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能源辦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能源辦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林宇滔倡換LED黃光路燈 2017年11月6日|澳門日報

林宇滔倡換LED黃光路燈 

【本報消息】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政府今年陸續更換街燈,部分居民反映,LED白光路燈光度較強,時值陸續更換風災期間損毀的街燈,建議更換較柔和的LED黃光路燈。

林宇滔表示,為減少能源消耗和推動環保,能源辦在一三年正式推動LED路燈更換計劃,率先在石排灣公屋群率先安裝一百二十盞LED路燈,及後一六年亦在皇朝區安裝三百七十二盞LED路燈。根據能源辦估計,全澳現有約一萬三千五百支街燈,若全部更換為 LED燈,每年約可節省二十萬度電。

白燈刺眼影響民居然而,自從去年皇朝區更換了LED白光路燈後,不少駕駛者都反映新街燈較刺眼,由於皇朝區及石排灣區均屬高層樓宇,燈光對住戶作息影響不大。根據能源辦資料,今年政府在各區,包括舊區共更換近一千支LED街燈,加上不少受天鴿損壞的街燈直接更換為LED街燈,由於不少舊區街燈與住宅相近,新換的LED無論光度和色溫等,都影響低層住戶晚間休息。

根據資料,目前歐美及香港等地,都推動更換LED路燈計劃,但歐美一般城巿採用4,000-5,000K色溫(色溫越高、顏色越白)路燈,儘管當地街燈與民居距離一般較遠,但亦引當地居民投訴,甚至有醫學團體批評色溫高的LED街燈會影響人的睡眠周期,建議應改用色溫較低(即較黃)的街燈。香港路政署自○九年亦開始試驗安全LED路燈,並在今年更換,但因應測試結果及巿民提供意見,決定選取色澤更柔和的黃光、3,000K色溫的LED燈,讓居民適應,亦符合一六年美洲醫學協會聲明中,推薦選用色溫不超過3,000K的路燈,以減少影響人體健康及環境。

林宇滔促請當局即時檢視LED路燈計劃,考慮本澳實際環境,今後更換LED路燈時,除要認真調節光度及有效控制散射範圍外,應參考香港改用3,000K的黃光LED路燈,減少影響居民作息,並符合環保節能大潮流。



2017年2月7日 星期二

用2年電纜三連爆 隔5年掘路再鋪設 澳門時報 2017-02-06 P01 | 要聞

用2年電纜三連爆 隔5年掘路再鋪設

澳門時報       2017-02-06   P01 | 要聞  

    【澳時訊】本澳一條投資2.4億、運作不足兩年的電纜,在2014年的一個月內接連發生爆裂,導致了三次電壓波動,事件一度令坊間嘩然。雖然事後能源辦和澳電都表示已經將三段受損的電纜送到第三方實驗室研究,不過據團體昨日介紹,直至現時,政府及澳電均未將詳細報告及後續跟進向公眾交待,反而要在今年至明年的450天內,再掘路、進行電纜的鋪設工程。

    澳時記者 黃心頂

    一個月三連爆非常罕見

    三次電壓波動發生在2014年2月15日、26日及3月12日,引致不足一秒的電力閃爍。能源辦事後介紹,雖然後備線路自動發揮作用,立即補上而沒有停電,但一些敏感設備可能會出現短暫停頓或需要重新啟動。經初步調查後,已找出前兩次的故障點是位於北安碼頭新路近友誼大橋側,第三次故障點則位於黑沙環污水處理廠附近。而造成三次電壓波動的原因是由於連接鴨涌河站和蓮花站的一條220千伏主幹電纜,先後發生三處爆裂受損引致接地故障,因而產生電壓波動。

    在當時的新聞稿中,能源辦都主動向公眾交待,表示電纜壽命一般30年,是次受損毁的220千伏主幹電纜總投資近2.4億元,於2012年6月始投運,至事故發生時運作不足兩年,排除是老化破損。當時的負載亦非常輕(首兩次故障發生時,負荷僅佔總傳輸容量的4%),因此非超負荷引起。此外,從故障的現場情況觀察,附近沒有工程掘路、白蟻和沉降的跡象,亦排除受這些環境因素的影響。故在短期內連續發生3次故障,原因未明。能源辦總結,這個情況非常罕見。

    查三年報告未公佈再鋪

    事件發生後,能源辦已經責成澳電儘快將發生故障的三段受損電纜截件,送往國際獨立第三方顧問公司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調查。顧問公司的專家還截取一段沒有損毀的完好電纜一併送往實驗室作詳細分析和質量檢測。能源辦同一時間將事故的一些相關數據資料送往清華大學的顧問團隊作分析調查,以全面多方位查找原因。

    而澳電在當年的3月31日亦表示,委託第三方顧問公司研究,並將初期報告交予政府,相信與電纜鋪設過程出問題有關,下月會有詳細結果。澳電會根據初期報告、廠家及政府的意見,就發生事故的全條電纜重新檢查。

    昨日,傳新澳門協會籌委會召集人林宇滔表示,距離事件發生已經將近3年了,現時政府及澳電均未有就事故詳細報告及後續跟進再向公眾交待。協會發現,當局不僅未交待,還要掘路施工再鋪電纜。林宇滔介紹,這兩個工程為“CEM-220KV高壓電纜重建工程(澳門區)”和“CEM-220KV高壓電纜重建工程(離島區)”,預計工期由2017年第一季至2018年第二季,合共450天(15個月)。
2.4億誰來埋單?

    協會認為政府及澳電均必須向公眾清晰交待,為何正常可用30年的主幹電纜,使用不到兩年就出現多次故障,五年內就需要重鋪?重鋪造價2.4億元的澳門至路氹220千伏主幹電纜費用由誰負責?在今後電纜工程招標、施工監管和驗收時,有何新措施避免再有類似情況出現?此次原本不需要的重鋪電纜工程涉及多條主要幹道,工期長達1年零3個月,責任方會有何措施縮短期及將對交通的影響減到最低?

    林宇滔亦表示,有些公眾或者會有誤解,重鋪費用澳電埋單而已,與自身的利益無關。他不認同這種說法。林宇滔介紹,根據專營合同,澳電的准許利潤投資(固定資產淨值)回報率為9.5%,每年多出的利潤會撥作穩定電費基金作為將來用作調減和穩定電費之用。而今次重新鋪設主幹電纜的費用若全數由澳電負責,變相令澳電額外增加2.4億元的固定投資(未計工程費用因通漲上升),社會將會為此額外付2千多萬元電費。

    重建工程已展開預明年完成

    【澳時綜合訊】能源業發展辦公室回覆媒體查詢時表示,根據澳電的調查報告,有關連接鴨涌河及路氹城蓮花變電站之間電纜故障的原因,是供應商的生產質量出現問題,有關維修費用由供應商承擔。能源辦稱,政府未來將加強監督,並要求澳電在採購過程中,提高對供應商及物料的質量要求。

    澳電則表示,有關連接鴨涌河及路氹城蓮花變電站之間電纜重建的氹仔區工程已開展,預計明年完成,會配合政府或其他機構有關電纜的沿綫維修工作,減少對交通的影響。
據了解,有關電纜於 2012年起投入運作,運作後曾出現 3次故障,不足 5年需要重建原因,澳電聲稱,由於供應商生產質量出現疏漏,造成部分電纜在運行中出現問題,有關維修費由供應商承擔,澳電已委派技術人員與第三方顧問針對供應商的技術標準及生產要求改進,同時加強物料採購監管,避免發生同類事件。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