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巴士專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巴士專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8月13日 星期二

美副將設巴士專道惹議 學者籲政府公開更多科學數據 2019年8月5日 | 力報

美副將設巴士專道惹議 
學者籲政府公開更多科學數據 
美副將大馬路將實行巴士專道,措施一公開即引起社會極大迴響,大多數意見都反對實行專道。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昨(4)日接受本報訪問時稱不反對設巴士專道,但政府應該拿出更多數據去支持措施,亦認為現時的問題並非巴士專道能解決。
林宇滔指出,大部分返工放工的市民,在乘搭巴士時都是「 點對點 」,由北區坐車到南區、中區,建議政府更應該考慮設立「 點對點 」的特許巴士線,再配合巴士專道分流市民,這方案更有利疏導市民返工放工,他反問政府「 ?颱風天都有特許巴士接載市民,點解平日無呢?」再者,現時美副將大馬路巴士專道規劃公開已經有很多爭議,他指政府應該公開所有科學數據,電腦模擬的資料,他直言「 局長(林衍新)經常話要科學施政,但又唔公開科學數據 」。
另外,當局早前在高地烏街一帶大減電單車位已引起不少市民反對,如今巴士專道亦大減車位,林宇滔認為交局公關手法出現問題,大多時候都是「 做?先講 」,而且認為設巴士專道要大減車位,當局要在附近增設更多泊車位讓市民泊車。
辜文達:應先行先試 不排除撤回對於巴士專道,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辜文達認為巴士專道是可行方案,這是配合政府「 公交優先 」的政策,實施後將縮減巴士行車時間30%,但他同時指出,現時市民最擔憂的問題,是巴士專道分開五段,其中兩個轉上俾利喇街及鮑思高球場的路口,就最為複雜,建議政府現時「 先行先試 」,適時改善措施,必要時更要撤回方案。
辜文達亦指出,現時美副將大馬路最塞車的位置是轉入士多鳥拜斯大馬路的位置,巴士要從最左的巴士站一下子切三條行車線轉入士多鳥拜斯大馬路,過程相當危險及複雜,而設立巴士專道亦不會解決這個問題,他建議政府在設立巴士專道同時,一併解決巴士切線問題。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

2019年7月20日 星期六

美副將巴士專道應交代數據模擬分析 2019年7月20日 | 市民日報

美副將巴士專道應交代數據模擬分析
【本報訊】交通事務局計劃推行美副將大馬路巴士專道備受爭議,雖然當局指未有實施專道的時間表,但現場所見局方已啟動前期工程,甚至沿線的指示牌都已經裝好。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質疑,美副將巴士專道根本勢在必行,沒有向市民交代清楚便推行,亦沒有解釋如何處理好美副將大馬路尾段巴士切線的瓶頸位,希望當局拿出更多車流數據、交通模擬分析,以科學方式說服市民。
林宇滔指,交通局總表示沒有時間表,但其實美副將大馬路巴士專道不少前期工作已經做好,故不是沒有落實的時間表,而是未知具體施行時間,他預料美副將巴士專道勢在必行,質疑政府官員要推行政策應該講清楚,毋需「遮遮掩掩」。
巴士連切兩線右轉成瓶頸位
他續說,不反對推出更多公交專道,理論上巴士專道有助提升巴士運轉效率,例如內港巴士專道的確取得有關效果,但美副將大馬路的巴士行駛路線卻存在瓶頸位,就是美副將尾段鮑思高學校的巴士站,有幾條巴士路線離站後需要向右連切兩線才能轉往士多鳥拜斯大馬路,亦是現時區內交通擠塞的原因,內港巴士專道則不存在類似問題。他質疑交通局至今卻沒有解釋清楚如何處理有關問題,倘若在瓶頸位沒有做好細節操作,除了因減少原有的行車道可能令交通更擠塞外,巴士運轉效率亦得不到提升。
林宇滔建議當局必須處理好美副將大馬路瓶頸位塞車的問題,例如在道路上劃出禁止車輛停留的「黃格」,令巴士出站後更易切線而不會阻塞其他巴士和車輛,當局真的需要思考應對辦法,以至做好交通流量的模擬分析,確保巴士專道發揮功效,而不是為做而做。
籲官員聆聽以科學說服市民
另外,曾出任中區社諮委的林宇滔表示,往屆政府推行不少交通規劃時,都會向交諮會或社諮會介紹交通流量數據和交通模擬等資料,在有數據、有模擬分析下,即使委員有不同意見都只能接受,但現在交通局卻從沒有向社會交代有關資料,他批評現在交通局的態度是甚麼都毋需交代,「我話(推)行就行啦!」感覺交通局官員不夠謙恭聽取民意,亦沒有認真通過所有渠道向公眾交換意見,希望政府在交通政策上更多聽取民意,拿出更多車流數據、交通模擬分析,以科學方式說服市民。
林宇滔最後提到,他個人認為於繁忙時段或大批旅客訪澳的黃金周假期,推行更多點對點外圍巴士路線,會較在已經擠塞的道路實行公交專道有實際效益,相信可有效於繁忙道路釋放空間,否則所謂公交專道都只是治標不治本。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