是否適合居家隔離。經衛生局醫療人員評估後,認為有臨床住院需要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將被安排入住當局轄下醫療設施或隔離治療酒店,接受隔離治療。

    但本人收到家屬及病患反映,由14日開始,不少檢測陽性的長者及幼兒到山頂醫院急診評估,但卻獲告知患者必須等待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床位。患者在等候十多個小時後,仍未有醫生為其進行評估,醫院亦不讓病患回家,令不少陽性長幼病患最終折騰至15日凌晨時段,才獲發簡單的退燒藥回家隔離。此舉讓正忍受感染症狀的患者,白白浪費十多小時等待,無法得到休息。因此,當局有必要檢視目前的評估分流效率,清晰指引標準及簡化評估程序,減少病患折騰。

□ 立法議員、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 林宇滔





2022年12月9日 星期五

特首曾指「駕照互認」未有共識 不應綑綁「澳車北上」應先作諮詢|2022-12-09 宇論滔滔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日前在施政辯論中表示,「澳車北上」及「駕照互認」已經「九九十十」,短期內有好消息公佈。然而,行政長官賀一誠在2020年11月16日談及「駕照互認」時表示:「立法會已就駕照互認有很大爭議,指出駕照互認必須是雙向,強調是否互認駕照仍需要聽取議員意見。」再者,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今年八月立法會口頭質詢回覆本人追問時亦清晰表明,「澳車北上」及「駕照互認」兩項議題並非「一齊」,並強調有關「駕照互認」在2018年的議會辯論中議員「沒有共同看法」。

特首曾公開指「駕照互認」爭議大無共識

    必須指出,「澳車北上」計劃廣受澳門人支持,應該要盡快上馬推出;然而,內地與本澳駕照互認問題在澳一直有很大的爭議,甚至因此觸發公眾遊行示威反對「駕照互認」,並要求當局加強執法,嚴打內地黑工司機等。社會實在不明白,當局為何會突然聲稱「駕照互認」短期內會公佈實施?

    翻查資料,政府早在二0一三年底已提出《粵澳小型汽車駕駛證互認》,已引起社會強烈反響,時任行政長官崔世安當時回應強調,留意社會對互認問題,包括有關兩地人口、面積以至口岸管理等具體問題發表許多不同意見,重申政府會以廣大居民的利益為依歸作整體考慮,並在二0一四年委託學術機構進行《粵澳小型汽車駕駛證互認之社會觀點調查研究》報告。但當局最終拖延至2017年底才公開上述報告,該報告建議包括:

政府曾做「駕照互認」研究有四項具體建議

一) 在「粵澳小型汽車駕駛證互認」計劃裡加入互認條件,如需要求申請人報讀一個有關粵澳兩地駕駛文化和習慣的短期課程,完成課程後才可獲批換取另一地區的駕駛證。

二) 在「粵澳小型汽車駕駛證互認」計劃裡加入換證限額數量,額滿便不再接受申請。當局可定期檢討計劃的落實情況,如公眾滿意情況,可逐步放寬限額。

三) 把駕駛證互認變為臨時駕駛證簽發的模式,即粵澳兩地的駕駛人士可向另一地區的交通部門申請簽發臨時駕駛證,在一定時間內(時限可定在數星期至一年之間)可在當地駕車。

四) 由粵澳兩地政府在橫琴或拱北地區合作設置駕駛培訓區,並設計符合兩地情況的駕駛課程,共同培訓粵澳兩地居民的駕駛技術,經考核合格後,參與駕駛訓練的兩地居民便可獲取粵澳兩地的駕駛證,可在兩地自行駕車;當局亦可以考慮接受沒有持駕駛證人士的申請報考這個駕駛課程。

指舊報告過時但又不作新研究

    報告也建議,澳門政府在決定是否落實《粵澳小型汽車駕駛證互認》計劃前,可製作計劃的諮詢文件,向澳門市民詳細介紹計劃內容,避免他們因對計劃內容的不認識而出現誤解;與此同時,亦可向公眾提出不同的方案讓澳門駕駛人士可在內地駕車,從而使澳門市民對此課題有更深入認識,並獲得公眾的支持,這有利於日後政策的落實和推行。

    對於為何不按政府研究報告推動「駕照互認」,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在2018年則辯稱:「隨著近年澳門社會發展方向和定位的轉變,在二零一四年進行有關駕照互認的研究報告,其數據分析和意見內容已不足反映澳門現況,故交通事務局不以此作為參考……」但過去八年期間,至今未見政府交代「駕照互認」最新的詳細內容,當局有否進行重新的調查研究及數據收集?當局有否評估目前本澳逾十萬內地外僱、數萬內地在澳高校生中,有多少人符合互換資格,這批人士會帶來多少新增私人駕車需求?當局有何措施避免他們對本澳本身已擠塞的交通造成更大的負擔?這些都是當局必須向公眾交待的。

計劃更名範圍擴展 計劃詳情應向公眾公開

    更值得留意的是,四年前的《粵澳小型汽車駕駛證互認》已悄悄更名為 《內地與澳門關於互認換領機動車駕駛證的協議》,單從名稱變化、互換範圍由廣東省擴大至全國,駕照類型亦由最初的小型汽車變成機動車,名稱變化是否意味互換範圍由廣東擴至全國,駕照類型亦由最初小型汽車變成機動車等,兩方案在申請對象、互認駕駛證的類型及其他計劃詳情方面有何分別?當局有必要向公眾交待。

    再者,按照行政長官賀一誠在2020年11月16日對「駕照互認」時已明確指出,「立法會已就駕照互認有很大爭議,指出駕照互認必須是雙向,強調是否互認駕照仍需要聽取議員意見。」為此,筆者認為,當局會否承諾將社會沒有大爭議的「澳車北上」先行落實,並將爭議較大,且社會未有共識的「駕照互認」先作「公眾諮詢」!短期內,為方便澳人考取內地車牌,政府應積極與內地政府溝通,提供便捷措施方便澳人到內地進行交通知識考試獲取內地駕照; 長期來說,更應考慮研究報告建議,探討粵澳兩地政府在橫琴或拱北地區合作設置駕駛培訓區,設計符合兩地情況的駕駛課程,共同培訓粵澳兩地居民的駕駛技術,經考核合格後,參與駕駛訓練的兩地居民便可獲取粵澳兩地的駕駛證可在兩地自行駕車等。

在澳內地外僱及學生即時可駕駛承載力成疑

    最後,政府近期採取很多積極措施推動社會更多使用公共交通及減少私人車輛使用,且非澳門駕駛執照交通意外比率較鄰近地區高逾百倍的情況下,政府竟在互認條文內容「唔清唔楚」、「零配套」和「零應對」下,毫無限額全面容許在澳門逾十萬內地外僱及內地在澳高校生等,只要有內地駕駛證者可即時在澳擁有駕駛資格,這對僅得四百多公里道路的澳門,絕對是一個極為沉重的壓力;加上兩地駕駛方向、規則和習慣存在極大差異,只會衍生更多無謂和不必要的區域摩擦和矛盾,與區域共融的方向根本背道而馳!

□ 澳門立法會議員、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 林宇滔




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內地防疫政策明顯轉向 澳應做好四級醫療應對|2022-12-02 宇論滔滔

   執筆之時(周四零晨),本澳單日錄得八宗新冠陽性個案,儘管當局均列作輸入關聯個案,但因多個個案非在管控中發現,實際相關個案應屬輸入關聯的社區感染。再者,28日今波疫情首宗的士司機確診案例,當局指因司機表示於11月25日或26日中午曾經接載4名內地旅客,其中1人在車內有咳嗽情況,故暫列為輸入關聯的確診病例,但實際上該4名內地旅客至今仍未尋獲或被證實核檢陽性。

推「二十條」後控疫「亂」中趨「鬆」

  自上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公佈「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條措施」(下簡稱「二十條」),實際上已看到內地防疫政策轉向,包括不再追蹤次密接、取消中風險區、取消熔斷、整治層層加碼及重覆隔離、一般不作全員核檢等措施,從傳染病防控的角度,上述措施明顯是防疫政策的大轉變。但由於內地堅持動態清零已近三年,各地對「二十條」的執行有不同理解,初時各地控疫力度仍鬆緊不一,甚至出現不少混亂。因為基本不作全民核檢,內地疫情每日維持新增數萬宗,且多點爆發,更重要是,部分地區政府的過度防疫及層層加碼引起多地民眾不滿,儘管確診數字未見回落,但內地各市防疫措施放寬趨勢已極為明顯。

  包括廣州、成都、北京、深圳、重慶等多個中國主要城市紛紛突然宣布一定程度放寬防控措施。廣州市多區宣布解除臨時管控區,密接者亦可居家隔離。成都居民進入自家小區不再查驗核酸,進入辦公室核檢由24小時放寬至72小時。北京多區對無社會面活動人員,不再強制核檢。深圳市和重慶市宣告不以「時空伴隨」作為密接標準,允許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及不展開全民核檢等。與澳門關係密切的中山坦洲,除了取消便民核酸檢測點外,要求有症狀人士自行前往中山市坦洲人民醫院檢測。

內地控疫短期內料急速改變

  根據新華社報道,分管中國防疫的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昨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座談會,聽取衛生專家對改善防控措施的建議時指出「Omicron病毒致病性減弱」,並指「中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應持續優化防控政策,「不斷完善診斷、檢測、收治、隔離等措施,加強全人群特別是老年人免疫接種,加快治療藥物和醫療資源準備」。再加上近日網上亦流傳國家傳染病權威鍾南山表示「Omicron症狀輕,主要影響鼻咽及大氣管,肺炎比率低,死亡率接近季節性流感,市民毋需過度擔憂。」簡而言之,各方消息均顯示,內地防控政策極可能出現急速改變。

  筆者多次在本欄指出,本澳的旅客有七成來自內地,數以萬計的居民、跨境學童和逾十萬外僱都居住在內地,本澳必須維持與內地免隔離通關,社會經濟才能維持基本正常運作,故緊跟內地防疫政策,是本澳防疫策略目前唯一的現實選擇。再者,新冠病毒不會消失,「共存」必然是新冠疫情的終點,內地防疫政策逐步由「清零」轉向「共存」只是遲早的事,而本澳亦必須跟隨內地控疫政策,以確保與內地一直維持免隔離通關。

Omicron致死率似流感 但影響仍不輕

  筆者必須提醒,儘管Omicron的致病及致死率已趨近季節性流感,但因其傳染力極強,故其對醫療系統的衝擊仍遠高於一般季節性流感。因此,對負責任的政府而言,「共存」過程絕非「放手」或「躺平」,而是必須做好周全準備和預案並有效執行,才能做到可控的「共存」,澳門必須盡快消除現存的短板,例如高危人群的第4針、兒童第3針等,以及將用於全民核檢和封控的資源及時轉移到四級醫療。

  所謂四級醫療是指:「家居自我護理」、「社區門診」、「住院」和「深切治療」,即按患者屬無症狀、輕症狀、高危人群及重症等,精準分流到相應的四級醫療,並有機制系統持續對各級病人進行實時監測,並因病情變化在不同級別醫療快速轉移,目的是將醫療資源效率最大化,同時讓患者得到最適切的治療。但說易行難,面對大量新冠患者下,要維持醫療系統正常運作,盡量減少重症及死亡率,全球各地成功案例不算多。

「共存」非「躺平」 疫苗接種醫療分流最關鍵

  根據傳染病專家分析,從圍堵(相當內地「清零」)轉為「共存」的過程,澳洲、新西蘭做得最好,其次,日本、新加坡等也做得不錯,他們在「共存」過程中有充分計劃和準備,包括有效推動接種,並相對有效執行四級醫療應對大量新冠病患,實現在可控或相對可控的情況「共存」,將新冠疫情的重症及死亡率減到最低,也避免令醫療系統超負荷運作。

  相對而言,香港並沒有做好周全計劃和準備,實際上是被逼走向「共存」,故在第五波疫情期間,對香港醫療系統造成巨大壓力,單是上半年就有逾九千名長者因新冠病毒死亡。近期香港新冠每日確診數字仍近萬宗,每日死亡數字仍有十多宗,住院人數亦近三千人。

  然而,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儘管本澳防疫政策要在短期內緊跟內地逐步轉向共存,但本澳在十月公佈「應對大規模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預案」(下簡稱「預案」)第二版修訂時,當時內地仍未公佈「二十條」。「預案」第36頁的五個傳播級別的應對措施,仍然以動態清零為主要目標,在疫情出現廣泛傳播時,仍以全民核檢作為應對手段,未有就四級醫療做好準備,難以配合內地目前基本不實行全民核檢的防疫方針。

澳預案第二版未有四級醫療對策

  當局也必須及早制定預案,將原本用於全民核檢或其他防控措施的資源,儘快逐步調撥到四級醫療,確保政府跨部門能夠有效協作應對,確保四級醫療的有效運作,並向社會做好宣傳預案及系統更新,確保大量患者能在自己健康碼找到足夠的指引及資訊,減少政策推出時社會對政策的誤讀誤解,各方協力讓四級醫療高效靈活執行,確保所有患者得到最適切的醫療支援。

做好應對走好疫情最後一里路

  此外,儘管本澳的整體疫苗接種率達92.1%,但兒童及長者接種率仍然較低。儘管院舍長者接種率已近九成,但整體長者、尤其八十歲以上的接種率並不理想。根據政府資料,目前八十歲以上長者約一萬四千人,當中僅七千多人接種疫苗,故如何及早提升這些長者的接種率,尤其是非院舍長者的接種率,也是逐步共存的關鍵工作。

  不諱言,筆者對本澳跟隨內地逐步「共存」過程的具體執行和應對等各層面實有不少擔憂,但筆者仍期望政府官員能夠精準理解「二十條」及掌握內地防疫政策的最新轉變,並盡量提升長幼及高危群體的疫苗接種率,真正帶領本澳走好疫情最後一里路,讓澳門經濟盡快復甦及社會重回正軌!

□ 立法議員、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