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5G牌僅兩營運商競投足證電信政策反複無規劃令業界卻步|2022-11-11 訊報 宇論滔滔

    特區政府於今年6月30日透過公開招標形式,宣佈發出最多四張5G牌照,但政府只收到澳門電訊和中國電信(澳門)提交的兩份標書。最終,特區公報於本周一(11月7日)刊登行政長官批示,澳門電訊和中國電信(澳門)一如所料分別獲批5G經營牌照,有效期為8年。牌照規定,持牌人須在牌照發出日起計一年內開始提供商業服務,自建一個可良好覆蓋澳門全境50%的系統,並在之後18個月內以自建、共建共享或共用方式良好地覆蓋全境。最令筆者失望的是,儘管拖延多時的5G發牌終塵埃落定,但是窒礙電信業長遠健康發展的兩座大山:公平使用特許資產及盡快發出匯流牌照,政府至今卻未給出任何解決方案及時間表。

窒礙電信業發展兩座大山:「特許資產」與「匯流牌」

    在電信特許資產上,政府於2009年與澳門電訊簽署《公共電信服務特許合同中期檢討公證合同的附錄合同》,合同規定澳門電訊須於2011年12月31日前提交包括「特許資產」的財產清冊予政府審批,亦明確規定其他營運商應可付款公平使用特許資產。但政府不單未有把握2011年固網開放的契機落實特許資產公平使用,且到2016年的中期檢討、2021年合同到期都未認真處理,反而再簽「1+1」合同延期兩年,令特許資產至今12年仍獨家使用,完全違反當初開放固網市場定下的初心。

    筆者必須指出,5G有傳輸速度高、延時少及可連接更多的終端設備的優勢,但不論5G抑或4G網絡,在用戶體驗上並無根本性分別,但礙於電訊特許資產一拖再拖至今仍是獨家使用,令專線租金費用水平較鄰近地區高幾倍,政府更一直沒有介入和落實特許資產公平使用,故5G投入運作後,對於需租用專線的營運商成本會大增,形成更加不公平的競爭。再加上今次5G牌照沿用過去獨立發牌的方式,即獲發牌營運商需要自行建立一個獨立運作的5G網絡,考慮投資成本不菲,有兩家正營運的流動電信營運商均無參與競投。

專線費高昂 獨立建5G網令業界放棄5G

    政府早於2013年提出,未來電信牌照會朝「匯流」或「三網合一」方向考慮;2019年政府就電信網絡及服務匯流牌照正式諮詢業界,建議將匯流牌照分為基礎網絡及服務兩牌照,前者負責建網及基站,後者提供各類電訊服務,只要有服務牌照,營運商就可經營所有電信服務,以符合電信服務發展越趨多元化的需要。但政府於2020年曾表示要「先理順政府電信特許資產歸屬」才發5G牌照,而匯流牌立法及發牌卻一拖再拖,最終政府於2021年初突然轉軚,5G將與之前的流動電信牌照一樣採獨立發牌機制。

    筆者必須指出,雖然政府過去一直強調要發展新興產業及「數字澳門」,但5G作為世界上最新興的電訊服務,本澳卻只有兩間公司投標及獲發牌,反映出業界已用實際行動證明對澳門的電信政策失去信心。再者,5G服務的速度、可連接設備均較4G大增,但專線頻寬亦比4G多出逾百甚至逾千倍,若當局再不解決電信特許資產一家獨佔的死胡同,其他電信營運商要營運5G就只能花鉅資獨立建網,只會令未來電信服務的不公平競爭進一步加劇!

研究不能無了期 電信政策應有規劃及時間表

    電信特許合同將於2023年12月31日完結,政府去年委託南京郵電大學所作的「澳門電信發展和改革規劃」亦將於明年上半年有結果。筆者認為,特區政府應把握契機,解決現時電信特許資產由單一公司壟斷、業界無法公平使用的問題,令到電信市場真正開放。當局應儘快向社會公佈未來處理電信特許資產的方案,確保電信特許資產能真正能開放公平使用,當局亦應儘早交代「電信匯流牌照」的立法與發牌時間表,使電信業之間可以達到公平競爭,令本澳電信業重回健康的發展軌跡,亦令居民可以享受到優質、價廉的電信服務。

□ 立法議員、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 林宇滔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