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3日 星期五

提前一天宣佈停課雖獲掌聲難言科學 堅持科學人性兼顧推動校巴方為正道|2022-05-13 訊報 宇論滔滔

    華南地區迎來今年最強降雨天氣,澳門及內地氣象部門均提前多天預警,廣東一帶十一日開始一連三日迎來大雨,中央氣象局亦提前一天發出黃色暴雨預警;國家防總亦發出四級防汛應急響應。珠海、中山等多地提前一日發出停課通知,廣州更直接宣佈停課三天。

引用「特殊天氣」條文提前宣佈停課依法嗎?

    澳門教青局亦破天荒地提前一日宣佈停課,宣告如下:「根據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的預測,明天(5 月 11 日)澳門及周邊地區將出現持續時間長及強度大的降雨甚至暴雨情況,有可能對學生上課安全造成重大影響。經與氣象局會商後,教青局宣佈非高等教育各教育階段全日停課,高等院校參照有關規定執行。」

    教青局提前一天通知翌日停課決定,家長及學校可以提早準備,十一日早上確實有黃雨(預測或錄得雨量20毫米/小時),但未達需停課的紅雨(50毫米/小時)級別,但由於停課令交通壓力大減,交通在雨天來說已算相當暢順,停課決定普遍獲得支持。儘管有意見會質疑,本澳已有暴雨停課機制,即上午六時半至九時或中午十二時至下午兩時期間有紅或黑色暴雨訊號生效,幼、小及特教全日停課,中學則停課半天。教青局提前一日宣佈因暴雨停課,是否有法律依據?

    翻查「第62/2020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附件:「澳門特別行政區學校在熱帶氣旋、暴雨及特殊天氣情況下所採取的措施」,除上述提及的暴雨停課規定外,第1.3.3條確有規定:「當已出現或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預計將出現對學生健康或安全造成重大影響的特殊天氣時,教育暨青年局可根據天氣及往返學校的路面實際情況宣佈相關教育階段中止全部或部分教育活動。」至於是否完全適用,筆者確有疑問,當然內地防汛防災部門對今次部門的預警或是理據之一,但是否完全依法真的見仁見智!

暴雨預報無路捉 不可能提前一天預警

    更重要是,不同於颱風系統結構相對穩定,其風力和路徑相對「有路捉」,暴雨預報至今仍是氣象界的難題,香港天文台的暴雨預報技術雖然已屬世界前列,但根據其2017年的刊登期刊的文獻研究,黃雨一小時的預報率只有四成,兩小時只有一成,雖然可提升預報次數增加捕捉率,但一小時的預報虛報率達六成、兩小時更達九成,三小時更接近百分之百,故有效預報的最長時間是少於一小時。

    簡而言之,按現時人類科技,提前一小時才能較有效預報暴雨,提前一日的停課決定根本與預報無關,而是一個政治決定。故若有意見認為,教青局提前一日決定停課的原因是「暴雨預報技術提升」,肯定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當然亦有意見認為,當局十日破天荒提前一日宣佈停課,或是考慮跨境生問題,因為珠海停課加上當地確受暴雨影響較嚴重,跨境生來澳上課或有安全問題。目前本澳非高等教育學生總數約八點六萬,跨境生約四千多人(佔整體約5%),當中約一千八百人屬中學生,筆者認為,等同現時黃雨雖不停課,但學校應酌情處理學生遲到缺席一樣,因內地特別情況對跨境生酌情處理,筆者絕對支持,但倘若因為內地停課,澳門整個非高等教育就要一同停課,這個方向筆者實難苟同。

內地氣象預報重「雨量」 港澳則重「雨勢」

    這正如同樣有意見認為要統一兩地氣象警報一樣,從十一日廣東多個城市受暴雨影響出現嚴重水浸影響出行,但澳門影響相對較小一樣,兩地因應社會、經濟和基建的不同,氣象預報的側重其實也有不同,內地幅員廣闊,大部分地區城市化程度不高,大城市的渠網基建也相對落後。氣象部門預警更關注可能導致人命損傷的河水氾濫、山洪暴發及城市廣泛水浸的「總雨量」。但在澳門和香港,由於城市化程度極高、渠網基建相對發達,暴雨對市民的人身安全影響較低,更多是對出行、尤其上下班繁忙時間出行的影響,故氣象部門預報更側重「雨勢」的預測。

    讀者或會質疑,暴雨難預報,為何中央氣象台及防總又可提早一天、甚至數天發出預警?其實只要看氣象資料就可知道,今次影響廣東一帶低壓槽面積廣泛,幾乎覆蓋整個華南地區,就算目前預報技術難以預測暴雨具體發生地點和時間,但整個廣東廣泛地區未來數天將持續受到大雨影響幾乎是肯定的,再者內地不少城市或地區渠網排澇建設仍然落後,鄉間、山區甚至無任何排水基建,河水氾濫、山洪暴發等洪澇災害威脅生命安全也是可預見的,故內地提前發出應急響應不單符合科學、且是必須的。事實上,十一日當日內地珠海、中山等多地確實暴雨成災,不少馬路被淹浸,居民車輛均需涉水而行,內地提前一日停課決定確是合情合理。

翌日預計暴雨更勁 卻沒提前宣佈停課

    內地多市提前一天宣佈因暴雨停課,對有四千多跨境生的澳門教育部門肯定有一定壓力,但澳門早有明確的停課機制,加上澳門地方細小,根本不可能預計明早的暴雨情況下,當局以「特殊天氣」為由破天荒提前一日停課雖獲得社會普遍支持聲音,但法律理據確實不足,也難有足夠的科學數據支持。

    故儘管在十一日早上,國家防總將廣東防汛應急響應由四級提升至三級,同日內地中央氣象局雖將暴雨預警由黃色升為橙色,預計十二及十三日的雨勢將較十一日更大的情況下,教青局再沒有提前一日通知停課,而改為按機制提醒家長留意當日早上暴雨警告訊號。

根據十二日早上六點半至九時(停課機制)的雨量,本澳錄得的雨量均不到10毫米,連黃雨也未達標,但因需如常上課,市面交通嚴重擠塞。

交通擠塞才是暴雨停課怨氣根源

    正如香港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對氣象預報的總結:氣象預報應以科學為基礎、服務人為目的、以人的安全為第一考量。筆者認為,停課安排及氣象預報確實難以滿足所有人,但專業部門應該堅持專業,謙卑聆聽意見,作出盡可能科學兼人性化的預報。

    但換一個角度,坊間對暴雨停課的怨氣,更多是源於暴雨期間因不少家長以私人車輛接送子女導致的交通擠塞,交通部門有否認真為此問題想想解決方案?筆者一直提倡要重新推廣的區域校巴及點對點巴士是否應作為教育部門及交通部門應該要落實推動的重點工作?

    儘管不少居民心中,澳門街水浸也是平常事,當中尤其以去年六月一日本澳錄得有紀錄以來最高的日雨量和第二高的每小時雨量為423及120毫米,由於暴雨警報凌晨才發出,本澳多個地區出現嚴重水浸導致不少損失;但十一日本澳錄得的日雨量及每小時最高雨量僅為149及45毫米,數字僅接近紅雨(每小時50毫米)水平。且在六點半至九點正常暴雨停課的觀測時段,十個監測站僅得兩個雨量達至黃雨(每小時20毫米)水平,且最高大炮台站也僅錄得27毫米雨量,遠未達至需停課的紅雨標準。

澳渠網疏通泵房正常 理應不會出現嚴重水浸

    筆者必須指出,相對內地不少城市地區,本澳渠網的排澇能力其實並不差,只是過去在渠網疏通、泵房運作及暴雨排澇基建上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只要渠網疏通得宜、雨水泵房正常運作,本澳出現黃、紅、甚至黑色暴雨,基本上都不應出現嚴重水浸,只是當局一直迴避交代本澳雨水渠網的設計承受能力讓公眾監督,現階段只要加快完成內港南雨水泵站及筷子基新雨水泵站的建設,澳門半島暴雨水浸問題亦可基本處理。

    但必須指出,本澳氹仔及路環部分黑點的雨水排澇問題當局也應同步重視處理,此外,本澳應對風暴潮水浸的基建,至今仍然零作為,有機會另文再談!當然,低窪地區居民商戶十日當晚響應呼籲,提前做好落閘等防水措施等萬全準備,確是最保險的,也值得鼓勵。

□ 立法議員、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 林宇滔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