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巴士新合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巴士新合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9月16日 星期一

巴士服務須設獨立財政支付 價格調整路線單價要透明 林宇滔促設公眾監督機制 2019年9月16日 | 市民日報

巴士服務須設獨立財政支付 
價格調整路線單價要透明 林宇滔促設公眾監督機制
【本報訊】政府與兩巴士公司的服務合同今年10月底屆滿,政府至今仍未公布具體續約內容及進展,不少市民批評政府透明度不足,令市民有「硬食」。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指出:現行巴士服務合同存在諸多問題,包括每年政府向巴士公司支付的財政援助「估估下」,兩巴合同又不設財政援助上限,巴士服務評鑑制度明存實亡,巴士服務援助更會受政府部門財政緊縮或開支影響等,總體未受市民監督。他促請政府設獨立財政預算處理巴士公司服務支出,在價格調整、路線單價上亦要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
澳廣視電視台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昨邀請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林宇滔、議員李靜儀、群力智庫副理事長陳家良出席,探討巴士續約問題。
新合同無風聲 公眾憂要硬食
期間,多位發言市民批評政府對巴士服務合同續約一拖再拖,當局應要加大資訊透明度,若然直接推出合同,應當問責。其中也有市民關注新時代和澳巴兩間巴士公司合併時,政府有權以公共利益為由不允許合併,認為政府不作為。
鄭仲輝擔心政府仍未透露合同半點風聲,將致公眾被逼「硬食」不合理條款。質疑巴士合同「有沒有需要高度機密,不向社會透露?」他認為新合同可能要「等埋輕軌」,因巴士與輕軌之間存在關係,但他形容現時社會就像「盲人摸象」般,對巴士新合同的詳情一知半解。巴士屬公共服務,應該很透明及有機制讓公眾參與討論,讓公眾給予意見,希望新一屆政府在相關方面多做工作。
現時政府明確表示新巴士合同以「公共合同」方式訂定,林宇滔指出:這是法律規定,並早於2011年時便由廉署予以糾正。
他指,問題是現時以財政援助方式處理服務價值,政府不用諮詢公眾,且今年估算明年的數,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扣除車資收入,政府補貼巴士公司其餘部分。由於提前1年估算票務收入,便存在自由裁量權,政府予人態度更是「既然唔需你監督,就唔向你交代」。
他認為,現時巴士財政援助屬於交通事務局部門預算的一部分,會受到部門開支緊縮影響,巴士服務最重要有獨立財政預算,並有機制接受公眾監督,當中巴士服務價格、票價調整等應公開透明。巴士新合同拖到今天仍未續期,不排除「陰謀論」,皆因巴士合同既可續約,也可重新招標,但今時今日明顯政府「招標唔切」,是否一定「米已成炊」直接續約,政府有責任要交代清楚。
巴士電子支付 讓公眾有選擇
他又提到,過去多年巴士合同愈趨秘密,而巴士服務評鑑制度又與利潤上限掛鈎,但兩巴士公司已沒有利潤上限,因為新福利合同沒有利潤上限,澳巴在上次續期時取消了利潤上限條文,巴士服務評鑑制度又明存實亡,只是花瓶,當局從來沒有向公眾交代上述問題。由2008年政府在巴士引入「澳門通」電子支付服務,以推行票價優惠,至今政府每年仍支付1400萬元服務費,他質疑「點解而家重係澳門通獨家提供優惠?政府畀錢買公共服務,應引入更多競爭。」他促請政府引入電子支付公司,讓市民有更多選擇。今日「澳門通」已變成市民不可或缺的服務,但其卻不受到公共服務監督。
李靜儀指出 澳巴及新福利合同均不設財政援助上限,乘客愈多,巴士公司賺得愈多,這種形式並不理想。她主張設財政援助上限,或回報予特區政府的機制。
此外,她又關注雖然巴士不能用於其他業務,卻可出租,不算在財政收入的規定也備受批評,為此亦有需要調整。
陳家良希望政府詳細解釋巴士服務價格的計算方式,並將服務人次、評鑑列入考慮。巴士續約是重大民生決策,然而政府不僅沒與交諮委商討,應有的總結報告也不見,社會缺乏充分討論,他擔心要被逼接受合同。

論壇關注巴士服務新合同 促增透明提升服務 2019年9月16日 | 大眾報

論壇關注巴士服務新合同 促增透明提升服務
【特訊】政府與澳巴、新福利兩間巴士公司的服務合同將於10月31日屆滿,距今僅剩一個半月,但政府仍未公佈具體續約內容和進展。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昨日圍繞有關議題展開討論,市民強烈要求巴士服務合同細節、訂定準則乃至巴士服務評鑒均需要增加透明度。
據立法會土地及公共批給事務跟進委員會早前引述政府的意見指出,當時已確定與巴士公司擬定的新合同會以「公共合同」批給方式進行,但具體運行模式未必有大變動;市民對維持現時以「政府主導」巴士服務,並以財政援助結合巴士「服務價值」的方式作為巴士公司收入意見不一。有出席昨日論壇時發言的市民質疑,在公共事務上政府的透明度非常低,坊間不瞭解續約合同的細節,定期的調整方案更沒有公開;記憶中巴士服務有社會評鑒制度,但不為人所知且數據鮮有公開,所得服務評價必然不夠「接地氣」。亦有意見質疑巴士公司的廣告、承接下酒店接載員工服務及巴士退役後轉售等,當局並未明晰相關收益的誰屬。更有聲音稱,若公交服務收費足夠低,市民肯定會願意搭乘公交巴士出行;相關意見指責政府「講一套做一套」,一方面提倡公交出行,同時又允許巴士加價一倍的做法等同於擾民。
出席昨日論壇的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希望政府正視社會的訴求,尤其是新一屆特區政府更需要在有關方面著墨更多。他認為公共政策需要一定的透明度和完善的機制,當中若有公眾參與,以及公眾的意見能對決策起到一定影響作用,才能有強烈的訊號督促巴士服務運營商提高服務質素。立法議員李靜儀同樣認為,無論票價高低,現時的巴士服務普遍偏差。她又質疑巴士公司能否承接其他接載乘客服務,包括日常市民所見,一輛公交式樣的巴士駛過,但顯示的卻是酒店員工接駁巴士等;李靜儀因此促請政府公開當局對巴士公司的財政援助上限。
群力智庫副理事長陳家良呼籲當局儘快公佈巴士合同的方向,雖然所剩時間無幾,但亦要聆聽和整合市民的意見,回應公眾的需求。他並呼籲增加多一些不僅限於關閘作為終點的「點對點」線路,認為其他口岸亦可以設置連接商業中心、旅遊景區等地方的專線;減少站點可以舒緩道路擠塞的情況,而接駁至其他口岸,久而久之讓有需要的人士習慣後,亦可以有助舒緩關閘口岸的壓力。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指出,公共交通批給合同具獨立的財政預算,有必要讓公眾參與監督,此外判給價格等均需要公開透明。他直言,巴士批給服務此前未能談妥,政府與兩間巴士公司簽署15個月臨時合同後,至今有關批給合同再次陷入停滯,當中不排除存在「陰謀論」的可能。他抨擊政府工作越趨不透明,兩間巴士公司的利潤上限相繼取消,而政府「俾錢買公共服務」,理應加入公平、合理的競爭,市場才能獲得良性的發展。他促請政府考慮,在商家滿足一定條件後,允許其入場參與競爭公共巴士服務。另一方面,公共巴士服務自2013年開始有評鑒系統,但相關指標有必要公開標準,包括怎樣會構成不合格的情況;而巴士公司既然接受政府的主導和資助,在發生事故時亦需要接受懲罰。
冀引入環保巴士據瞭解,現時澳巴天然氣巴士比例佔一成四,正研究購入更多天然氣巴士;而新福利則正在陸續更新近400部巴士,另外亦引入兩部內置少排放發動機的增程式電動巴士。陳家良同意有必要在環保上多下工夫,其中天然氣巴士同樣會排放溫室氣體,因此建議提高增程式電動車的比例。
林宇滔認同有關講法,指本澳溫室氣體排放量已增加四分之一,環保問題值得關注。相信使用新能源巴士是現時比較可取的做法,但現時特區政府需要從內地購買電力,本澳與內地一衣帶水,若內地生產電力的過程同樣不夠潔淨,澳門早晚亦會受到影響。林宇滔希望當局前瞻性地看待問題,積極引用更先進環保的能源。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