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30日 星期三

林宇滔:公開渠網排水力做好規劃|2021-06-30 市民日報

 【本報訊】本月兩次黑色暴雨,本澳多區均出現水浸。市諮委、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強調,因應極端天氣頻發,對渠網規劃、泵房興建,必須有更高的安全系數。他又批評政府一直未有向公眾清楚交代本澳渠網排水能力,促請政府公開本澳雨水渠網的可承受雨量,並以此作指導標準,確保渠網從規劃、設計、興建、維修保養,甚至排污處罰能作為衡量指標,以便公眾及上級作監督,倘雨量未超過設計標準就出現水浸,相關官員理應問責。

林宇滔表示,日前黑色暴雨的雨量確實超過100毫米,瞬時雨量只比本月1日的雨量低幾毫米,雨量確實驚人,亦超出本澳很多低窪地區渠網的排洪設計。他指是次水浸地點比本月1日少,水浸程度亦較上次輕,內港北亦沒有出現嚴重水浸,反映上次政府肯定有工作做得未夠好,相信近日泵房經過調控調整,加上通渠工作,故今次水浸情況稍好,期望市政署的通渠工作能進一步做好。

他續說,本澳近期水浸均是暴雨造成,政府應因應實際情況,認真排查每個水浸原因,找到瓶頸位並作出改善。而數十年一遇的暴雨愈來愈多,必須因應極端天氣頻發,對渠網規劃、泵房興建,須有更高的安全系數。他又指現時渠網的規劃和新渠網興建由工務部門負責,市政署作為維護和更新擴容,將來建設辦升為局級部門後,問題只會更複雜,現時跨部門協作已經做得不好,希望特區政府對此設跨司統籌機制。

盡快建筷子基泵房

另外,林宇滔重申,本澳舊區地低、人多、渠網有限且複雜確是事實,但政府亦從未有勇氣交代本澳雨水系統設計的瞬時雨水承受能力,每次水浸總搬出各種理由解釋。他促請政府公開本澳雨水渠網的可承受雨量,並以此作為本澳雨水排放系統的指導標準,確保渠網從規劃、設計、興建、維修保養,甚至排污處罰等均應以此標準作為成效衡量指標。如果雨量未超過設計標準就出現水浸,相關官員理應問責;若雨量超過設計標準而出現水浸,政府就要考慮將基建標準進一步提高,也只有通過客觀的指標,有關範疇的工作才能得到可量化的改善和評價,同時才能有更科學的理據爭取社會足夠的支持,盡快落實雨水渠網基建。

對於政府日前指有決心做好渠網改造、泵房等基建工作,林宇滔指因應是次兩個水浸重災區為新橋區和鏡湖馬路,政府必須檢視和處理區內渠網有否瓶頸位,筷子基泵房亦必須盡快興建;另一嚴重地點為下環街,他指除了不同意大費周章在司打口地底建蓄水池外,應盡快增設泵房,政府已經接納有關意見,期望工程盡快展開,雖然難以擔保一定能解決下環區水浸問題,但至少能作為紓緩區內水浸的重要基建。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