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林宇滔抨部門層層無盡責 政府工程無控制污染措施 分隔生活區工業區控制污染 市民日報 2014-04-07 P01 | 要聞 | 頭條

林宇滔抨部門層層無盡責 政府工程無控制污染措施
分隔生活區工業區控制污染   

市民日報       2014-04-07  P01 | 要聞 | 頭條     

    【本報訊】九澳居民長期反映區內粉塵和各種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影響健康,惟當局態度闊老懶理,部門更互相卸責,引起區內居民強烈不滿召開聲討大會。聚賢同心副理事長林宇滔批評各相關部門層層沒有盡責,加上澳門現時又沒有環境標準,政府工程更完全沒有任何控制污染措施,沒有城市總體規劃將生活區與工業區分隔,相信未來類似九澳污染的問題將不斷上演,他促請當局盡快完成城市總體規劃,將高污染行業或設置集中在一起,令生活區與工業區分隔開,盡快就各項環境污染制訂標準,從嚴處理各重大污染源及設置。

    九澳污染問題曠日持久,飛灰場的有毒物質形成空氣污染,加上水泥廠產生粉塵,大型車輛出入捲起道路上的污染物,影響多時,始終未能治理。林宇滔形容,在污染問題上,環保局從來只是抽查角色,各相關部門層層沒有盡責,加上澳門現時又沒有環境標準,各部門只是做「文件工夫」,令跨部門合作變成死結。九澳污染問題是澳門污染問題的濃縮例子,該處有水泥廠、貨櫃碼頭、油庫、電力廠、廢車場等重工業設施,同時又有老人院、青年中心、學校等社區設施,更有村莊,而從環境及城市規劃角度,上述高污染設施與長者、青少年兒童等敏感受體根本不應安置在一起,現在九澳存在先天矛盾,即使政府部門在減低污方面工作做得再好,也很難將區內污染減至零。

    欠缺污染標準 更無違法罰則

    林宇滔認為,澳門政府對土地利用沒有總體規劃是致命傷。澳門面積小,但卻有北安、青洲、聯生工業村、九澳等4個工業區,但哪個才是真正的工業區?當沒有土地時,發展商就會將土地申請改變用途發展住宅,這樣就會不斷出現矛盾。當局應將高污染行業或設置集中在一起,令生活區與工業區分隔開,否則類似九澳的矛盾將不斷上演。他認為,在現有4個工業區中,北安屬理想集中重污染工業設施區地點,皆因該處有焚化爐,而區內又未有大型住宅項目。

    他說,現時澳門已有城規法,未來政府將對澳門進行總體規劃,屆時政府就應研究哪些地方容納高污染設施或工業場所,把居民生活區與工業區分隔開來,這樣才能從核心去解決問題。

    林宇滔又指出,除了總體規劃外,澳門從來都沒有環境污染標準,雖有噪音法,但對空氣污染、水排放等卻沒有法律要求,包括對水泥廠粉麈監管、車輛濺起泥沙等,只有意向性的標準,例如運泥車要密封,不能造成污染,惟如何密封、何謂造成污染等均沒有定義,更沒有違法罰則。他直言,當局對水泥廠污染根本無任何標準可言。現在環保局就制訂規管重大污染源法律展開諮詢,對相關重大污染源的監管,政府應從嚴處理。但根據政府方案,令人覺得當局放軟手腳,例如文本對水泥廠的監管是參考內地標準,遠較香港、台灣的要求低,對於這些貼近居民的高污染設施,為了居民健康着想,澳門相關設施的污染規管要求,至少應是兩岸四地最嚴格的標準。

    水泥廠管唔到 地盤全部亂嚟

    水泥廠污染長期嚴重,雖現行沒有相關法律,是否代表政府甚麼都不能做?林宇滔表示,企業也應負起社會責任,做好密封措施。據他了解,環保局經常有去水泥廠視察,但對方由始至終都沒有改善過硬作設施,水泥運送完全是在開放式環境下操作,一旦有風,又是落貨日子,處於下風位的居民就會受災,政府也知道問題所在,水泥廠問題也不難解決,只要做好密封措施即可,環保局稱沒有法律對其作出直接監管,但作為發牌部門的經濟局完全可以從行政着手對水泥廠粉塵污染作出監管,只要肯做,肯定能做到。

    林宇滔續表示,水泥廠只是其中一個污染源,工地沙塵污染沒有受到監管是造成九澳污染源頭之一。當初政府決定興建九澳隧道是為了可以讓重型車有便捷的通道來往九澳及氹仔,然而相關隧道是否唯一的便捷方式亦成疑?現時九澳接連進行多項大型工程,包括之前進行了護坡工程,將山體削去一大半,以及正展開的新監獄、九澳隧道工程,他形容相關工程「全部都亂嚟」,均是粗放式地盤環境下進行,完全沒有任何控制污染措施,這就涉及到政府工程的監管問題。去年環保局推出需要進行環境評估項目清單,當中包括隧道、公路等公共工程,該指引對上述政府工程有效,但仍發生今時今日的情況,他質疑是工程批出前沒有做環評,政府部門自己也沒有遵守指引,環保局應向社會交代。


精選文章

傳新感言--林宇滔 2017-06-28

傳新角度-林宇滔(Ron) 由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發佈  ·  6月28日 22:51  ·       人到中年, 先後做過記者、傳媒主持、議員助理、社諮委和都更會的公職等,亦成為...