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日 星期五

「佛系」清零無了期 真停工請求內地支援盡快控疫|2022-07-01 訊報 宇論滔滔

    自6月18日晚發現社區有核酸檢測陽性結果以來,至今踏入第13日,截至6月30日上午累計錄得572宗核酸陽性個案,年齡介乎8個月至94歲,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共跟進10,108人。今次本澳爆發的Omicron BA.5.1, 一般Omicron病毒變異株其致病致死率雖較之前的Alpha及Delta都低,但其傳染力R0(指沒有任何防護力介入下,一個感染者平均可以傳染給多少人)Omicron達10-12,明顯較Delta的5-8、Alpha的4更高。

Omicron潛伏期已中高傳染性

    Omicron短時間內能成為全球主流的病毒株,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潛伏期僅3至5天,且潛伏期時就已有中高傳染性,經過潛伏期後,有四成帶病毒人士會變成無症狀感染者,六成則會變成確診者,有高度傳染性,部份無症狀感染者,甚至會變成極低傳染性的長期無症狀感染者。

    由於其傳播力強、潛伏期已有中高度傳染性、且無症狀比例達6成等特性,意味著之前防控手段已不能有效應對Omicron的衝擊。更重要是,目前對Omicron BA.5.1的研究還比較少,但初步判斷,Omicron BA.5.1較之前的Omicron BA.2或BA.1的傳染能力再高出最少15%,且較BA.2或BA.1更多的影響患者的下呼吸道,即更容易引起肺炎,這並非好的方向!

    要阻斷傳播源主要的手段離不開:找出和隔離傳染源和阻斷傳播鏈,前者與流行病學調查的能力和效率有關,後者則與限制人員流動及接觸有關。必須指出,目前本澳流調跟進人數已達一萬,且數字仍快速上升,明顯難以有效追蹤所有社會感染源,而多次全民核檢及快篩結果亦證實,本澳社會仍有為數不少的傳染源頭,單靠流調根本控制不了疫情,故只能通過全民核檢,主動尋找出社區中的傳染源。有人或許會質疑本澳疫苗接種率已逾9成為何仍不能阻斷病毒傳播?由於新冠病毒變種極快,疫苗的保護力(即避免感染率)也不斷下降,疫苗目前最重要是發揮減少重症及死亡的風險,雖然打疫苗仍然有一定避免感染的保護力,但無法發揮阻斷病毒傳播的作用了。

全民核檢結果顯示社區傳播源持續維持近百

    政府至今先後進行過多輪全民核酸檢測、重點區域人群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等措施,首輪6月19日累計有34個十混一樣本呈陽性;第二輪6月23日累計72個十混一樣本呈陽性,且同期有26人快速抗原測試結果申報呈陽性,合共98個陽性人士;第三輪48個混管呈陽性(有132人因檢測機構失誤未有檢測結果),36人抗原陽性,即合共84個陽性人士。期間當局亦要求進行重點人群及自我抗原檢測,亦先後發現數十宗的陽性個案。

    根據結果可發現,儘管當局在發現陽性個案翌日中午就已展開全民核檢,但病毒已在社區廣泛存在,且雖然當局暫停非緊急的政府服務、呼籲停工及留在家中,但社區傳染源在第二輪仍然增近2倍,儘管第三輪核檢及抗原陽性數字較第2次稍有輕微下降,但只反映疫情未迅速嚴重惡化,但當局若未有更多更明確的限行措施,疫情只會持續不退,且只要稍一鬆懈或出現個別超級傳播者或群組,疫情就會迅速惡化,一發不可收拾。又或簡而言之,在多個行業停工十多天後,本澳控疫未有實質進展,只是暫時「穩定」在社區仍有近百個傳染源的階段,不單清零未見影,且只要無法有效限制人員流動,疫情就會即時惡化。

賭場地盤繼續開工如何限人流?

    故此,限制人員流動阻斷傳播鏈是能否控疫的關鍵。特區政府在疫情出現後,隨即呼籲暫停非必要的政府服務,雖然不少居民響應當局呼籲,留在家中減少不必要出行,而當局亦封閉了公園、休憩區等公共設施,減低群聚機會,但市面上仍有不少非必要的出行。政府在6月23日下午5時起關閉所有戲院、室內遊樂場、遊戲機中心、按摩院、健身院、酒吧、理髮店及向公眾開放的泳池等場所,並宣佈繼續關閉政府非緊急公共服務。但諷刺的是,政府一直呼籲社會及企業配合減少非必要的人員流動,但卻任由多項非緊急的公共工程在疫情嚴峻時間繼續趕工,當中更包括數千人的地盤,當中涉及大量工人聚集及共餐等,而娛樂場繼續營運,意味最少逾五萬員工需要返工及在公司進餐等,當局對必要社會服務和運作的標準和控疫政策的執行,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由於當局要求進入賭場和建築工地的人除須在每天上班前進行自我快速抗原檢測,亦要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才可上班,但又沒增加足夠的名額及人手處理大量增加的核酸需求,導致執筆之時,工人球場核檢站出現大量為返工核檢的人士聚集且場面失控,幾乎可以肯定,經此一役病毒又會在人群中大規模傳播。特區政府的控疫能力,著實令人憂心!

共存乃必然結果 階段清零保通關經濟

    雖然社會對「清零」和「共存」或有不同看法,但正如筆者公開所提及,「共存」也不應躺平,新加坡是一好例子;且與病毒共存不是選擇,而是自然規律的必然結果,故內地和澳門遲早也要與新冠病毒共存。但內地目前仍然維持「清零」策略,澳門目前與內地高度同城化,經濟亦與內地緊密相連,且有十多萬本地居民及外僱居於內地,如果本澳不採取內地相同的防疫策略,澳門不可能與內地維持通關,不單經濟會崩潰,社會運作也會即時出現問題!

    但「清零」也不能「佛系」,本澳目前的「佛系」防疫根本不可能清零。有本澳專家就按目前情況作預測,即使由現在開始實施與內地的同級的禁足措施,最樂觀仍要最少一到兩個月。但必須指出,除內地外,幾乎沒有任何地方能夠實現同級別的禁足措施,澳門就算實施網格化管理,也並非內地完全禁足,但根據實績,目前政府應對未到20個紅碼區大廈已疲於奔命,將來若實施全澳大規模的網格化管理,相信政府難以提供及時、有效和足夠的民生支援,到時將衍生更多問題。

核檢失控勢必傳播病毒反映政府失職

    故筆者一直認為,實際上澳門難以實行內地同級的禁足措施,但確有必要有更強硬手段限制非必要的人員流動,否則「清零」之路遠未見終點。執筆最後,筆者剛獲悉在關閘核檢失控事故後,當局又隨即取消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的要求,反映當局政策朝令夕改的混亂。

    本澳政府抗疫控疫能力過去十多天已基本現形,前線人員亦已長時間在高強度的壓力下工作,社會亦出現抗疫疲勞和累積不少怨氣,及後的控疫措施執行效率和居民的配合程度只會每況愈下,當局有必要及早請求內地支援,並採取更果斷有效的停工限行控疫措施,並且謙卑聽取民意反饋調整政策,否則只會重蹈香港覆轍,走向被逼「共存」之路,不單經濟重創,也會出現醫療系統癱瘓及大量重症死亡個案。筆者曾以Omicron的重症率粗略計算,只要十萬人感染,澳門醫院現有的病床將爆滿,而香港第五波疫情死亡人數逾九千人,若按人口比例,澳門或有逾九百人可能在「被逼共存」下死亡。

□ 立法議員、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 林宇滔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